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傳染病之跨物種威脅

人自號為萬物之靈,卻是離不開萬物,要不斷與各種動物打交道,不管是遊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人因此從不同動物身上感染到各種病菌、病毒,因此失去無數生命,但也一次一次取得勝利。有時死了不少人,而倖存的就具備了免疫力,增強了體魄。可是人類至今沒有真正戰勝跨物種傳播而來的疫病,還不斷面對新疾病的威脅。

人類大概在八千年前開始馴養動物和植物,並開始聚居,開始與不同動物一起密切生活,也開始受到動物身上各動病菌、病毒的侵襲。這些傳染病 ── 包括來自寵物的,通常只會引起一點不舒適,但也非常兇惡的殺手,例如:
天花 ── 來自牛;
麻疹 ── 來自牛(牛瘟);
肺結核 ── 來自牛;
流行性感冒 ── 來自豬、鴨;
百日咳 ── 來自豬、狗;
瘧疾 ── 來自禽鳥;
黑死病 ── 來自老鼠;
愛滋病、依波拉病毒 ── 可能來自猴子、猩猩;
沙士 ── 來自果子狸⇦ 蝙蝠;
新冠狀病毒肺炎 ── 未明宿主⇦ 蝙蝠。

在一般概念中,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人與人之間傳染的疾病;準確的說,則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

發源於某些動物、禽鳥、昆虫等物種之病毒,由於與人之間在平衡中共同演化,宿主通常具備一定抵抗力,這些微生物也會逐步演化出更強的致病能力,當傳染至其他毫無抵抗能力之物種時,可能會引發嚴重疾病。

威脅人類的多數新興傳染病及其傳播,都與人的活動有關。一般情況下,病原要找上攻擊目標並不容易,通常都發生在環境平衡受破壞,生態發生變化,引發物種遷徙之時,有時會引發大流行。首次流行時,由於人的醫療、公共衛生經驗不足,死亡率會較高。

在人類早期歷史上,部落之間接觸不多,彼此一旦接觸,某一方可能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大量死亡。最悲慘的例子是哥倫布之「發現」新大陸。西班牙殖民者屠殺印第安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從歐洲帶來的病菌病毒殺人更多。歐洲人多年來通過馴養動物,身上帶有大量他們能夠免疫的病菌病毒;可是美洲此前一直缺乏可以馴養的動物,印第安人從未接觸過這些傳染病;一旦接觸,便傷亡枕籍。澳洲土著也大部分死於歐洲殖民者帶來的疾病。

晚至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修建至中部的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時,肺結核仍每年造成當地9%印第安人死亡。

許多流行病起源於人畜(禽)共通的特性。許多科學家擔心,若目前已存在之人豬共通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同時感染一隻豬,並且交換病毒,有可能使原本不具感染人類能力的病毒成為人類殺手,帶來浩劫。

對於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中國的對應儘管起初有點失措,但自中央出手,力度之大,世所未見,讓人嘆為觀止。這既是出於中華之利害,也是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之福旨。難怪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有此評價:「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讚賞。」

他並點出: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

麻省大學教授:對新病毒完全沒必要恐慌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免疫病毒學專業教授盧山指出,中國的新冠狀病毒感染的死亡率並不高,症狀也不特別嚴重,恐慌是完全沒必要的。

盧山2006年起任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生化和分子藥理學、免疫病毒學專業教授,並出任新型疫苗研究室主任,是核酸疫苗(DNA vaccine)的主要發明人之一。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31日數據,截至1月30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692例,累計死亡病例213例。據此計算的死亡率為2.19%。

盧山接受了澎湃網記者訪問。

記者問: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席捲了全球74個國家,美國也受到波及,但在後期考慮到其病死率比正常流感低,從而改變了應對策略,將其作為一般流感收治、防控,這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有哪些借鑒意義?

盧山答:不是說冠狀病毒感染會變成流感,而是說其感染和2009年H1N1非常相似,流行狀態和病人症狀嚴重程度有點像流感,就是很多人發病,但是沒有死那麼多人,感染的人群大,可能人體接受了它(病毒),或者是得到了控制。

所以,恐慌是完全沒必要的,死亡率並不高,症狀也不是特別嚴重,有一些病人在醫院救治,雖然也有死亡病例,但是也有很多人都出院了。另外,從目前確診感染人數看,感染總人數和中國人口基數比不大。現在全國人民在家裡不出去,春節期間本來就不上班,還延遲上班時間,與在正常工作期間出現感染情況相比已經很幸運了。

