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檳城,街頭繪畫多彩多姿

檳城的街頭繪畫不同於一般的街頭塗鴉 (grafitti),從題材、設色、繪畫工具、畫工都不一樣,不徒以俗艷奪人眼球,更不會不顧環境而逞快。這些繪畫有不同風格,很多以畫筆一筆一筆繪製,功夫多而講究功力。還有用鋼枝焊製的線條漫畫。寫實作品不少,很富當地生活氣息,即使沒有在當地生活過,看到也觸動回憶,心裡暖烘烘的。

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檳城,精致繪畫遍布街頭

Ernest Zacharevic 在創作《姐弟同騎》
在檳城,走進任何旅遊紀念品店鋪稍一瀏覽就知道,檳城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是一條橫街一堵破牆上的油畫《姐弟同騎》 (Kids on Bicycle)。它被廣泛加工採用到各種旅遊紀念品上,T恤、匙扣、背包、壁掛、筆袋……。創作的畫家若有版權,當有不菲收入。他的最大滿足感可能是,一幅作品竟然可以這麼造福一座城市,不但為不少人創造了收益、就業,還為城市建立高品味形象,帶來文化聲譽。

如今,說到 street art (街頭藝術),一定會說到檳城。這種藝術泛指在街頭呈現的各種藝術,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街頭塗鴉,那是以紐約黑人為始作俑者的噴漆創作,多以變形的字母構成。塗鴉很大程度上是對社會不滿的發洩,擦的是存在感,甚至專事破壞,例如有組織地潛入火車站向車卡塗鴉。這樣的行為非常令人反感。香港曾有「九龍城皇帝」到處題字,更是精神病所致。居然有人尊之為書法家,是本土藝術,真讓人為香港汗顏。

喬治市街頭
檳城的街頭繪畫是另一回事。我到檳城,很想見識見識。沒有踏破鐵鞋去尋覓,卻隨時隨處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在眼前出現,大的小的,都有與環境融為一體之妙。畫作多不張揚,還甘於接受日蒸雨淋,有的低調得讓人心痛。

看得出,這些作品絕大部分出自受過業訓練者之手,經過精心設計。有些不僅是繪畫,而有裝置藝術成分,以增添趣味。《姐弟同騎》的畫面其實來自當地一名居民帶子女遊戲時拍下的照片,畫家畫上興高采烈的兩姐弟,而單車是實物。遊人到來,都愛坐上單車,分享姐弟的愉悅。

這是立陶宛藝術家 Ernest Zacharevic 在喬治市繪製的六幅街頭作品之一,畫作都以當地居民、生活為題材。檳城二零一零年起一年一度舉辦「喬治市節」 (George Town Festival),融合文化傳統與藝術。Ernest Zacharevic 二零一二年獲邀到來創作,產生一系列給他帶來國際聲譽的作品。其中的《姐弟共騎》最負盛名,是英國《衞報》讀者票選的世界 15 幅最佳壁畫之一,也是亞洲唯一入選的。

俄羅斯畫家 Julia Volchkova 在創作新畫
檳城的街頭藝術自此蓬勃起來,在有計劃的策劃下,這裡成為國際藝術家一展身手的地方,增添了檳城的文化氛圍,帶來國際聲譽。看得出,不少遊人是慕名尋蹤而至的,作品所在的小街陋巷為之平潻熱鬧。

類似的街頭藝術近年在很多地出現,有些小巧精緻,繪畫在某個角落;有些巨幅奪目,繪畫在幾層樓高房子的外牆上。作品的題材都經過用心思考,畫面設計不落俗套,技藝都非一般塗鴉者可比。

剛才發現,俄羅斯美女畫家 Julia Volchkova 最近又到檳城創作了,在一條橫巷畫了《印度老婦》 (Оld Indian woman),畫面與旁邊的石牆樹融為一體。她之前已在喬治市畫過《印度船夫》等畫作。

香港有這樣的作品和文化嗎?銅鑼灣鬧市一家酒店旁的窄巷曾經有一幅仿歐洲古典油畫的噴漆畫,有兩層樓高。畫面很大,而小巷太窄,其實很不般配。日前坐車經過,見到酒店和那幅壁畫都給覆蓋起來了,建築物重光時,那幅畫一定不再存在。

快節奏的香港怎容納得下檳城那樣的街頭藝術?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到檳城該說什麼話?

這裡的招牌以中文為主
到檳城該說什麼話?同行的朋友說,說粵語。但我有點疑惑,檳城華人的主要祖籍是福建,源自廣府的華人佔少數,華人的主要用語不該是福建話嗎?

給我們作嚮導的兩位年輕朋友都是土生土長的華裔,卻真的都能說粵語,儘管不大流利。一問兩人的祖籍,一位是福建,一位的父母分別源自客家、潮州,家裡都不說粵語,而兩人都能說通行的福建話。他們的粵語主要是靠看香港電影、電視劇、聽粵語電台學來的。坐上一位的私家車,電台打開,是粵語台,看來是朋友平時習慣收聽的電台,該是吉隆坡的電台吧,吉隆坡華人主要說粵語。節目主持人在訪問香港一位藝員,粵語對答,間場播的也是粵語流行曲,是譚詠麟、張學友的歌,懷舊的歌聲很吻合檳城濃郁的往日感覺。

四天遊最後一天的早上,同行的朋友說想試試當地的肉骨茶,於是給帶到檳島北面海邊一座現代化大廈庭院的露天食肆去,是一個肉骨茶專門店,伴着我們吃肉骨茶早餐的是國語老歌《往事只能回味》。

這是城區最大的中文字
在當地,這該說是華語歌,本地人口中的「國語」是馬來語。兩位當地朋友說,他們的用語很混雜,有時會說錯,例如是到陌生人說起馬來語,誰知道對方是華人,只不過膚色較黑。若求保險,說英語好了,在較年輕一輩中,英語通行。

當地華人操各種方言,溝通不便,於是基於台灣國語和中國大陸普通語的華語成為華人的共同語,英語稱之為 Mangdarin、Mangnese,或叫大馬華語、大馬中文,與新加坡的華語接近,但由於各受當地不同語言的影響,口音、用語都有差別。當地華人在小學學的是華文、華語,寫簡體字,學漢語拼音,但在實際應用中,口語沒有翹舌音、兒化韻、輕聲,加上地方化的口音、詞匯,於是自成一格。

那天去參觀獲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的華人建築「龍山堂」,遇到當地六七位大學生在做作業,接受了他們的錄像訪問,對答的是華語。他們屬不同族裔,華人為多。

當地華人到了中學,學的是「國語」馬來語,而到了大學,則英語為主。檳城的年輕人都會說福建話,在家裡會學到父母的不同方言,於是都能聽、說幾種語言。不過,如不特別用功,就會「周身刀,冇把利」(身上刀子多,卻沒有一柄是鋒利的)。

馬來西亞為加強「國語」的地位,有相應的政策,例如店鋪招牌要以馬來文為主,不過執行似乎不嚴格,華人店鋪很多強調中文。朋友在當地的美資電子企業工作,工作上通用英文,只在與政府部門文件往來時才用馬來文。路上見到,很多告示用的是英文。

