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坐上「司機位」未必是好事

Baba Shiv:讓你選,蛋糕?水果?
在 TED 網站上聽了一個十分精采的演講,題目是 Sometimes it's good to give up the driver's seat (有時候,不坐上司機位是好事)。講者 Baba Shiv 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生院的教授,專長在神經經濟學 (Neuroeconomics),一門橫跨神經學與行為經濟學的新學科。Baba Shiv 因而是「神經經濟學家」,一個很搞笑的名稱。可能因是之故,美國「搞鬼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曾給他頒過獎,表揚他的一項研究:價錢昂貴的假藥比價錢便宜的假藥有效。這研究相信不存在,但嚴肅的學者都樂於參與這個「得啖笑」的頒獎活動,自我調侃一番。

所謂「司機位」,是相對於「乘客位」(passenger’s seat) 而言的。坐上司機位,意味着掌握話事權,控制汽車怎麼走;坐在「乘客位」,就意味着你由別人──一般是你信任的人──去決定你的行程了。按照「傳統智慧」,人應當掌握自己的命運,要爭取為自己作出決定,遇到重大問題時,特別要坐到「司機位」上去。

Baba Shiv 先從家裡一個不愉快的經歷談起。五年前,她 39 歲的太太得了乳癌;為了治療,夫妻兩人開始面對一系列重大的抉擇,一個接一個。這是得病之後最折磨人的事。這使他想到,要坐上「司機位」的傳統智慧是不是值得遵從?他是教人作決定的專家,於是開展了研究。

他把學生分為兩組,他們都要在半小時內做15條據說頗有難度的猜字測驗題。開始前,每個學生得喝一杯茶,提供的茶有兩種,一種可以提神(有咖啡因),一種可以安神,都可能對學生的精神發生即時影響。喝哪種茶有利些?一組學生可以自選,一組學生不可以,要接受隨機分配。

哪一組學生的成績好些?一再進行的實驗顯示,自選飲茶的學生不及隨機分配的。

Baba Shiv 的解釋是,當你作出的決定會有立竿見影、可能是負面而具體的後果時,你會擔心自己的決定是不是作對了,可能因而不斷自怨、後悔,從而使信心下降,影響到工作成果。在上述實驗中,自選飲茶的學生思考難題的時間較短,而交卷的時間較早,也較少能夠盡量利用規定的半小時去解決難題。自選茶的學生平均答對5.8題,隨機配茶的學生答對7.9題,勝負分明。

可能由於生活中能選擇的東西多了,而要作出抉擇的時候也多了,這方面的研究也在增加。以下是另一些例子:

──哥倫比亞大學的 Sheena Iyengar 教授一九九五年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美食商場設攤賣果醬。先後分兩種形式,有時擺上24個品種,有時只放六個品種。品種多時,人流也大,吸引六成顧客;品種少時,只吸引四成顧客。生意額呢?差異很大。面對24種果醬的顧客難以抉擇,結果只有3%的人光顧。面對六個品種果醬的,可以輕易作出決定,近三分之一人買了自己喜歡的。

──Prego意大利粉公司八十年代初想增加醬汁的品種,一下子弄出45種口味進行市場調查。最後,聽從專家的意見,不要貪多,只增加了一種──extra chunky。公司給消費者只提供「有目標的選擇」而非無限的選擇,結果賺了六億美元。

──Sheena Iyengar 教授也就生與死的抉擇作過研究。在美國,是否拔掉重病嬰兒的生命維持系統,要由父母決定;在法國,這由醫生決定。Iyengar 在兩地採訪這些父母一年後的感受,發覺相對之下,美國的父母受到的負面情緒折磨大得多。但美國的父母仍然強烈堅持,要自己坐上「司機位」。

──另一項大學研究指出,30年來,美國的 GDP 增加了一倍,但人口中自覺「不快樂」者的比例增加了約五個百分點。研究人員對此這樣表述:儘管人們面對的選擇豐富了,可是有一千四百萬美國人說沒有 30 年前的同胞那麼快樂。

回頭再說 Baba Shiv 教授的演講,他最後說,他太太決定,讓醫生坐到「司機位」上去,他們自己坐在「乘客位」上安心做療養的事。五年多了,他太太的病情沒有惡化。

之所以特別介紹這個演講,是感到香港人越來越有跳到「司機位」上去的亢奮──「港人治港」嘛!

我不懂駕駛,也對「司機位」沒有興趣。上館子,我也愛坐「乘客位」:點菜這差事,我總是讓能者居之,我管吃好了。
**
Bab Shiv 的演講:

1 則留言:

  1. 這篇文章和那位神經專家的研究很有意思,當滾滾紅層高呼,而西方倫理強調 自決 (autonomy).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有利必有弊,正所謂 吃得鹹魚抵得渴 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