應該說目前這樣把自己關起來、不活動,對病毒控制有巨大作用,接下來的疫情很可能變化,甚至通過一段時間完全消失,都是有可能的。

回過頭來看,2003年發生SARS的時候需要那麼恐慌嗎?也不需要。但是當時恐慌也有一定的道理,病人非常嚴重,死亡率不低,治愈需要大量激素,痊癒後很多人處於半殘廢狀態,所以嚴格來講,那個疾病比現在嚴重得多,讓大家緊張一點還是有道理的。

現在,大家都不了解這個病毒,覺得這個病毒有烽火燎原之勢,假如在全中國擴散出去,也是可怕的,但是我們經過一段時間,尤其經過專家分析,覺得沒有那麼可怕。

**
參閱: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690871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追求零風險的衝動

一九五八年,美國頒布了一個食品法,規定食物中不能含有致癌物質。

這不是很好嗎?可是最終撤銷了,因為無法實施,哪些食品可以做到致癌物質為零?被視為西方現代醫學之父的帕拉塞爾蘇斯 (Paracelsus)在十六世紀就有「有毒只是個劑量問題」的名言。中國則有「水至清則無魚」的智慧。

可是人對「零」總有莫名的追求衝動。

零的概念是古巴比倫人的偉大發明,在阿拉伯世界興旺起來,並傳播全球,對美國硅谷成就了基於一和零的資訊科技革命。

零的概念有利也有弊。零在市場上常展現為免費。一件商品,不管減價幅度多大,都不及免費吸引。心理學家一再以實驗證明,人們都經不起免費的誘惑,結果是放棄了質量好的東西,而擁有了不少免費得來而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某些商品免費派發引起瘋搶,不是新聞。商家很懂得利用人們的這一心理。「買一送一」是個變體 ── 第二件是免費的!

人們在市場以外也有對零的衝動,比如上述美國的零致癌物法例。香港推廣交通安全的「路上零意外」目標,其實也不可能實現,除非行車速度都降到零。這也並非沒有好處。驢子永遠不會吃到鼻尖不遠之外的胡蘿蔔,但能一直拉動車子前進。香港的交通意外死亡人數不斷下降也是事實,十幾年前,香港大約每兩天有一人死於交通意外,如今每三四天才死一人,一年約百人。

所有生物都有安全意識,這是萬物繁衍必需的天性。人作為萬物之靈,更關心安全,而對不安全有無法自制的心理障礙。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著名實驗,讓兩組人接受電擊,一組人被告知電擊一定會發生,另一組的電擊有一定概率,例如 50%。監測發現,兩組人都因為擔心電擊而有同樣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劇、出汗等。第二組的電擊概率一路降低,都無法舒緩受試者的擔心。直到概率下降到零,受試者的生理反應才完全恢復正常。

心理學家把這稱作對風險的概率偏誤。在風險率公開的地方,這比較好辦,例如在股市。但在其他地方,人們對風險就難以直覺理解,會偏向於追求零風險,而這往往是子虛烏有的。

這有時會被其他很有吸引力的目標誤導。例如,六合彩的獎金一旦非常巨大,購買彩票的人數一定飆升,儘管中獎機會更渺茫了,輸錢的風險更大。反而獎金較低 ── 其實也不少 ── 時有較大中獎機會。

對於來勢洶洶的新型肺炎,害怕當然有道理,個人做好衛生管理和防護,是對社會、家庭和自己的責任。對於管理當局,責任更大,困難也更大。最大分別是,在家裡,你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自我封閉的相對靜態小環境,一個社會卻不能。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說過其中的矛盾:公共衛生不是在理想狀態下做的,它要兼顧到社會客觀正常運轉,要在動態中解決問題,而不是在理想的靜態中解決問題。

零風險只存在於實驗室的理想理境中。若有人高調要求零風險,那不是無知就是有意的誤導。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對新病毒:要這樣恐懼麼?

藥房的個人清潔衛生用品「全部沽清」
大年初一以來一直宅在家裡,今天才上街辦點事。特別注意了路上行人的防疫裝扮,粗略估算,九成半的人佩戴口罩,只有維園球場上的健兒可以舒暢自由地呼吸。這景象,比十七年前沙士遽然襲港時更肅殺。

我在家人的督促下,也戴上口罩上街,可是心裡總有疑問,真的必要嗎?