在馬來西亞,種族關係始終是敏感議題。日前,華裔財政部長林冠英用包括中文的三種語言發新聞稿,就招來「不尊重馬來語的國語地位」的批評。他反駁說,「學習和使用華語/母語」是憲法賦予的基本權力,日後為了讓中文傳媒準確掌握資訊,必要時會繼續發布中文翻譯稿。

給我們導遊的兩位年輕人在語言學習都很自覺,一位對中文寫作很有興趣,常用詩句來抒發生活感想;一位在行程中一再利用機會,讓我們幫助糾正粵語的發音。

在檳城,與華人接觸,粵語看來真通行,粵語借助電影、電視、電台在當地流傳很廣泛。只是香港影視傳媒在走下坡,影響力下降,粵語對更年輕一輩可能就不再那麼強勢了。

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檳城,吃得開心放肆

檳城的街邊夜市
到檳城旅遊,吃是重要內容,無論哪裡來的遊人都會以一試當地的美食為樂。西方不同傳媒高度評價檳城的旅遊價值,美食佔了很大比重。西方人到來,獵奇心較重,而中國人到那兒去,則獵奇與懷舊兼重,哪頭重一點,看你的生活閱歷而定。

檳城的人口構成,華人佔四成多一些,馬來人不到四成,其餘的以印度裔為主,再加上來自四面八方的。檳城有什麼美食,從中可以想見了。當中有很傳統的,更有混搭  (cross over) 的,味道如何是只有吃到口才能知道的。

檳城的華人主要來自華南沿海各地,以福建 (閩南) 人為主,其次是潮州、客家,來自廣府一帶的相對較少。於是,到處可以吃到福建粿條做的小吃。粿條是閩南以至汕尾、台灣、潮汕的傳統食品,也叫「粄條」,主要用米粉製成,有的加人其他用料,與廣東的河粉差不多;有的似糕,切成粒狀塊狀,叫粿角。和湯的是為粿條湯,乾炒的是為炒粿條、炒粿角,而炮製者加入的佐粉和南洋品類凡多的香料各有秘方,粿條粿角小吃就變化萬千,早午晚都可以吃到。

檳城一家墟冚的食肆
在檳城搵食非常方便,大店小店很多,香港熟食中心那樣的地方不少,還有一些馬路的路邊夜市。當然也有設在大廈、商場的餐廳、酒樓,但對遊客來說,就太沒有地方特色了。

檳城較炎熱,但我們光顧的飲食場所,沒哪一家是「冷氣開放」的,除了下午鑽進去避暑片刻的咖啡店。店鋪都店門大開,若兩面臨街就兩面都洞開。門外的騎樓底,靠馬路一邊可能掛上竹簾遮陽擋雨。店鋪多是磚木結構的 (香港戰後已禁止這樣的建築,戰後建的唐樓都是石屎樓),樓底都有幾米高,天花以木橫梁構築,吊着一把一把晃悠悠的電風扇。在香港,這是哪年哪月的景象?珠三角小市鎮也不多見了。檳城以冷氣開放招徠的,似乎多是華人理髮店。

檳城騎樓底的食檔
不管怎樣,當地的無冷氣食肆,就我們光顧的幾家所見,都食客盈門。一家叫德成飯店的,生意火爆得驚奇,每次經過都見到門外華洋輪候者蟻聚。一問當地朋友,這果然是有名氣的老字號。那天午後冒雨去光顧,排隊時就點菜,吃上了,果然名不虛傳。另一家叫大東的茶樓亦一樣,晚上去光顧,仍有車仔點心,推車仔的「阿姐」想必已有孫兒。

熟食中心都是露天搭建的,有的專供小吃,有的明爐烹煮不同菜式,都是唐餐、馬來餐、印度餐薈萃,規模很大,食檔數以十計,有的設演奏舞台和超大型屏幕。那天去吃晚飯,剛好遇上世界杯的巴西對哥斯達尼加賽事,樂聲與歡呼聲陣陣,好不熱鬧。

食物更熱,愛吃咖喱的會吃得渾身冒汗。咖喱的製作方法千方百門,可能沒有兩家的味道是一樣的。熟食中心似大牌檔,廚房大開,大可以向掌勺的提出要求,例如少點辣,多點椰汁之類。我們吃了兩次咖喱魚頭,與香港最大的不同是魚頭 ── 用新鮮石斑魚頭炮製。檳城多海鮮,那天還吃了烤魔鬼魚、清蒸倉魚、田雞粥、海南雞飯等。

在檳城吃得開心的另一個原因,是價錢廉宜。幾天裡吃得最放肆的一頓,算下來每人只及一百港元。吃飽了,到路邊花四五馬元買一個即開的椰青清淨一下口氣,算來約十港元。

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檳城「世遺區」,港人多眼熟

右邊的唐樓曾是孫中山的活動基地,如今是檳城孫中山紀念館。
昨天上載了一張檳城喬治市的街頭照片,一棟英式殖民地建築與一排金字瓦頂的兩層民房並列,有朋友說就像香港戰前的西環、灣仔,又有朋友說左邊建築物像赤柱差館。

的確,這樣的建築物都是香港人眼熟的。英國人以前在熱帶、亞熱帶殖民地的政府建築物都有特定形式,英式風格中有為了適應多雨潮濕、日照猛烈的設計,香港舊灣仔差館、油麻地差館、深水埗差館等都類似,現都作為歷史建築物保留着。

照片中那種金字瓦頂的舊民房,香港以前到處可見,是華人擁擠的住所、店鋪,常住上七十二家房客。我在中環堅道一棟古老洋房大宅的宿舍住過,陽台下面是光漢台,沿山坡開闢的平台上建有兩列三層高的唐樓,陽台正對着唐樓的金字瓦頂,還可以窺見裡面廚房火水爐密集的繁忙。光漢台已闢為公園,難覓舊時光景了。

這樣的舊唐樓在香港市區絕跡了,可能在新界一些地方還會有碩果僅存。在檳城的舊城區,這樣的老房子舉目皆是,在一些街道鱗次櫛比,糅合了不同風格,而在經歷了數十年以至百年的風雨沖擦後,所有風格上的不協調都已磨洗淨盡,融為一體,成為一座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的舊城喬治市。

喬治市市政廳
喬治市是英國東印度公司一七八六年「租借」檳榔嶼島後,給開發區起的名字,喬治是當時的英皇喬治,這猶如英國人把港島上的開發區叫作維多利亞城。大馬政府曾規定地名本土化,但喬治市舊稱如故。

檳榔嶼的名稱更古老,中國明代永樂年間成書的《鄭和航海圖》上就有記載。行政上的檳城由檳榔嶼島與對岸馬來西亞半島一大片區域組成。檳榔嶼面積近三百平方公里,約近香港土地面積的三成,島上人口不到七十萬,人口密度比香港低得多。香港島只有八十平方公里,卻住上近一百三十萬人。

在當今世界上,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緩慢、滯後,可以成為「後發展優勢」,沒有發展或少發展,地方風貌就得以大片存留,澳門、上海外灘是好例子。如果政府當局有識見,加上刻意保護,經歷了長久歲月風霜的文化遺產,就得以贏來世界聲譽,讓子孫後代和世界各地遊人共同享用。

二零零八年起,喬治市的核心地帶與馬六甲一起正式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號稱擁有馬來西亞最豐富的戰前的各種風格建築物,英式的,東南亞的,還有華人的;有政府建築物,有商業店鋪,有民用住宅,還有各種宗教的廟宇教堂,多彩多姿,共冶一爐。

