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從切蛋糕到程序刻板

昨日與家人到油麻地一家平民化飯館吃晚飯,飯後分享生日蛋糕時,聊起了多年前在一家酒家切生日蛋糕的趣事:效勞的酒家服務員竟然以切馬拉糕的刀法切西式奶油蛋糕。大家對當時一些細節已記不清楚,幸好,我在這裡紀錄了。一搜尋,就把文章翻出來。對比當前,有溫故知新之效。

中國人的蒸糕花樣百出,沒有人能準確知道有多少品種,單是粵人地區就數不勝數,都因時因地而異,各個季節、節慶有不同的蒸糕。相同的是,糕都是各種材料混和下蒸成的,每口都吃到一樣的材料、味道,天然「平等」。

西式奶油蛋糕不一樣,它的重點是其中的奶油。英語的奶油(cream)一字也有精華之義,一個國家的「奶油」、一支軍隊的「奶油」就是其中的精英分子。蛋糕的奶油主要抹在蛋糕的上面和周邊,表面和內裡很不一樣,不可能每口吃到一樣的食材和味道,所以分切蛋糕很講究。一般蛋糕都是圓形的,要從圓心作放射性的分切。要「平等」,一定要嚴格遵守這個程序。

於是,用切馬拉糕的縱橫刀法切奶油蛋糕就不可接受 ── 有違「程序公義」。

昨晚也切了一個蛋糕,是西式的,抹茶芝士蛋糕,可是用切馬拉糕的縱橫刀法切開分享,沒有人有異議。奇怪麼?

關鍵是,蛋糕雖曰西式,卻是方形的,「奶油」上下分層分夾。你縱橫分切也保證人人「平等」,都能分享到一樣的蛋糕。

這是否可以說明:刻板的程序其實並非不可以改變,先把蛋糕改變就行。

不過有人會立即說,改變「蛋糕」比改變「程序」更難。── 這正是當今世界的嚴重問題。要造新蛋糕,有既定的嚴格程序,程序重重設障,首先就克服不了,新蛋糕就可望不可即。畫餅充飢好了。

西方的民主制度經過一二百年發展,已千瘡百孔。不少西方政治學者、政治家憂心忡忡之餘,只能哀嘆,毫無改善制度的能力。

在那篇〈切馬拉糕刀法的啟示〉舊文中,有些文字自覺值得重溫:

「人的思維有不愛思考的趨勢,所有事情都盡可能形成定勢,然後按既定模式做事,形成無意識動作,不作思考,也不必思考。吃飯、穿衣、走路……等等都不假思索地去做,駕車、開關電腦……也可以不假思索。

「一本關於創意的書有這樣的論述:The real purpose of thinking is to abolish thinking. As a self-organizing information system, the human brain allows incoming information to organize itself into routine patterns. (思考的真正目的是撤銷思考。人的大腦作為一個自我組織的信息系統,會讓輸入的信息形成慣性模式。)創意設計,就是要讓設計方便得讓你很快就「唔使用腦」地使用。這就是「傻瓜機」大受歡迎的最大秘密。

「必須知道,這是不自覺地進行的。人因此經常「唔使用腦」地行事,按習慣了的模式去做事、去看問題、去『思考』── 一切其實都不假思索,按『自動波』(既定程式)進行。真至踫了釘 ── 例如發覺切馬拉糕的刀法原來是不可以切遍天下的 ── 才猛然驚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