沙士時,我在中環上班,整天與同沙士有關的文字打交道,很清楚香港發生着什麼,可是一直沒有戴口罩。回想起來,有點「年少」氣盛。那時覺得,從數據上看,從日常所處的環境去看,沒有必要太恐慌。

沙士在香港引起恐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除了因為這傳染病不為人所認識、無抗病特效藥,更因為出現了超級傳播人,並引發了社區爆發。香港最終有1755人染病,299人死亡(包括八位醫護人員)。可以算出,死亡率是17%。

截到此刻(二十九日下午),香港有八宗新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另有兩宗新增初步確診個案。

病毒是在武漢發現並向外傳播的。據國家衛健委的最新通報,截至昨天(一月二十八日)廿四點,全國累計確診病例5 974宗,死亡132人。可以算出,迄今為止的死亡率是2.2%。我近日每天據此計算,死亡率一直在百分之二左右,不超過 3%。

相比之下,內地沙士(非典) 確診5327例,死亡349例(據原衛生部新聞辦公室通報),死亡率為7.3%。

新病毒的確診人數已超過沙士,可是殺傷力顯然大有不如。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引述專家的推斷說,新病毒的死亡率達14%,高得離奇,不知道有什麼依據。

超級市場的菜架
人們對一種傳染病的害怕程度,與病的死亡率高低有關。據以上計算,香港人對新病毒的恐懼實在沒有必要遠超於沙士,何況我們有過沙士一疫的經驗和鍜練?

若你關心健康話,有更多值得關注的東西。剛才上街,前面有人摘下口罩邊走邊吸煙。鼻孔告訴我,佩戴的外科口罩抵撞不了二手煙,我不得不急行「超車」,跑到前面去。

據世界衛生組織二零一八年三月九日的報告,吸煙一年導致全球七百多萬人死亡,其中約 89 萬是死於二手煙。香港吸煙健康委員會主席左偉國曾(二零零五年)指出,根據統計,香港每天平均有二十人死於吸煙或二手煙,比禽流感和沙士都死得人多,但煙草不禁,公開販賣。

近日不少人指出,若以死亡人數計,流感更可怕。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統計,從二零一九年十月到二零二零年一月十八日,美國有8 200 至 20 000人死於流感。在絕對數字上,比武漢肺炎和沙士恐怖百倍。

有人不以為然,因為流感的死亡率很低。的確,以美國同期有一千五百萬至二千一百萬人染上流感計算,死亡率只在千分之一(0.1%)左右。可是染病機率,以美國3.3 億人口計算,高達4~6%。如果有賭場以一個美國人較容易死於流感,還是一個中國人較容易死於武漢肺炎接受下注,你會向哪邊押寶?

人常常是非理性的,在莫名恐懼面前尤其是這樣。記住美國已故羅斯福總統的名言:「我們惟一值得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
補記: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今晚(二十九日)與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對話,曾光有這樣的表述:「傳染病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損失不但是疾病的病死損失,也包括兩種損失,一種損失就是恐懼造成的,一種就是過度反應造成的。」

2020年1月28日 星期二

「無事」揮春

過年執屋,執出一張舊揮春:無事。因為是草書,看似畫符。

前些年到日本東北旅遊,在一所寺院裡看過一幅書寫這兩個字的書法。在日語中,「無事」為漢字用詞,讀如buji。它有多重意思,一是平安、順利,「萬事無事」等於「一切順利」;二是健康;三是最好、沒毛病;四是沒有過失,「大會無事終了」,即「大會圓滿結束」;五是無聊、閒散,「終日無事」即「終日無所事事」。

寺院裡的「無事」添了「禪味」,可以理解的範圍更寬泛,更可尋味。佛家的「無事」超出俗世的平安、健康、順利……等意義,而指向空、無。平安、健康、順利等追求的是「好事」。

有禪師開示:「好事不如無事」。說是到處去做好事,對塵俗仍是藕斷絲連,不乾不淨;好事還是有漏業(指不離煩惱過非之諸善惡業),無事則是無漏業;「無事」才叫真正的放下,一了百了。

如今,新冠狀病毒肺炎引起一片恐慌,「無事」揮春正應景。

2020年1月27日 星期一

新冠肺炎:是試金石,也是催化劑

新春期間收到兩盒口罩,算是新年禮物麼?在這個黑雲壓城的當下,這比糖果之類應節禮品更有意義。

新冠肺炎在鼠年來臨之際迅速擴散,如狂飆乍起,席捲神州,以至蔓延國際。一時間風雲色變,遠近惶恐。只有幾個確診病例的香港,口罩竟然奇貨可居了,供應緊缺。除夕團年飯席上,購買口罩成為話題。從眾議紛紜中了解到,原來不但一般市民在搶購,私家診所措手不及要急覓貨源,連公營醫療機構也在緊急協調,以調動物資互濟。