受保護的世遺區兩邊環海,法例規定,區內的建築物修葺重建不得超過原有古蹟 18 米,新蓋建築物不可高過現有建築。世遺區外有個緩衝區,之外才是新開展區,那裡有五星級酒店、高級豪宅、豪華購物商場等。而在世遺區,放眼望去,幾乎盡是矮舊樓房、商鋪,有如鑽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幾十年前甚至百年前的歲月。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鳥瞰港珠澳大橋

飛機從東向西在大嶼山以面海面上空飛過,繞向珠江口,再向東轉,向着赤鱲角機場降落,正好由南向北在港珠澳大橋上空飛過,再沿着大橋走向降落。從飛機右舷,匆忙拍下幾張大橋的照片。

檳城:慢悠悠中的文化糅合

喬治市炎熱下午懶洋洋的街頭,人們都躲起來了。
一直想去馬來西亞的檳城走走。一位朋友相約同遊,說是有當地友人作嚮導,還可以住在那位當地華裔閑置的公寓中,那敢情極好,便去小遊了四天。

檳城真是個宜人的地方,難怪頗得國際盛譽,從吃到住都得到廣泛推詡,東西方遊人紛至。

我有一位加拿大籍的意大利裔舊同事,到過不少地方打工,包括香港,後來轉工又去了香港一家雜誌當編輯。幾年前重遇,他神采洋溢地說已退休,住到檳城去了,原因是那裡生活開支比香港便宜,退休的老本好花得多。他的華人妻子自然也一起移居到那裡去。聽他說得開心,可以知道兩人都在那裡都過得愜意,華洋生活皆精彩。

對於香港人來說,檳城應當不陌生。較早年代,說起馬來亞風情,檳城的風頭可能更蓋過首都吉隆坡,很多藝人到南洋走埠,檳城是重點。在粵劇、粵語片盛行的五六十年代,有一首流行一時的歌曲叫《檳城艷》,由王粵生作曲,芳艷芬原唱;後來不少藝人翻唱過,包括主要唱國語歌的鄧麗君。歌中的馬來亞風光就是檳城風光。

說到鄧麗君,我倒覺得她的《小城故事》更與檳城配襯,儘管那「故事真不錯」的小城在台灣南部。

這小城其實有兩面,即古老一面的舊城喬治市,和現代一面的新城。我相信,前往作客的遊人都是奔着舊城而去的,它是檳城的身份象徵,糅合了方方面面的文化,是東方與西方的糅合,是東南亞不同民族的糅合,還有中國不同地域文化的糅合。

檳城的各種世界榮譽都是這奇妙糅合的產物,譬如:
2008年,檳城喬治市獲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9年,獲《紐約時報》讀者票選為全球44個最佳旅遊景點的亞軍;
2010年,獲ECA國際列入「亞洲最宜居城市」第八位;
2011年,獲雅虎選為「一生必遊十大島嶼」之一;
2013年,獲CNN選進「亞洲十大最佳小吃城市」之一;
2013年,獲美國 Kiplinger 線上雜誌評選為「全球八大最佳退休城市」之一;
2014年,獲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 雜誌評為全球美食城冠軍;
2016年,獲福布斯(Forbes)列入「十大最佳廉價預算旅遊地區及背包旅行旅遊地點」;
2016年,獲美國 Conde Nast Traveler 列為全球十大最佳退休地第二位;
2016年,獲 CNNMoney 列為世界六大最佳退休地之一;
2016年,獲得《洛杉磯時報》 列為必遊之地;
2017年,獲美國 CNN 列為全球17個最佳旅遊勝地之一;
2018年,檳城與吉隆坡並列美國「海外生活與投資網」(Live and Invest Overseas)「最適宜退休城市」榜。

可以見到,檳城吸引人之處主要在吃和住。

《小城故事》的旋律是慢悠悠的,走進當地叫喬治市的舊城區去,那慢悠悠的步子仿佛還徜徉在百年前的歲月。

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從世界杯看歐洲式民主

足球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強大的運動,正在主辦世界杯的國際足球總會 (FIFA) 主辦各種世界賽事,牽涉的權力、財力,用「可以敵國」來形容並不足夠。它是另一個聯合國,從中可以窺見世情變化。

聯合國有 197 國成員國,國際足聯則有 211 個會員協會,成員比聯合國還多。它的成員主要以國家為單位,但有些國家由於歷史特權,可以用多個名義參與,例如英國 (聯合王國) 下的三個王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都是成員。

現代足球起源於歐洲,歐洲人在國際足聯的地位超然是顯而易見的。它自一九零四年成立至今的九任會長,除了著名的巴西人夏維蘭治之外,都是歐洲人。這並不是因為歐洲的會員數佔多之故,而是實力使然。二零一八年俄羅斯世界杯 32 強中,歐洲隊佔 14 支,有十隊的世界排名在前 20 位。歐洲足球之強大,可見一斑。

以目前計算,國際足總下面六個以洲劃分的足協中,歐洲足協的成員最多,有 55 個。亞洲足協有 47 個成員,不比歐洲少很多,但足球水平差距巨大。南美洲足協只有十個會員,成員最少,卻是平均水平最高的。

從成員數字去看,歐洲足協的變化很大。一九五四年成立時,只有 25 個成員協會。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成員數量反映了歐洲在戰後形成的權力新格局。64年過去,成員數增加到 55 個,增加了一倍有多。有人說,歐洲的歷史是不斷分裂的歷史。25 到 55 之變就是這樣形成的, 最新加入的是從南斯拉夫分離出去的科索沃,還有西班牙被英國佔領了的直布羅陀。

分裂之下形成的都是所謂民族國家,是歐洲十九、二十世紀主導的民族自決概念和實踐,追求的是國家成員要效忠共同的價值、歷史、文化、語言、宗教。現實世界卻是多元的,什麼都同一的社會根本不存在。可是在歐洲,卻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不斷驅動這種朝着單元理想國發展的分裂。西班牙的「巴塞」可稱為世界最受歡迎的球隊,它所在的加泰隆尼亞就不斷追求成立自己的國家。

這股力量就是歐洲式民主的力量。這種民主用數學作決定,看似非常科學,即誰的選票多就是贏家,少數須服從多數,從另一角度來看則是「多數決定少數」。如果要作出決定的議題經常變化,也不具備原則意義,譬如要吃乾炒牛河還是肉絲炒麵,「多數決定少數」無傷大雅。但若少數是永久的少數,因為民族、宗教等問題永遠居於屈從地位,而所有涉及重大原則的議題都由「多數決定少數」,就不是長遠之計。

這根本是反「民主」的。為了追求「民主」,歐洲的分裂不斷進行,即使合了也要分,例如蘇聯一夜之間就分崩離析了。南斯拉夫分裂為八個獨立國和自治省,其中塞爾維亞和斯洛文尼亞打入了俄羅斯世界杯。

足球為什麼在歐洲特別熾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足球最能刺激起對某個球會、某個國家的亢奮認同感。世界杯可以說是最能煽動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情緒的運動,有人甚至說這是文明社會沒有硝煙的戰爭。的確,對陣雙方球迷穿上統一服飾,搖旗擊鼓,揮拳吶喊,何異於兩軍對峙?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文化,農耕,世界杯

