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鐵──構想中 |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從美國的政治現況找到不少解釋,可是似乎都只能指出一些現象,而找不到根本的問題所在。我在讀英國學者 John Ross (羅思義) 的《一盤大棋?中國新命運解析》一書,這書論說的主角是中國,而背景是全球,自然少不免與其他國家對比,尤其是美國。它的最大特色,是以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基本理論為依據,檢閱各國的表現,以解釋各國參差的經濟成績表,譬如「為什麼奧巴馬執政八年修不成一條高鐵?」
用奧巴馬這八年來對比特別有意義,因為中國大陸的第一條客運高鐵「京津高鐵」就是在奧巴馬拿到白宮入住證那年、即北京奧運那年開通的,台灣的捷運更早了一年建成。中國的高鐵時代自此開始,至今建成了近二萬公里線路,佔世界逾半,人們在大陸坐高鐵出行已成為常態。在國際間,日本和歐洲更早之前就開通了高鐵,如今連土耳其也有高鐵了,俄羅斯也會在二零一八年主辦足球世界杯時擁有自己的第一條高鐵。反觀美國,到美國七十幾歲高齡的下一任總統任滿時,幾乎可以肯定仍不會有高鐵,儘管連接洛杉磯與三藩市的第一條高鐵線已在二零一五年一月動工了。
羅思義採取 back to basic (回到根本) 的方法分析問題。他重新研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原著中提出的經濟發展理論,他的簡化整理包括以下三個重點:
- 經濟和經濟增長的最基本動力是不斷加強的勞動分工
- 這進而要求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
- 這進而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在經濟中所佔的比例不斷提高
多少年來,從馬克思到凱因斯的經濟理論都以這為出發點加以發揮。有關理論在各國的微觀和宏觀經濟學上都得到計量證實。一家工廠的流水式生產線,一個社會各個專事某種中間產品生產的不同行業,國際上各種商品生產和貿易,都是勞動分工的結果。這必然帶來並要求提高固定資產投資,以從事自然資源的生產,提高技術水平,有所創新。
從這樣的理論角度去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才知道「改革開放」並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具有深厚理論依據的戰略,是為了加強和利用勞動分工,也就是國際分工──這是全球化的根本意義,是最大範圍的勞動分工。西方因此自從經濟擴張以來,一直大力主張自由貿易 (由此形成的不公平是另一個問題)。
這必然也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即基建投資的不斷提高,這是所有國家和地區在經濟起飛階段參與國際勞動分工時都經歷過的。由於勞動分工,生產越來越「間接化」,試想想一個玩具、一部電腦、一輛汽車、一架飛機要由多少不同地方生產的零部件組合而成?這些生產和輸送都要求高效率、高質量,對勞動力、生產工具、技術水平、物流管理等等都有越來越高的要求。於是要有龐大的投資投向教育等軟件,投向公路、鐵路、機場、碼頭等硬件。
顯然,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系無法從國際分工中得利,也無法推行大力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的政策。羅思義在書中以數據指出,中國經濟對國際貿易的開放程度遠遠高於美國和日本:二零一四年,中國總貿易額佔 GDP 的比重為 42%,美國僅為 30%,日本約為 35%。
至於固定資產投資,羅思義據最新可得的世界銀行二零一一年數據指出,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凈額相當於國民總收入的 29.3%,而美國僅為 3.6%。他指出:「與美國相比,中國經濟無論貿易還是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都更順應勞動分工這一推動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力量。」
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同一個八年內,中美的高鐵發展那麼懸殊。美國的基建投資低落不是奧巴馬八年的獨有現象,到過美國的人都可以從各方面觀察和對比得到。奧巴馬一定有「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的悲嘆。
說明中國的經濟体系不是封閉的?流通性
回覆刪除還是美國的經濟体系是封閉的?
如果是後者,你還要證明它的貨幣流通性, 和人民幣比較.
提防陷人二元對立的陷阱中去。說中國不是封閉的,沒有理由就是說美國是封閉的。反之亦然。而且,封閉或開放都是相對而言的概念。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