於是,兩盒口罩有如雪中之送炭。

有句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當今世代,溫飽基本解決,人們已不為糧而慌了。「備者,國之重也。」國家則始終不敢輕視之,中國有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新的機制專門負責這方面工作,以確保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國家急需時,糧食能調得動、用得上。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運抵災區的第一批糧食就是中央儲備糧。目前,公司儲備的除了小麥、大米,還有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

肺炎疫情爆發揭示,國家要有更多儲備。前幾天,武漢醫療前線不斷傳出各種醫療物資短缺的求援呼籲,讓人揪心。湖北的需求很大,每天需要的醫用防護服就達十萬件,即一個月三百萬件。中國雖是世界工廠,這方面的生產能力也每天只有三萬套,供求差距不小。加上正好遇上春節假期,很多工廠停工,努力復工復產也只達到40%。要解決問題,除了千方百計讓工廠復工,據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會消息,就是動用中央儲備。

經過多天來令人眼花繚亂的命令、調動,今天見到了各路大軍緊急馳援的圖景:向武漢集結,情景慷慨壯烈,有軍方醫療隊,有民間醫療隊,「逆行者」是他們的共同稱號。「全國一盤棋」的中國體制威力,再次爆發。

對於中國體制之威力,世人已不陌生。四十年來的巨變是最大明證,它既表現在高鐵、大興國際機場(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等建設之上,也表現在華東水災、沙士抗疫、汶川大地震等災難應對之上。中國二零一三年就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上議程,去年再就此作出「重要決定」,可見這是中國現代化的應有之義,而亦有待不斷實踐、完善和發展。

從這角度看,武漢之役必將是國家治理能力的試金石和催化劑,就如過去每一次天災、人禍的考驗一樣。畢竟,現代化的中國,必須是健康的中國。

抗日戰爭初期,武漢發生過轟轟烈烈的武漢會戰。這一戰中,中國軍隊打亂了日本的戰略,但未能阻止日本侵略軍的推進。今天的武漢會戰,面對的是全人類的病毒敵人,卻是只許勝,不許敗。

在千里外的香港,每個人都應當為這場會戰打氣。而做好個人衛生防範,不要傳謠,是為最好的支持。

2020年1月25日 星期六

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澳洲土地予人的誤導

澳洲今天屬於「第一世界」。澳洲過去也曾領先於世界,有世界最早的一些岩畫。可是到西方探險家「發現」澳洲時,用一名法國抭險家的話說,那裡的土著「是世界上最悲慘的人,是和沒有理性的動物差不多的人」。

那裡沒有農業,沒有畜牧業,沒有金屬,沒有弓箭,沒有堅固的房屋,沒有定居的村落,沒有文字,沒有酋長管轄地,沒有國家,「仍然沒有文明的任何特徵」(據《槍炮、病茵與鋼鐵》)。澳洲的現代文明完全是輸入的,主要來自歐洲,特別是英國。從英國來的移民想在這片新大陸上重建英國,但由於不了解澳洲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今天很多問題。

澳洲的景象對最初到來的人有很大誤導性。他們在東南沿海即悉尼、墨爾本一帶,看到一望無際的森林,有世界最高的樹木澳大利亞藍桉等(最高可達四百英尺,可與加州的紅杉媲美),以為這裡是一片富饒的土地。

英國移民要在這裡過上祖家的鄉村生活,於是引入綿羊,又為了可以獵兔獵狐,千方百計引入可以大量繁殖的兔子狐狸品種。澳洲土地其實不適合養羊,草地看似豐美卻是生產力低下,到草被羊吃光之後才發覺,土地的農業價值不高。過度放牧加劇土地退化,兔子和狐狸則泛濫成災,政府至今要為滅兔滅狐不懈努力。

鄉村價值還在政治和經濟上向鄉村地區傾斜,經濟補貼換來巨大的環境代價。大面積灌溉,大量使用化肥,不但浪費水資源,還加劇土地鹽碱化。農牧業目前佔澳洲生產總值不到6%,但佔用了約六成土地和八成淡水資源,而農業的八成利潤來自0.8%的農地,99%農地對經濟幾乎沒有貢獻。「所以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的農業活動只是在不斷耗竭土地資源,把土壤和植被轉化為現金」(據《崩潰》)。