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杯又在全球掀起熱潮,「冷門」頻爆,使戰事更可觀。人口僅 35 萬 (香港沙田區的人口比它多 30 萬) 的冰島竟然逼和有美斯押陣的阿根廷,墨西哥甚至擊敗了上屆冠軍德國,都讓眼鏡跌滿全世界。今天早上看到冰島一個統計,那一仗的電視率達 99.6%!還有 0.4% 冰島人哪裡去了? 有人調侃說,都去了莫斯科。

若以球迷人口計,十四億人的中國肯定是世界冠軍,哪怕三四線城市半夜觀看德冰之戰的球迷人數,也多過冰島 100% 的人口。奈何中國足球不濟事,看的、侃的人無數,能上場到世界杯一戰的,億裡無一,湊不夠十一人上陣。

對於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成氣候,分析、評論、著述多年來汗牛充棟。世界杯一來,這話題又熱門起來。把悲痛化為冷言的則更多,譬如有人說,世界頭二號經濟大國都在世界杯中不見蹤影是天命,古人不早就說「美中不足」嗎?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員研究員文揚則從文化角度切入,認為足球是國家之間在和平時期的「文明人戰爭」,或者說「無兵器戰爭」,足球所體現的,不是別的什麼,而是一個國家在整體上還保留了多少「大文化」:強者文化、勇士文化、英雄文化、俠義文化、視榮譽為第一生命的文化。相對之下,中國則是三俗文化、吃貨文化、偽娘文化、無賴文化、不顧一切將腐化墮落進行到底的「小文化」當道。

文揚指出:「正是由於大文化嚴重缺位而小文化過於氾濫才造成了今日中國之慘狀,也就能夠明白了足球問題的根源並不在足球項目本身,而在全社會,在全中國,在全體國民。」

這自然有爭議,不久前有學者論說,中國電影中武俠片、功夫片流行,反映出中國人普遍存在尚武、俠義精神。不能否認有這種精神存在於骨子裡,觀看世界杯正是這種原始精神的發洩,但從整國民而言,勇武似乎止於旁觀,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傳統並不鼓勵以力相競。

中國素稱以農立國,神農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圖騰,農耕被視為重要的歷史進步,其他遊牧草原、採摘狩獵的民族被視為落後。可是中國歷史一頁一頁盡是北方務農漢民族面對外族節節敗退的歷史。

向農業發展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ri) 在《人類簡史》一書中的「農業革命」各章節中有相當精采的論述。他把人類向農業發展稱作「史上最大騙局」。在人類定居務農之前,人們靠採摘、狩獵過活,自由得多、舒服得多,食物多元化,營養豐富,夀命更長。定居務農,不用四處奔波,但靠天吃飯,反而更勞累;以某種農作物為主食,營養不如從前;聚居人口增加,疾病多了,暴力行為也多了。於是,經濟和人身安全都下降。

不過,平均單位面積土地就供養的人口數量上升。聚居的人口從過千人的村莊,發展到過萬人的城市。「這正是農業革命的本質:讓更多的人以更糟糕的狀態活下去。」

人類社會的「進步」,是不斷追求更舒適生活的過程,可是總在不斷給自己增添煩惱,無窮無盡的奢侈品都是這樣產生,也是這樣增煩添亂的,例如人們都已離不開的手機、電腦。

忘記中國足球吧,讓其他尚保存更多原始基因的民族球隊給我們表演好了,我們只用喝着啤酒吶喊。黑夜裡忽然遙遙傳來歡呼聲,如古羅馬競技場的回響……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特金會」幕後的關鍵

「特金會」之前的「幕後」活動
「特金會」終於舉行了,發表了聯合聲明,如何落實會由雙方高層代表團討論跟進。對於怎麼解讀和展望未來發展,有各種看法。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卻是鮮見提及。

朝鮮半島局勢的遽變是在四月下旬以降一連串幕前幕後的折衝樽俎之後發生的。肇端是金正恩四月二十在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宣布:朝鮮從四月二十一日起不再進行核試驗和洲際火箭發射。接着有了四月二十七日朝韓峰會等牽動世界眼球的一系列互動。

對國際來說,朝鮮改變核武政策的確是那次會議的最大亮點,可是就會議來說這只是次要的,會議更重要的意義是朝鮮扭轉了國家發展的航向,對國家發展戰略作出歷史性調整 ── 優先發展經濟。

這使人想起中國的改革開放,改變國家命運的重要決定也是在一個「三中全會」──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的,至今 40 年。會議閉幕十天之後,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建交。當時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認為,中國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必須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朝鮮要優先發展經濟,看來也有同一思路。於是不到兩個月之後,實現朝美關係的歷史性轉變。

「特金會」之前,金正恩一再到中國會見習近平,不少人認為中國「疑似」是幕後推手。這不無道理。事實上,從昨天的朝美聯合聲明,可以清晰看到中國的主張,就是中國外長王毅去年三月在北京兩會記者會提出的倡議:朝鮮暫停核導活動,美韓暫停大規模軍演,簡稱「雙暫停」。

特朗普的對朝政策,有他個人特立獨行、不按章法出牌的一面,而之前一再宣稱不惜扔核武器的強硬亦有強大的「民意」支持。不過這樣的「民意」有多大意義則是令人懷疑的。

朝美去年隔空罵戰最熾熱的時候,《紐約時報》發表過一個對 1,746 名成年人進行的調查,問題很簡單:在一幅亞太地圖上,指出朝鮮在哪裡。結果只有 36% 的人做得到,答對的比率隨年齡上升。如果改用世界地圖,答對的可能更少。美國人作為大國國民,安於其大,在世界地理上知識之貧乏屢成為世界笑柄。在 YouTube 可以找到相似的街頭訪問,受訪者都頗自信,但手指在地圖上一戮就把自信的氣球刺穿,很滑稽。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編輯 Harm de Blij 在 Why Geography Matters (地理為什麼重要) 一書中說,地理知識是「化解孤立主義和鄉土主義的超級特效藥」,而「當美國強權可以影響世界各個國家和人民之際,美國公眾卻是地球上對地理最無知的重要群體」。

這就不能只以滑稽視之了。

**
補記:美國國務院提供了最及時的地理常識低劣例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十一日發表的簡報,把新加坡列為屬於馬來西亞,萬豪酒店是 JW Marriott,Singapore,Malaysia (萬豪酒店,新加坡,馬來西亞)。這難免招來世界各地網民的揶揄。

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中樂:可大亦可小,個性與合群

昨天在這裡提到,宏光的周成龍作品音樂會中,雙嗩吶協奏曲《黃河謠》中「信天遊」一段如泣如訴,直可催人淚下。不想到,樂團一位朋友留言說:「嗩吶的深情演出,在台上的我感動得流下淚水」。另一位也在台上的朋友說,沒有流淚,但鼻子酸了。業餘樂團都有這樣的情況,經過艱難的排練,一旦到了台上,大家都充分投入,獨奏的、伴奏的、指揮的莫不如是,於是感染力徒增,不求感動觀眾,先感動了自己。現場演奏和欣賞,就有這種不一樣的效果而特別吸引人。

