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暴雨將至,還是光明在望? |
一位朋友日前傳來關於香港長遠發展規劃的郵件,是針對香港二零零七年發表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傳來的。二零一五年的政府施政報告已提出,政府將更新這份文件,制訂《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以配合香港最新的需要。
《香港2030》的制定已十年,這十年間,香港內外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是當初難以預期的。譬如,第二年就發生了震盪全球的金融海嘯,餘震至今未完全消退。西方世界雖然未至於一蹶不振,但元氣至今未能復原。香港自然難以悻免。
相反,中國推出了與西方相反的挽救經濟政策,大力推動基建,經濟增長得以保持強勢。
二零零四年,香港的GDP差不多相當於中國三大城市上海、北京、廣州的總和。到金融海嘯之後的二零零九年,上海的GDP超過了香港;二零一一年,北京也趕過了。接着,大陸其他一線城市如廣州、天津、深圳都定下了目標,要在早者一年、遲者三年內把香港拋到後面。照當時的發展趨勢,這完全是可能的。
可是事情出現另一逆轉,在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下,本來穩步向上的人民幣突然掉頭下滑。香港的GDP得到匯率折算的幫助,對深圳等仍能勉強保住領先優勢。可是誰都知道,在對方長期保持雙位數上下增長,而香港的增長只得二至三個百分點之下,香港被甩開只是遲早問題。如果人民幣恢復上升,這會更快出現,並會有更有城市趕過香港。
中國近三十幾年來的強勁發展,是曠古奇蹟,就是說從來沒有人在這麼大的地域上,給這麼多的人口,帶來這麼長時間、這麼巨大的經濟增長和生活改善。因為是曠古奇蹟,世人都看不準,不但外面的人看不準,裡面的人絕大部分也措手不及。
世人都把主要的功勞歸於鄧小平。其實,鄧小平也錯了。
據鄧小平定下的規劃,中國經濟要從一九八一年起,到二零零零年增長至400%,實際卻達623%;第二個目標,是在二零零零年的基礎上到二零五年再翻兩番,再達到400%,相當於一九八一年的 1600%;可是中國在二零一四年已達到當年的 2200%,如今就更不止了。鄧小平的眼光差了近四十年!
鄧伯伯也看不準的事情,我等常人大概也不易看得準。事實上,沒有幾多人預料得到,大部分人都看錯了。根據現實情況及時調整規劃是必要的,從個人到政府都一樣。
剛看了一個書畫展,一幅書法作品摘寫了陸機《豪士賦序》的幾句話,包括:「身危,由於勢過而不知去勢以求安;禍積,起於寵盛而不知辭寵以招福。」這話正可以錄下作結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