澳洲資源生產與出口繁榮還遏抑了其他生產部門如製造業的發展,是「荷蘭病」的很好的案例,羊毛礦產等初級產品生產和大量出口之下,製造業振作不起來。既然有大量鐵礦,為什麼不發展鋼鐵製造業?澳洲其實有地緣位置的死症:本土市場小,海外市場遠,運輸成本太高,是為「距离的暴政」。《崩潰》一書上有這樣的例子,澳洲以每噸七美元向日本出碎木,日本則以每噸一千美元向澳洲輸出紙張。澳洲近年重整經濟結構,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但製造業仍然低落。

《崩潰》一書以五點框架分析文明的崩潰,包括環境破壞、氣候變化、強鄰在側、外援減少、應對失誤。書中提出不少案例,有的已焉湮滅,如復活島文明、馬雅文明;有的正面對種種挑戰,包括中國。要生存下去,挑戰總存在,關鍵是應對之道。

中華文明歷數千年,看過「幾度夕陽紅」,有過幾許「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興嘆,但始終生生不息。

如今網上有新的表述:「當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不要以為這說的只是遙遠的澳洲。

2020年1月14日 星期二

林火背後:澳洲非常脆弱的自然環境

林火熄滅,新芽茁長 (by MURRAY LOWE)
澳洲的山林大火還在燒,有的地方,能燒的都燒光了之後,出現新的循環:地面上綠芽如春筍破土,樹幹上粉紅的水枝萌發。當地居民把照片放到網上,贏來陣陣讚歎。大自然的生命力遠遠大於人們的想像。

我一直記得一位曾到大興安嶺上山下鄉的朋友的一番話:他十幾歲時,在白山黑水間「戰天鬥地」;想不到祝融說來就來,一把火把他們經年奮鬥綠化出的山林燒光了,也把所有人的豪情消耗殆盡,大家的情緒像山頭一樣灰黑。可是到了第二年,東風吹起,大地回春,山林比原來更青翠、壯旺,灰的黑的一掃而空。

澳洲每年都經歷這樣的火的洗禮。可是,澳洲生態有非常脆弱的另一面,情況遠比人們想像的嚴重。

澳洲最大的特點是地廣人稀,澳洲政府為了建成大國,曾致力「塞滿澳大利亞」,以「白澳政策」吸引歐洲移民(主要是英、愛裔人),後來又向其他地方如亞洲國家、地區開放。

膨脹的人口使澳洲成為全世界最城市化的國家:90%人口密集居住在全國僅0.22%的土地上,主要是東南沿海寬約50公里的地帶。單是悉尼和墨爾本的人口就佔了全國的四成。澳洲目前的「火線」正好縱貫這個人口密集地帶,長度好比從遼寧燒到廣東。

這不是因為人們習慣於「抱團取暖」,而是澳洲絕大部分土地極度貧瘠,不能生產,不宜居住。

在北半球,北回歸線附近,氣候最溫和宜居,人口最密集。南回歸線橫貫的澳洲,卻是天氣酷熱,舉目黃沙,水資源非常缺乏,也蓄不了水。澳洲東南部的山,最高只有二千二百餘米,無積雪。其餘大部分地區平坦,整個大陸萬千年來在太陽下乾烤,中部窪地曾有的湖泊都烤乾了,即使有水也苦鹹像死海。整個澳洲的河水總量,遠不及中國華南一個省。

美國學者 Jared Diamond (賈雷德.戴蒙德)用比較研究法對比不同地區的發展,《槍炮、病茵與鋼鐵》一書研究的是過去幾萬年,不同人類社會為什麼有不同發展速度;《崩潰》一書則分析古今社會環境變化的異同。兩書都對澳洲有較多着墨。《槍炮、病茵與鋼鐵》分析了為什麼澳洲文明四萬年前「領先」於歐洲,而澳洲土著後來卻成為最落後文明的代表。

《崩潰》一書以獨立一章來分析澳洲脆弱環境下的經濟特點,涉及土地退化、水資源匱乏、過度開採、濫伐濫捕、源自英國的不合時宜價值觀、孤懸世界一偶的「距離暴政」等等。

戴蒙德認為:「若要維繫當今的生活標準,澳洲的最佳人口數大約為八百萬人……。」這只比香港今天人口多幾十萬。到二零一九年年底,澳洲人口估計超過二千五百萬,是戴蒙德估算的「最佳人口」的三倍餘。