對於嗩吶,很多人不怎麼喜歡,因為太吵耳,不但聲量大,而且音色有點刺耳,總是一鳴驚人。西洋的銅管樂器也是大嗓門,但並不刺耳,還能與樂隊融和,構成整體混厚的和聲。嗩吶沒有這能耐,不但與其他樂器合不來,彼此之間也不易融合。作曲家要把中樂當西樂寫,把嗩吶當作銅管,總難達到心目中的效果。中樂交響化也因而至今有巨大爭議。

可是鐵漢柔情,在高手的手裡,嗩吶也可以「百煉鋼化作繞指柔」,把雄獅馴作小綿羊。這就是「信天遊」一段的要求和展示,演出的虞越與張可可都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身手已是非凡,不論是高音嗩吶、中音嗩吶,都被馴得貼貼伏伏,感情表現十分到位。「信天遊」是站在黃土高坡上的吶喊,不是要用嗓門感動青天,而是要用心底之情感動山溝溝那邊的我的哥、我的妹。

中國樂器不乏同樣個性突出的樂器,如板胡、京胡、三弦、二弦、粵胡等,都似突立獨行者,千方百計要從眾裡冒出頭來。即使竹笛,也清脆標新,與西洋長笛大異其趣。打擊擊樂器,與西洋的相比一樣迥異,都傾向火爆熱烈,甚至刺耳。你用洋人的去演奏中國的打擊樂,總爆發不出那種色彩、氣氛來。

中國樂器一直在改良,一個傾向是消除個性以利融合。二胡不蒙蛇皮而蒙人造纖維皮,主要就是這樣的指導思想下進行的。二胡以至整個弦樂的音色無疑統一了,利於和聲演奏,但個性弱化了。有利有弊,見仁見智。

這頗奇怪,西方文化強調個人主義、標榜個性,但在音樂上傾於融和;中華文化素稱祟尚集體主義,但中樂,特別是民間音樂,卻追求個性。就算人文柔婉如江南絲竹,亦講究在緊密的合奏中讓各件樂器都有所發揮,你進我退,你退我進。

可是在中樂普遍受西方影響而追求交響化之下,中樂的個性化樂器有淡出之勢,尤其是在大合奏中,個性突出的樂器少露面了,不受作曲家歡迎。樂隊都偏於龐大之下,獨當一面的樂器即使存在也被淹沒。而小合奏或重奏,在中樂演奏會中減少出現了。

不久前,上海舉行了第六屆「劉天華獎民樂室內樂作品徵集比賽」,並為十首得獎作品舉行了音樂會。室內樂是西洋概念,中樂很多是小眾音樂,主要用作自娛,琴簫合奏之類尤其小眾,是三兩知己的交心雅集,是室內是室外倒是次要的。

據報道,比賽評委之一、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說,室內樂很適合中國民樂,甚至可以說是最天然的一種形式,比西方經典的室內樂形制,比如弦樂四重奏、鋼琴五重奏要豐富得多。中國的傳統器樂,不管是宮廷還是民間,室內樂都是主要存在的樣式,尤其是民間,廣東音樂、江南絲竹、南音......都有固定的樂器形制和固定的人數組合。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劉錫津則說,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中樂為了創新,出現過不少新派作品,然而「難聽的不在少數」。他從「劉天華獎」觀察到,不少作曲家開始回歸,寫出民族化的、與中國傳統文化根基相連的作品。「有些作曲家已經不寫那種用數學計算出來的十二音體系音樂,而是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變成有中國基因的作品。雖然有些作品很糾結,還不成熟,但能看出作曲家的努力。」

希望有機會在香港聽到這樣的作品。

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

跟周成龍神遊中國

中國文化之廣博深厚,從中樂可見一斑,一場音樂會,不同地方、民族風格的樂曲就可以讓你神遊大江南北。宏光國樂團昨天在香港大會堂主辦的周成龍作品音樂會「天行健,地勢坤」是為一例。

對海內外喜愛中樂的朋友來說,上海作曲家周成龍的大名當如雷貫耳。他幾十年來的創作數之不盡,很受各地中樂團歡迎,常有演奏。他的作品在地域、民族風格上跨度很大,充分利用了中國地域遼闊、文化博大而深厚的優勢而勤奮創作,佳作於是源源不斷。中國不同風格的民間音樂素材非常豐富,再加上對中國深厚文化傳統上的承傳和發掘,對創作上有心有力的人來說,面對的是取之不盡的寶庫。

昨晚的音樂會就可以聽到黃土高原上山西、陝北以嗩吶為主的樂曲,磅薄大氣中不失細膩柔情,《黃河謠》中「信天遊」一段如男女對唱的如泣如訴,直可催人淚下;分別以土家族、苗族別具風情節奏和音調的樂曲,把人帶到青翠溫潤的深山;由昆曲唱腔發展出來笛子獨奏一下子又讓人回到人文溫婉的江南去;《江戀》、《天行健》、《地勢坤》就不止讓人神遊大地,而更神思古今了。

手邊有三張名為「採風集」的 CD 系列唱片,從之一到之三,都是周成龍的作品,顧名思義是作曲家到中國各地採風而成之作,多以民謠改編而成,由不同樂器獨奏為主,有時加上人聲。據介紹,都是作曲家「到邊彊、到牧區、到山區、到農村」,「廣交朋友、博採眾長 、悉心觀察、捕捉素材、精耕細耘」的成果,展示了青海、四川、山西、遼寧、黑龍江、雲南、山東的廣袤畫面。在另一個「聽遍中國」的系列唱片中,又有周成龍用鄂倫春族、蒙古族、達斡爾族等民歌創作的作品。這些都可以感受到中國不同的風土民情。

由此想到在香港搞中樂創作的音樂素材問題。香港搞中樂創的人不少,但流傳的作品並不多。曾有人分全港十八區為題材推動創作,不見到什麼成果。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難以提煉出有香港特色的音樂語言來,讓香港人一聽而覺得親切,而不只是從作品名字上知道寫的是香港。

香港全無有代表性的音樂語言嗎?不見得,香港曾經是廣東音樂的重鎮,有過呂文成等名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粵劇、粵曲興旺一時,在音樂上有過很多創作,至今有廣大愛好者。到粵語流行曲興起,CantoPop 成為世界現象,可算是香港最有代表性的音樂品種。可是音樂學院出身的作曲家們似乎都不對這些垂青眼。相對之下,台灣近年湧現出大批有本土特色而得到不斷演奏的中樂作品。港台文化之相異,從兩地中樂近年的不同發展可見一斑。

朋友傳來音樂會消息,是愛樂民樂團六月十七日在西灣河文娛中心的「跨世代流行經典」音樂會,演奏的有傳統的經典如《十面埋伏》、《江河水》,但讓我感興趣的反而是一些香港電視劇金曲、懷舊老歌,如《倆忘煙水裡》、《明月千里寄相思》等,不知道會有什麼新意?

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反思民主,在「歷史終結」近卅年之後

票箱,票箱,……
近數百年,特別是近二百餘年來,歐洲在科學、經濟、政治三個領域都有重大躍進,三者可以具體化為工業革命、市場經濟、民主制度。三者重疊而生,都發生在歐洲,後來又擴展到美國,泛稱西方。這是人類數千年文明史的偉大成就,多少代人一生見到的就是歐洲或西方主宰的世界,產生歐洲中心論或西方中心論不足為奇。

可是對比人類數千年文明史,這畢竟是短暫的。若以這二百餘年的成敗論英雄,西方有足夠的底氣。美國建國不久即稱霸世界,至今百多年,但以為世界因此都要以美國為楷模發展就非常可笑。哪個國家可以像美國開國的白人移民那樣在一大片土地上為所欲為,把北美的土生文明從人到物都殺光燒光,然後建設新的「文明」? 並譽之為世界最先進的制度?

