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第一天,坐下;第五天,拿去傳真。 |
這位同事的學歷較低,過去做的是傳遞工作,身體也不大好,有點殘疾,但做事熱心,也好學,退休之後,繼續尋求進修,這蛋糕就是進修的成果。據她的描述,參加的估計是僱員再培訓局的課程吧,學製西式糕點。我一邊吃着芝士蛋糕,一邊了解她上課的情況,頗增長了一些認識。
同事上的是全日制課程,要上課二百四十幾小時,即要一個半月。這應當是面對失業或無就業人士的,有實践、有理論。坊間的烹飪班,每課教你造兩款糕點,而上課時間只有一兩小時,怎麼造得來?原來很多食材已是成品或半成品,先給學員備好了,學員不必動手備料。而僱員再培訓局的課程,要求學員自己一手一腳備料。
有些課程很吃香,要讀上不容易,還要面試等。要面試的原因之一,相信與學員可以得到津貼有關。那位同事,讀完了課程,可以拿三千多元。「有嘢學,有錢攞」,這算上是世間美事。津貼根據學員的條件有區分,年紀較大、教育程度較低的,津貼多一些。聽同事說,有些「同學」不滿意,那是屬於不到30歲,有中學程度的一群。
據同事估計,「同學」的平均年齡在四十歲上下。同事可能屬於最年長的了,還打算去打工嗎?答道,有機會的話做做兼職吧。其他「同學」看來差不多,即使年輕的,也不怎麼積極找工作。有一位不到三十的,老師覺得可以向這一行業發展,給他介紹工作,他卻是不願做,寧願繼續「待業」。同事知道一家高檔超市的曲奇餅部招聘售貨員,於是鼓勵一位約三十剛過的「女仔同學」去做,這「同學」卻只願做製餅師。熱心的同事很不理解:你該先踏足這行業,再謀進一步發展嘛,怎能一步到位?
同事還想接受煮咖啡的培訓,不過要先「過冷河」,就是不可以在規定時間內上太多的培訓課──拿太多津貼。過去也聽到,有人根本無意就業,卻為了打發時間又拿津貼去接受培訓。
到僱員再培訓局的網頁瀏覽一下,當中「盛況」令我眼界大開,提供的課程號稱「以市場為導向,就業為本,靈活配合市場變化」;合作的提供培訓的機構有115家,培訓中心有四百幾個,提供具市場需求及事業前景的培訓課程達八百多項,涵蓋近三十個行業。其中,陪月員證書課程就有近三十個。「一般就業掛鈎文憑課程」的每日津貼,由70元至153.8元。
在周邊經濟迅速發展下,香港不得不應變,九十年代初成立的僱員再培訓局在其中着重要角色。從同事反映的情況看來,這些培訓不一定起到重大作用,更令人擔心的是,有些人根本沒有想過要跟上變化的步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