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歷史博物館仿似臨時建築物

香港自詡為亞洲的國際大都會,是國際金融中心,是中西文化薈萃的地方,但說到文化底蘊,就不能不承認,香港的底氣實在不足。譬如,稱得上有國際聲譽的文化設施,一個也沒有。香港的公共音樂廳、圖書館、博物館等等,都是約半個世紀之前才陸續建設起來的。香港人受到的文化薰陶不足,與此有關。

香港現在號稱有15所公共博物館,其中沒有一所是在規模和藏品上稱得上世界級的。若把主題公園也歸為文化設施,香港才可以自豪一下,因為有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日前,海洋公園還在一項國際年度評選中獲評選為世界第一的主題公園。

幸好,香港的公共博物館近年屢有新猷,與海外、大陸的同行合作,把人家的珍貴藏品拿來展出。近年能吸引大量平常不愛看藝術品展出的香港人進場的展出,都是這樣的合作活動,例如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辦的國實書畫展,與法國合辦的印象派繪畫展、畢加索作品展等。現在又有〈一統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恆國度〉展覽。

說是「現在」很勉強,因為展覽從七月底開始,到今天要結束了。我一直想去看,直到剛過去的周末才到香港歷史博物館看了。展品中最矚目的,是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鎧甲將軍俑等若干個兵馬俑。連同秦代金玉器等展品,展品共約一百二十件。展覽還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和特別視覺效果製作多個展示項目,讓觀眾了解秦國歷史和展品。很多展示手法很新穎,例如在〈飛越秦皇陵〉中,觀眾置身在環迴影像中,猶如置身現場。

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外,第一次見到在地面
上繪製的立體畫。
展覽的規模不算很大,花的心思卻是不小。它讓人們開了眼界之餘,也反映出香港博物館的展出場地限制。為了這個展出,香港歷史博物館作了很大改動,把原來的整個入口大堂改裝成為多媒體展示區。博物館外的露天廣場,則改裝成售票、接待、輪候的地方。從這裡入場,穿過光線幽暗的展廳再經出口回到露天廣場,讓人有個錯覺,以為展館也是臨時搭建的。

從現場看到,展覽受歡迎,場內人頭攢動。每天分場售票,票都很早就賣光。據說,參觀人數打破了香港歷史博物館歷來專題展覽的參觀人次紀錄,平均每日三千七百餘人入場,總人次應超過四十萬。

據我所知,康文署的博物館還有多個大型展覽在籌辦。其中可堪注意的,是與俄羅斯合辦的〈俄羅斯珍寶──沙皇的華麗夏宮〉展覽,和粵港澳三地合作的海上瓷路文物大展。這都是難得一見的。有規模的博物館,由於藏品太多,都只能輪換展出。你去到參觀,也只能看到輪換展出的藏品。這些博物館拿到海外展出的,都必定特別珍貴,很可能是鎮館之寶。

參觀時看到,遊客不少,有外國的、有大陸的。來自大陸的也要看,是因為這些國寶級的展品,不會輕易離開陝西展出。

從展覽益發感到,香港需要更佳的博物館展覽場地。可惜,西九文化區還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建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