 說到美式民主,都會說到美國日裔政治學者福山在冷戰結束後的論斷:歷史的終結。其中有一些東西其實被普遍忽視了,他在《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一文的原話是這樣的:

「如果人類社會經過數世紀發展都朝着自由民主這個唯一的社會政治組織形式演變或聚集,如果自由民主是唯一的最佳選擇,如果生活在自由民主制度下的人民對他的生活沒有表示根本的不滿,我們就可以說這場對話得出一個最後的決定性和終結性。」

他的「歷史的終結」其實是有三個「如果」作前提的。可是冷戰結束近三十年之後,誰還敢說西方的制度是唯一的道路、唯一的最佳選擇? 誰敢說這種制度下的人民不會有「根本的不滿」?看看自願或被逼引進美式自由民主的國家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蘇聯一夜間土崩瓦解;東歐諸國要麼經歷生靈塗炭,要麼生活仍受煎熬;聽話的阿富汗、伊拉克與不聽話的敘利亞都差不多全國盡毀;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不但帶來大破壞,還製造千百萬難民,如潮湧向歐洲,美歐一起搬起的石頭砸傷了歐洲的腳。

都是火的教訓、血的洗禮,對人的認知有更強烈的衝擊,更鮮明的印象,比西方教師爺、比各地都為數眾多的「公知」的說教有說服力得多。在中國,大量被西方洗腦的精英「公知」也曾經喧囂一時。美國一次又一次的身教,特別是「茉莉花革命」的迅速演變,「利比亞模式」的活活生生演示,再加上中國本身埋頭苦幹的發展,讓中國人民知道該怎麼做。今天即使把美式自由民主說得天花亂墜,都沒有用了。

正因為內地的中國人經受過太多的苦難,以為「站起來」了之後,又試過「做又卅六,唔做又卅六」地鬰悶,他們對今天的日子倍覺珍惜。每年過億人次中國人出外旅遊,見識過西方的自由民主之後都「小小羊兒要回家」,不是很好的說明嗎?

倒是在西方,反思民主 (Rethinking Democracy) 成為熱門議題。二零一零年,英國劍橋大學英皇學院政治學榮譽教憂約翰·鄧恩 (John Montfort Dunn) 在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發表了《民主的正反兩面》,就福山的「歷史的終結」回顧說,二十年前,多數人相信西方民主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可是如今,「對於民主的未來,人們的既定理念似乎出現了轉變,美國公民也不得不重新審視不斷在全球拓展國家利益的美國。回溯歷史,美國的民主在漫長的歲月中歷經滄桑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對於遠東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國家而言,美國民主卻時常被視為痛苦的根源。」

他指出,就目前的形勢發展來看,美國民主至少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一,美國應如何重組政府機制? 二,美國為什麼要重組政府機制? 三,為什麼美國民眾要賦予政府這種權力? 特朗普上台後,這三個問題更有現實意義了。

最大的問題是,在美國制度下,美國制度可以改弦易轍嗎? 看看美國的槍枝問題、醫療保險問題就思過半了。美國權力和制度的背後是龐大的經濟利益,誰動得了? 可以一人一票解決嗎? 別癡心妄想了。

鄧恩還在《民主作為幻想、理想與現實》一文中指出:「無論如何,都不能把(西方)民主視為一種具有毋庸置疑的價值,和明確的實踐意義的政治價值觀。企圖把它說成是二者之一 (更不用說二者兼備了),肯定不是內心混亂就是政治上故弄玄虛。」

這些同樣來自西方的見解,與坊間、街頭、傳媒喊得震天價響的「(西方) 民主呼聲」大異其趣 ── 但不是更值得深思嗎?

2018年6月7日 星期四

燕子樓空:林燕妮與中文

香港女作家林燕妮病逝,如兩弟一妹一樣死於癌症,終年才 75 歲。

她的寫作頗有盛譽,成名早,產品多,加上姿容與生活都繽紛多彩,是香港雅俗傳揚的名人,名聲遠在文字創作之外。我沒有讀過她的書,只是以前在辦公室裡每日翻看報紙,偶爾在她的專欄見到感興趣的題目,才讀一下。在我的印象中,她是個作派挺洋氣的人,可是她的文字讓我知道,她始終熱愛中國文學、文化。她的文章受歡迎與此有關,稿紙噴香水,不過是宣傳噱頭,她可是做廣告的高手呢。

她終筆的專欄叫「寂寂燕子樓」,取名與她的名字有關,看來更是寄情於江蘇徐州的燕子樓。中國名勝古蹟千古名揚,不在於它的存與廢、真與偽,而在於它的歷史文化底蘊。徐州雲龍公園內的燕子樓不可能是一千二百幾年前唐朝著名女詩人關盼盼居住過的小樓,而只是寄托有關歷史和文化的所在。對這座小樓的題詠歷代不絕,同年代白居易的題詠固多,幾百年後蘇軾到來「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寫下「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永遇樂》) 使燕子樓名聲更熾。至今,仍可讀到不少以之為題材的散文,並有林燕妮的專欄。

林燕妮寄情燕子樓,相信源自她自小愛讀古典文學。她說自小學起便愛看三國等章回小說,上了中學便看古文,還曾與同學仿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在作文課互相為對方寫了篇祭文。她曾在專欄中寫了篇〈不用怕古文〉,鼓勵讀者親近古文,「比如愛上一個男人,你是先被他的氣質風度所吸引,不需要先數他的襯衫上有多少顆鈕釦,內褲是什麼顏色,先親近他一下吧。」

事實是,只要有好的文字根柢,白話文根本不用學,你說的是白話,寫出來有多難?現代名作家如魯迅、老舍、巴金、梁實秋、林語堂、錢鍾書……相信沒有誰在讀書時上過白話文的課。

林燕妮的文字功夫並得益於報紙。她好閱讀,愛看報紙,自言「我們從小就在報紙上學到很多新知識,也學懂了教科書上沒有的字和用法,一直看到長大成人,報紙其實是我們上學之外的另一間學校啊!」她也因而清楚看到香港報紙水平的下滑,直言大多數報紙已「低落到青樓妓女的程度,只說趣事讓客笑,依偎青客襟頭任君摸」。

對於投讀者所好的辯解,林燕妮反駁:「難道報紙是作阿諛奉承讀者之用的?那真是本末倒置了,報紙要做太監嗎?」

她有時忍不住對傳媒文字挑刺,例如「分享」一詞的誤用:我跟你分享我離婚的痛苦;我跟你分享喪妻之痛;我跟你分享讀了副學士的慘情;我跟你分享我所居住那大廈的火災情況。她指出,「享」該是享受、享樂,這是可以分享的;但痛苦、慘情怎可以分享呢?只可以說「分擔」。她讀洋書,當知英文 share 之使用不同於中文的「分享」。香港人都懂點英文,卻似乎都不知道這簡單的區別。

林燕妮對中文頗執着,曾與一位定居海外的兒時好友約定,要定時通訊,不用電話、電郵,而是一筆一劃地用中文魚雁往還。

大家都使用更方便的智能電話通短訊了,不知道這約定有沒有堅持下去。這無論如何讓人敬佩。今天,如果你打開信箱收到親友一封字體秀麗的手寫書信,會多驚喜?

