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陰陽和合,維港最美之時

紅藍對峙,攝於二零一三年八月。
夏至剛過了,香港進入了盛夏。「至」為「極」,中國古人經過千百年的觀察,知道太陽在這一天移到了最北位置,之後又會逐步南移,到年末的冬至之日才又北返,周而復始。可是這一天不代表高溫也至極,北半球地表積累的熱量不斷增加,又不斷散發,會在未來一段日子把氣溫推得更高。因此,把這一天理解為盛夏開始不為錯。

由於香港夏天吹的多是從南中國海吹來的海風,空氣非常潔淨。若雲量不多,香港的能見度會很高,往往有香港能見度最佳的日子。登入香港天文台網站查看各個能見度觀測點的紀錄,可能會見到一條橫亙的直線,就是能見度過去若干小時內達到儀器可測量的最高值 50 公里,圖表就不會見到上下波動的曲線,而呈現一條水平直線。剛查看一下,西灣河與橫瀾島觀測站的能見度圖表就呈現這樣的線條,其中西灣河自昨天傍晚到今天拂曉,幾乎是一條完整的直線。

維港今天傍晚的反曙暮輝
在我家,近來都可以清楚看到約二十五公里外的青山──屯門青山禪寺所在的青山。昨天,萬里無雲,空氣潔淨,夕陽差不多就在很好辨認的青山尖頂上落下,飛機約一分鐘一架地經過青山上空,魚貫斜斜下滑向山巒之外的赤鱲角機場。過去一直沒有特別注意到,在我家陽台也可以看到飛機降落赤鱲角。機場的升降航道隨季節改變,這可能是這個季節才可以見到的現象。

這也是香港景色最漂亮的季節,特別是以維港為中心的天際線景色。這是天然景色與人工景觀的完美結合:翠綠的山,湛藍的海,如林的華廈,而背景是白雲藍天。難怪這在幾年前獲評選為全球最美麗的城市天際線。景色在白天時固然可觀,到入夜後,維港兩岸換上熣燦盛裝,景色更讓人心動。兩者哪個更美? 若讓我評說,兩者都評不上,最美的景色出現在日夜交替之時,就是在日落於遠山之外,天幕上映照着太陽餘暉,而萬點燈光如銀河瀉地之時。太晚了,天空黝黑,環繞維港的山脊線被吞沒,香港的天際線頓時失色了。真的,只要你觀察一下日落前後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天光水色變化,一定會同意此言非虛。而最佳的觀賞季節就是這段日子。

夏至後翌日的維港
但要看到最漂亮的維港夕照,還得雲彩的配合。雲本身沒有什麼色彩,若在空中的高度適中,分布也適中,則可以成為朝霞或晚霞,構成美得你沒法想象的壯麗景色。最漂亮的晚霞往往要待太陽下山了才出現,陽光這時候從地平線之下折射向天空,雲朵若恰可得到照射,而雲朵的分布圖形又特別可觀,就會構成絕色美景。

每一個這樣的畫面都是獨一無二的,千載一時,無法複製。畫面瞬息萬變,讓你真切明白「剎那的光輝不代表永恆」的真理。「剎那」在這裡是若干秒,美景可能在你再按一下照相機的拍攝鍵之前就消失了。不是整個天空都變了,而是「失色」了,或者太陽「失位」了,雲朵變形了,光柱消失了,等等。

古人沒有照相機留下眼前瞬間的景色,致有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之悲愴,亦有蘇東坡有「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之豁達。我面對這樣的景色急變,往往手足無措,得到的最大感悟,是陰陽和諧之美。日夜相接,即陰陽相合,兩相融和,真箇美不勝收,是只見其一不可比擬的。世界只知一分為二,損失至大。一分為三,始有生命,始有發展,始有持續。其中的「三」最可貴,最可觀,因為「三生萬物」。

二零一三年八月,拍攝過一張我認為最奇特的維港夕照相片,維港上空橘紅的晚霞與蔚藍的晚空相對,劃分作兩半,仿似兩軍嚴陣對峙。景色形成的過程很快,消失得也快。我不相信這是上天的什麼啟示,但的確是香港二元對立的寫照。虛空中的二元對立轉眼間便煙消雲散,而現實中的困擾至今仍然陰魂不去。

夏至過了,夏至之後還會酷熱難當。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