大自然的生命力很強大,但始終有極限。極限在哪裡?人們一直試錯式探索。

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

階級劃分,胖子瘦子

摘自房寧(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俄羅斯的階級與革命還會回來嗎? 〉一文:

所謂階級是以一個單一的社會因素,即與生產資料的關係,來確定政治身份的社會群體。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者與資產者是社會的基本斷層線。列寧當年也這樣給出階級定義。但是,隨著現代社會乃至後現代社會的來臨,在日益複雜的社會關係中,社會分化及其斷層線已經不再是依據任何單一的社會因素了。如今人們的政治態度、政治身份是在多重社會因素複合影響下形成的。

許多政治學研究表明,在現代社會條件下,人們收入水平、經濟地位與其政治態度相關性在日益降低乃至消失了。這也被二零一六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事實所證實,特朗普這個「資本家」的主要支持者,恰恰是美國工人,特別是產業工人。

在俄羅斯,從社會面貌上看,俄羅斯人仍然有着明顯的身份差別。而問題是當今俄羅斯社會的斷層線在哪裡?是什麼區別了現代俄羅斯社會的上中下呢?這應該是包括政治學者在內的社會科學家們認真思考、深入研究的問題。而有意思的是,從最表面現像上觀察,如今俄羅斯的社會斷層線似乎是由人們的身材來標識的。

網絡時代有句俚語:你的身材就是你的階級。當今俄羅斯的社會分層確實明顯地體現於人們的身材。在莫斯科各種“高大上”場合,你會明顯感覺到人的「輕型化」。這裡的男女與長久以來人們對俄羅斯人的感觀印像有了很大變化。俄羅斯精英們的身材普遍比較勻稱,一改過去印像中俄羅斯人的壯碩肥大。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許多俄羅斯時尚女青年修長纖細的身材,足以讓亞洲女性羨慕。

現如今,身材苗條勻稱堪稱絕對的「普世價值」。

這幾天訪問(莫斯科)高校和研究機構時,我們中午都在參訪單位的教工食堂吃一頓簡餐。就餐時,我十分留意這些單位教職工們的餐盤,我發現他們大多對食量有着非常嚴格的控制,不少人尤其是女性的餐盤裡就是一塊不大的雞排,再加一瓶礦泉水,便是一頓午餐了。

保持身材只有節食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常年堅持從事某種建身運動。在這方面,總統普京給全體俄羅斯精英樹立了榜樣,已經67歲的普京總統在繁忙公務之餘堪稱是一個「健身狂」。

工業化初期,西方社會日益分化為兩大群體——資產者和無產者。而今人類正在邁向後工業化、後現代社會,雖然人們與生產資料的關係已經不再是劃分社會群體的斷層線。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現象依然存在。只是觀察研究者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從社會現實出發,像馬克思當年那樣,找出現實社會條件下人類社會身份政治的基礎,找到劃分社會群體的斷層線。

有意思的是,如今在俄羅斯,區分人們社會地位乃至政治身份有一個顯而易見的標誌,那就是人們的身材。難道如今俄羅斯人分化成兩大「階級」—— 胖子與瘦子了嗎? !

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

貓與鼠,誰怕誰?

「這個世界上,究竟誰怕誰?」
鼠年將臨。日前,有朋友上傳了一段「鼠欺貓」的視頻到群組去。片中,有貓在街頭見到老鼠,躍然衝前;老鼠卻是毫無懼色,反而向貓張牙舞爪,把貓嚇得倒退;老鼠得寸進尺,貓在老鼠的追逐下落荒而逃。

到網上搜尋,發現這並非孤例,貓被老鼠驅趕得團團轉的視頻所在多有,甚至有貓兒在吃着碗裡食物時,老鼠老實不客氣上前爭吃,貓兒被逼乖乖退避,在一旁怯生生地莫可奈何的。

這完全顛覆了我對貓鼠關係的認識。是非果真顛倒了?

在大眾印象中,貓是鼠的天敵,貓仿佛是為是為捕鼠而存在的,而鼠有天生畏貓的基因。貓常把捉到的老鼠玩弄於股掌之中,把它弄至筋皮力盡,才予以正法。

那麼,貓是怎樣馴化而為人類服務,進而成為龐物的?