燕子樓空,林燕妮的那位朋友和她的讀者,都只能失落了。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中國還要「韜光養晦」嗎?

近來,頗有一些關於「韜光養晦」的議論,在朋友圈中見到,在媒體中見到。這與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有關,美國氣勢洶洶、咄咄逼人,中國因應擺出「來而不往非禮也」之勢,民間更有「要幹就大幹一場」的叫喊。「韜光養晦」這外交方針還管用嗎?

誰都知道,這源自鄧小平的判斷。一九九二年冷戰結束之際,中國面對「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國際風雲,鄧小平發表過一番講話,這後來被概括為「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着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 20 字戰略方針。

這其實是鄧小平自改革開以來的一貫主張,目的是「埋頭實幹,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就是發展經濟。為此,他對國內問題也主張「不爭論」。他深深感覺到中國落後太多了,作為中央領導人自覺「對不起人民」。

後來有中央領導人說,這方針「要管一百年」。

隨着中國高速發展,中國實力迅速強大起來,把西方強國一個一個甩到身後了,從國內到國際,頗有人認為中國可以向世界「霸主」美國叫板了,「韜光養晦」之說少聞。國內的叫聲出於亢奮,西方的叫聲出於恐懼。

「韜光養晦」看似消極,其實相反。「韜光」是收斂鋒芒,藏而不露;「養晦」則是對自己的完善與反省。

回過頭去看,中國近年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個戰略方針。它的執行也得到西方的「神助攻」,讓中國得到千載一時的好機遇。冷戰之時,西方要拉攏中國對付蘇聯;之後,又「睇死」中國發展經濟必定在「普世價值」感召下民主自由化,西方可以再一次不戰而勝,「中國崩潰」因而不絕於耳。

中國仍然要埋頭實幹,所以有「中國製造 2025」,有中共十九大的發展藍圖。可是國際形勢已有所變化,西方霍然驚覺,中國已在西方的「放任」下發展成為難以控制巨龍。美國戰略派代表人物、前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最近在美國《外交》雜誌上發了文章認為,美國幾十年來對華政策的變更全都錯了。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對華思想的變化。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日前發表文章說,最近召開了一次中美關係研討會,美方來了十多個研究中國問題的頂尖人物,包括前任駐華大使芮效儉,還有基辛格研究所成員和美國商會代表等等。他獲得的印象,是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中美關係不會沿着過去 40 年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即使是美國的知華派、友華派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美國國內無論什麼黨派,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無論什麼階層,是白領還是藍領,都主張對華採取強硬態度,儘管目的不同;絕大多數專家現在已經不願意站出來為中美關係說話了。

原因很簡單,美國認為中國的發展方向與美國的期望不符; 在意識形態上,美國過去主流觀點認為中國不會挑戰美國的意識形態,但是現在已改變看法。

新加坡著名前外交家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最近也在 Project Syndicate 發表文章談到,過去三個月到美國兩所著名大學休學術假,清晰地感受到近年來美國對中國態度的變化。

他在另一個場合預言,美國將會在十年內步下「第一大經濟體」的寶座。美國人嘴上不說,卻無法迴避這越來越明顯的趨勢。這種不安全感,會讓中國形象越發負面。

這就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咄咄逼人的背景。

毫無疑問,中國仍然要埋頭發展經濟,可是在「樹欲靜而風不息」之下,如何繼續「韜光養晦」?於是人們仿佛突然記起後面還有四個字:「有所作為」。

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

謠言傳播:網絡時代公害

社會富裕、物質繁榮、消費主義興起,社會上出現了垃圾公害,既危害大自然,也直接危害到人類本身。與之相似的另一公害,是隨着訊息爆炸而出現的。當訊息主要靠印刷媒體傳播時,訊息始終受到物理制約;到網絡迅速覆蓋,訊息傳播進入無限的電子虛擬空間,訊息爆炸以誰都想像不到的威力爆發。垃圾訊息鋪天蓋地的公害隨之而至。

互聯網剛出現時,上網被喻為滑浪。如果海上漂浮着各種各樣的垃圾,滑浪就危險,游泳也不安全。泰國日前發現一條奄奄一息的幼鯨,搶救無效之後解剖,竟發現幼鯨誤吞了 80 個塑膠袋。你在網上滑浪、暢泳,誤吞過幾個「塑膠袋」?

我誤吞過不少,其中一個在本博客中立此存照:〈「人和母豬配種基地」的奧妙……及教訓〉一文是一不小心中了圈套的產物。也曾發覺有人故意造謠生事而努力調研一番以掃除迷霧,因而有〈粵語獲聯合國定義為語言?〉等文。

鑒於網上謠言滿天飛而熱衷傳播者不計其數,各地都有專門清理網上垃圾的網站,如美國的 snopes.com 和內地的果殼網、謠言粉碎機,台灣有多個官方部門的「闢謠專區」,其中包括關於食物和藥物的。

問題是,謠言、假訊息、偽消息都是有心人精心炮製的,有糖衣、有彩染,都能奪人眼球,而人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有時爆棚的善心、愛心,一旦看到、收到,會急不及待、未經深思熟慮就按着「指示」傳播出去,做了別有用心者的幫兇。

相對之下,真相、真理、真知、真話、真言、真義都不會得到這般待遇,「真金不怕洪爐火」在網上未必管用,「劣幣驅除良幣」倒是現實。諺云:「謊言環遊了半個地球,真相還在穿鞋。」很多謠言是偽托名人、名醫、名機構的名義傳播的,這些名人、機構的闢謠常似杯水於車薪,如蚍蜉撼樹。

在內地,廣州「大數據與公共傳播研究基地」、「微信安全團隊」與「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連續幾年利用大數據就威脅到每個人這場公害進行分析。據今年三月發布的《2018 微信謠言治理報告》,微信闢謠中心全年科普 4.9 億次,覆蓋用戶1.4億人次;闢謠知識教育信息傳播4500多萬次。原來微信有個「闢謠中心」,有「微信闢謠助手」app 產品。

但為什麼謠言仍然洶湧氾濫?特別是在中老年人的群組、朋友圈?分析指出三點:
一,恐懼效應。人們面對感到恐懼和不安的訊息時,會本能地被吸引、閱讀和傳播。
二,謠言和大多數偽科學、偽知識一樣,都原理簡單,符合人們的認知天性。
三,謠言迎合人們的偏見或期望。

報告說,在謠言傳播鏈條中,中老年用戶最易中招,也最可能參與接力傳播;「爸媽朋友圈」儼然已經成為謠言氾濫的重災區。

面對這場公害,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也很容易成為加害者。下一次轉發消息,請「停一停,想一想」。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大麻的麻煩:嚴禁?解禁?

