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迷霧太多難看透 |
在網上的「面書」上,則看到譁聲四起,有人說是「騙局」,還扯到「土共」,有人叫評判員到銅鑼灣、旺角街頭看看。
反差巨大。一邊說是世界第一的好,一邊雖然沒說是世界第一的壞,但也近於一無是處了。叫好的從全球比較來看、從Google-map 的衛星觀察來看,說壞的則困在香港鬧市來看。這是空間的差別,而這次全球宜居城市評選的關鍵詞正是「空間」。
香港忽然成為世界最宜居城市,的確有點出人意表,就算有關評委也估計不到,因為這次的評選改用了一個經過競賽定出的新評選標準。不過也不能說「爆大冷」,因為按舊標準評選,香港在去年在140個城市中排第十,也算名列前茅。之所以要有新的評選標準,是考慮到世界對「宜居」(liveability)價值觀的變化,特別是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衡量是不是宜居。這比住得舒不舒服,空氣好不好有更多考慮。
勝出的一套標準,是建築師 Filippo
Lovato 的設計,其中有量化的數據,例如空氣污染指數,也有利用Google-map 對綠色空間作質的比較。這套標準稱為「經空間調整後的城市宜居指數」(The Spatially Adjusted Liveability Index),共七個評核標準:綠化面積、市區伸延、自然資產、文化資產、連接程度、孤立程度、污染程度。
其中有些是人們日常忽略了的。例如市區伸延(urban sprawling),就是說市區的平面擴張,擴張越大,交通耗費越大,公共交通成本上升,私家車數量增加。綠化面積和自然資產都不僅是「量」的考慮,還包括在城市中的分布和與市中心的距離。連接程度是說與世界其他地方的交通方便程度,孤立程度則指二百公里 範圍內有多少75萬人以上的城市。這樣的宜居標準,大大超越了過往一般只從個人居住環境考慮的所謂宜居。
70個城市的細項評分可以見到,香港在「市區伸延」中得到最高的也是唯一的1.0分,洛杉磯、波士頓等得最差的5.0;綠色面積,香港1.2分,與巴黎、慕尼黑等同分,而稍低於多倫多、倫敦的1.0;自然資產,香港與三藩市、里約熱內盧等同得最高的1.3分;文化資產,香港在5分中只得4分(1分最好);污染程度主要關乎空氣,香港在5分中得3分,自然是差強人意。
細讀這個表很有好處,它使你知道香港與世界各地其餘69個大城市相比,真正處於什麼位置,從而不會罔自驕矜,亦不會罔自菲薄。
大家都知道《井底之蛙》的寓言,知道故事的要旨是叫人不要受狹小視角之困,要跳出局限,放眼世界。可是後來看到故事的另一個版本,說是井底之蛙走出井底之後,經歷重重波折,不但沒有發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反而跳回井底,繼續做它的井底之蛙去。香港自詡為國際大都市,很多人見過世面,但愛自虐地自困井底裡。
香港人應當跳出香港之井看看世界。如果不能的話,就先跳出銅鑼灣、旺角之井看看香港吧,郊野公園不過在咫尺之外。然後,別再跳回井底去,在井底「蛙」聲四起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