埃及發現過不少貓的木乃伊,有人推測,家猫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則報道,據《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線上期刊二零一七年六月十九日的報告,學者研究了九千年來二百多隻貓的DNA,包括古代羅馬尼亞的貓遺骸、埃及的貓木乃伊,還有現代的非洲野貓標本,發現現代家貓較早的祖先很可能在八千年前開始在沃月帶的人類農業聚落附近流連。人類農耕聚居,吸引來老鼠,貓追着老鼠跑,成為人類的老鼠糾察隊,逐漸適應了與人的互惠關係。漢字「貓」中有「苗」,可見貓在中國古代與農業生活關係密切。大約六千四百年前左右,貓從亞洲西南部擴散到歐洲去。

文章的題目是 Cats Domesticated Themselves, Ancient DNA Shows,說貓是自我馴化的。這與狗大不相同,狗已被完全馴化,可以訓練以執行特殊任務。貓卻不能,與人一起生活,但我行我素,任性而為,桀驁不馴,很「高竇」,捉老鼠不過是天性使然。

貓行動敏捷,善跳躍,有獵食小動物如魚、鼠、兔的野性。這其實是貓身體營養的需要,因為貓是夜行動物,為了能夜視,需要大量牛磺酸,而老鼠和魚的體內都含牛磺酸。大鼠眼組織提取物的定量分析表明,牛磺酸是視網膜、玻璃體、晶狀體、角膜、虹膜和睫狀體中最豐富的氨基酸。

如今現代化都市裡,「貓口」不少,但主要是作為寵物存在的,好食好住,養尊處優,與人類互惠關係已無「捕鼠條款」,貓糧自有牛磺酸配備,還比老鼠好吃,何必辛辛苦苦獵食?外國的貓兒也因而早就不吃腥了,「哪個貓兒不愛腥」已無現實意義。

貓的馴化卻還在繼續。作為寵物的家貓,已漸失野性,一旦面對鼠,會不知所措。有研究發現,美國家貓面對約150克重的澳洲老鼠還可以應付,面對超過300克的美國老鼠就知難而退。你可以說貓欺善怕惡,但這其實也是生物鏈中「大魚吃小魚」的自然規律。

可是老鼠為什麼不怕貓?稍加留意會發現,香港的雀鳥也越來越不畏人了,從有人愛餵飼的鴿子到枝頭的野鳥都一樣,猴子、野豬甚至敢欺人。大概動物逐漸明白,如今的人「文明」了,不再狩獵動物。城市裡的老鼠也摸清楚,肚滿腸肥的家貓已失去獵食的野性。

不能不擔心,白貓黑貓都不再捉老鼠之下,鼠輩會橫行。看來,城市有必要保留一定數量能自己「搵食」的流浪貓。

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從澳洲林火「衛星照片」說起

綱上流傳的澳洲林火「衛星照片」,可信嗎?
網上有一幀澳洲野火的的「衛星照片」,整個澳洲像一塊被烤得着火的豬扒,如未日降臨,映象駭人。香港有朋友把照片放上群組,澳洲也有朋友上載這照片,意味着對映象的認可。

但我一看就覺得不真,認為是電腦加工的東西。很簡單,澳洲如果燒成這樣子,就人畜俱亡,文明頹毀了。

澳洲的叢林大火世界有名,是當地生態中最重大的力量,土著千百年來刀耕火種,慣於用野火來清理植被,開闢土地;一些植物群也依賴野火繁殖,如桉樹的種子要靠火炸裂,生根發芽。大火也能促進新的植被生成,火後降雨,新的植被就出現。野火不斷使澳洲有「煙的大陸」之稱。

可是澳洲會整個燒成那樣子嗎?澳洲很大,面積比歐盟各國總和大一半多,約及中國的四分之三有餘。

搜尋一下發覺這圖在網上廣為傳播,不少說這是美國太空總署的衛星照片,很有權威性。

實際上,這是澳洲擅於後期加工的攝影師 Anthony Hearsey 製作的 3D 圖象。他不是有意嘩眾取寵,一月五日上載照片時特地說明:「(這是)澳洲大火的 3D 的視像化小圖,用 NASA 由12/05/19 至 05/01/20 的 FIRMS 數據(衛星大火數據)生成。着火的都是曾受野火影響的地區。由於火光渲染,比例有點誇大。還要指出,並非所有地區的大火還在燃燒。」

他說得很清楚,這是一個月裡的林火在同一個畫面中燃燒起來的映象,而非澳洲的實時情況。照片也不是 NASA 的衛星照片。

很多人被照片震憾了,又有美國太空總署的威名加持,就信以為真,可能根本不知道製作者說過什麼。

在資訊氾濫的網上,以訛傳訛是常態,你稍不留神就會中招。近日還一再收到以下兩則消息:
── 衛生局(有說醫管局)發出的通知:這次的流感很嚴重……要保持喉嚨黏膜的濕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每次喝50-80cc的溫水……
── 國安部提醒,從現在起,請不要再轉發早安晚安或節慶之類的視頻及圖片,上海已有很多人報案……圖片、視頻暗藏釣魚程序……以此竊取個人信息和資料……電視台己連播5集,受害人大約20萬人……