大麻的,禁與不禁的麻煩。
日前從荃灣一家涼茶鋪走過,一瞥眼見到一個涼茶大缸寫着「火麻仁茶」。記憶中,很久沒有見過有火麻仁煎製的涼茶出售了。中醫認為,火麻仁可潤腸通便,常用於治腸燥便秘。

火麻仁是大麻 (Cannabis sativa L.) 的乾燥成熟種子,中藥店可以買到。在古代中國,麻是五殼之首,由北到南到有種植,衣、食、療都有用。麻的葉子也可以食用,有報道說,在廣西以長夀聞名的巴東,人們愛以火麻葉子煮食。粗衣麻布過去適用於草根平民,如今很受返樸歸真之輩歡迎,在香港燠熱的夏季,最宜穿着。今天,麻仍是中國一種重要經濟作物,中國可能是大麻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

很多地方,聞大麻而色變,種植、吸食、藏有都違法。合法與違法的界線究竟在哪裡? 還有:真有必要把大麻定為毒品嗎? 湊巧,昨天讀到英國《衛報》上一篇文章:Why we must legalise cannabis now for the sake of public health (為什麼我們現在要為公眾健康把大麻合法化)。這是英國一名議員有見於美國等地的大麻合法潮流而提出的。

在香港和台灣,對麻仁 (大麻種子) 有這樣的界定:經過煙燻烘焙而不能發芽只用作中藥的合法;能夠發芽的麻仁是毒品。

另據百度百科,大麻有兩個亞種。中國種植的是 ssp. sativa,植株較高而細長,可生產纖維和油; 另一為 ssp. indica (Lamarck) Small et Cronquist,植株較小,可生產樹脂,也可製大麻煙。

人類吸食大麻煙的歷史以千年計,把大麻煙列為違禁品則只有約百年。據《紐約時報》的調查,這其實與美國當年歧視黑人、墨西哥人有關。美國在當今世界有很大的話語權,美國禁了大麻,全世界都跟着禁了。到今天,各方面的醫學研究卻發現,大麻煙固然可以讓人上癮和精神興奮,但相對於其他成癮物品,對人的傷害其實頗輕微,倒是「零容忍」打擊大麻的社會代價和成本很重大,不但得不償失,而且給黑社會提供了發財的地下市場。

大麻合法化潮流是烏拉圭二零一三年掀起的。美國自二零一四年起由華盛頓州帶頭開禁後,至今已有九個州效法。新西蘭去年決定,要在三年內就大麻合法化舉行全民投票。最新的是,加拿大這個星期會就此全民投票,是為 G7 集團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英國一些人於是認為,也應改弦更張打開新局面。

《衛報》文章的作者是工黨議員,他到美國華盛頓州了解大麻合法化情況,發現大麻幾年來已給那裡的庫房帶來十億美元收入。英格蘭和威爾士去年據報有二百一十萬人吸食大麼,有團體估計,如果大麻合法化,一年的稅收可達十億到三十五億英鎊。對於鬧窮的政府、特別是醫療系統來說,這很有吸引力。

有調查說,英國已有 53% 的人支持大麻合法化。若能通過,對英國的貢獻應大於「脫歐」吧?
**
大麻,從親近社會到面目猙獰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29.html
從賣淫合法化到大麻合法化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com/2014/08/blog-post_8.html

「筆下留情」版頭照片題詠之六十九(2018/05)

爛漫山棯寂寂燃  滿途伴我向天邊
無人折往瓶中供  自沐天風閱大千
(上水華山軍路上)
風橫知何向  不辨是西東
野葦隨風倒  高雲自從容
(上水華山軍路上)
群山似浪路如腸  伴我征途草木香
路向何方心有數  山長水遠腳能量
(上水華山軍路上)
夕照青山橘樣紅   橋跨急水大嶼通
無韁金丸誰能繫   轉瞬天人暮色中
(維港炎夏晚照)

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

北京的「馬甲線」時尚

我經常登入內地的網站閱讀,不過限於比較大的、認為可靠的新聞網站,但即管如此,仍然會接觸到一些新冒出的「網文」,即網民在網上溝通時新創的用語,經常要到網上查找一下,才知道相關潮語的意思。有時外國關於中國的報道也會引用這些能反映潮流的用語,中文潮語一旦翻譯成英語,就更難捉摸了。

例如美國 CNN 昨天的 Chinese women's newest accessory: six-pack abs (中國女子的最新飾物:六塊腹肌) 報道談到,北京出現了健身熱,時尚的健身室多了起來,也多了女性健身,以練出 Majia Xian 為時尚。這就費解了,「觀察者網」作了跟進報道,原來這是「 馬甲線」,「馬甲」是粵人稱的「背心」,指是六塊腹肌形成的線條。時尚女性都以苖條為美,小蠻腰而有六塊腹肌,穿着露臍裝就可以自信地招搖過市。

不知道這是不是會取代此前有過熱潮的「A4腰」,即一張 A4 紙豎着可以遮蓋的細腰。A4 的國際標準尺寸是 210mm × 297mm (約 8 x 11英寸),由此推算,A4腰的腰圍最多是二十英寸多一點。若非青春少艾,有多少女子可以保持這般柳腰?

CNN 報道指出,在中國的傳統文學、文化不怎麼推崇運動,女子體態以窈窕為美,女子做健身運動是近年才時興起來的,做做晨運,打打太極,跳跳廣場大媽舞。健身室是受西方事物,主要提倡肌肉、體形鍛鍊。

推廣運動健身,絕對是好事。現代體育醫學研究提倡女子也要做肌肉鍛鍊,重視程度要隨着年齡增長而提高。做肌肉鍛鍊就是做不帶氧的力量鍛鍊,可以借助器械,針對不同的肌肉群做不同的舉重動作。到設備完善的健身室去做自然好,也可以借助自身的體重,或借助一些簡單的器械如啞鈴、水瓶,在家裡做。關鍵是有決心和恆心。

堅持做這樣的運動,一定能改善體形、體態,呈現優美條線。更重要的是,能對抗隨着年齡增長而自然發生的肌肉萎縮,分擔骨骼來自體重的負荷。女性的骨質流失大過男性,而肌肉量少於男性,所以更應重視肌肉鍛鍊。留意一下可以發現,老來佝僂的,女性嚴重過男性。不過,年齡漸長後的力量鍛鍊不是要練到混身肌肉賁起,不是要追求六塊腹肌。

A4 腰、馬甲線其實都走火入魔了, CNN 的報道也採訪了美國一些健身教練,認為以骨瘦如柴、人薄如紙為目標並不健康。這樣的熱潮其實有商業操作背景。

「觀察者網」的跟進報道提供了如下資料:中國健身業的發展令人咋舌。據美國市場調研機構 IBIS World 報告,中國二零零四年有 1 434 家商業健身室,年營業額約為 5.82 億美元。到二零一二年,以上數字分別增至 5 749 家和 36.9 億美元。他們預測,今年中國的健身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 68.3 億美元,從業人數將接近 25 萬。二零一六年的另一份報告又提到,中國市場規模將以每年 7.8% 的速度增長,到二零二一年會達到 84.7 億美元。

另據英國獨立市場研究諮詢公司英敏特去年統計,中國城市消費者 76% 已養成體育運動和健身的習慣。男性較偏愛力量運動和戶外運動,女性喜歡鍛鍊身體柔韌度和改善體型的室內運動。

我總覺得到健身室做運動有點荒謬,平時多運動雙腿何必光顧健身室的跑步機? 真正重視運動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做運動,幾分鐘的靜態運動 (isometric excercise) 就可以讓你出一身汗,網上有大量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