第一個謠傳是兩岸幾年前一則謠傳的復活,台灣方面曾一再澄清,香港醫管局上月六日和本月四日又兩度發出了澄清聲明,「以正視聽」。第二個謠傳也是多年不死的「僵屍」,二零一五年就已在網上流傳,如今是老謠言的新變種。

有一個謠言也曾多年來不斷翻新,就是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和前國務卿希拉里關於中國會成為世界最窮國家的預言。這謠言有很多版本,從二零零五年起,時限定在十年後、二十年後或鐵斷為二零二零年。二零二零年到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接近一百億元人民幣,人均GDP也將突破一萬美元,中國到了中高收入國家的門檻上。

不要旨望這謠言就此雲散煙消,網上謠言都有心甘情願的受眾,一旦放出,即覆水難收,不管你怎麼闢謠。有人「但願長醉不願醒」的話,你怎麼呼喚,他也不會醒來。

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書籤:平安和樂幸福年

愛讀書的人都會有不少書籤,我手邊有不少,書桌邊上放上一大把,需要時隨手拿一張夾進書本去。有時外出拿上一本未讀過的新書,翻看一會要把書闔上時,發覺忘了夾上書籤,會悵然若失,要臨時周章,找些什麼東西夾上。

臨時夾上的「書籤」,有時很珍貴,會滿載着那年那月的痕蹟,可能是一張車票、機票、人場券,讓你鉤沉起已淡忘的一段旅程或情誼。

「五四」前後的新讀書人曾愛用藏書票,貼到書上以示為某人藏書。藏書票多屬版畫作品,都有拉丁文Ex-Libris,意謂「我的藏書」,風氣是從歐洲傳入的。中國有刻印版畫的傳統,「五四」前後的知識分子為傳播各種思想,愛利用版畫,有過大量版畫創作,也催生過大量版畫藏書票,因為都不到半個巴掌大,人稱微型版畫。藏書票也有印刷的、手繪的。

藏書票沒有多少功能,不如書籤有實際作用,方便讀書時再續讀書樂的前緣。如今,讀書風氣雲淡風輕了,但書店文具店還可以找到書籤,對象以愛慕時尚的年輕人為主。以前不少地方可以買到製作精美的工藝品書籤,還有這樣的書籤麼?

我有時會自己製作書籤,主要是廢物利用的產品,都因為遇到圖案喜歡又要作廢品處理的包裝盒、宣傳品、賀卡時,隨手剪裁下來,打上孔,繫上彩帶或繩結而成的。母親去世時,曾用宣紙裱在卡紙上,再以毛筆書寫作書籤,送給朋友,以感謝他們的關心。後來在一個機構退休了,也製作了一些書籤,送給舊同事。

最近,又製作了一些送給一些學習書法的朋友。我用毛筆在纖維粗糙的雲龍紙上書寫後撕出,刻意保留毛邊,再貼在膠片上,質樸而別緻。

不論怎樣,手工製作都得花不少工夫。

不久前在淘寶物色過年寫揮春用的大紅宣紙時,發現有空白的半生半熟宣紙書籤,連流蘇,可以自己書寫或畫畫。一包十張,有不同顏色,十塊錢人民幣不到。於是是買了一些,自用不錯,過年或什麼時候送給朋友也可以。其中有大紙灑金的,滿有過年氣氛。

後來再瀏覽,發覺有不少製作頗講究的。有鏤空的銅片書籤,不少的圖案設計簡約清新,如一枝荷花,一片根杏葉脈葉子;有硬木如花梨木、檀木的,有的製成古琴型狀,也有鏤空刻上簡約花紋,或嵌上銀線的,貴氣高雅。自然,價錢也貴多了。從樣品看來,一些文化機構以之製成紀念品,還有配上設計相配的電腦手指。

今天是二零二零年元旦,一大早就收到大量四面八方而來的新年祝福,絕大部分都是巧花心思的電子製作。我隨手抽出兩張書籤,剛好湊成「平安和福幸福年」,給各方好友送上祝福。過年愛寫「平安和樂」,今年,這四字的喻意比什麼時候都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