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剛出現時,上網被喻為滑浪。如果海上漂浮着各種各樣的垃圾,滑浪就危險,游泳也不安全。泰國日前發現一條奄奄一息的幼鯨,搶救無效之後解剖,竟發現幼鯨誤吞了 80 個塑膠袋。你在網上滑浪、暢泳,誤吞過幾個「塑膠袋」?
我誤吞過不少,其中一個在本博客中立此存照:〈「人和母豬配種基地」的奧妙……及教訓〉一文是一不小心中了圈套的產物。也曾發覺有人故意造謠生事而努力調研一番以掃除迷霧,因而有〈粵語獲聯合國定義為語言?〉等文。
鑒於網上謠言滿天飛而熱衷傳播者不計其數,各地都有專門清理網上垃圾的網站,如美國的 snopes.com 和內地的果殼網、謠言粉碎機,台灣有多個官方部門的「闢謠專區」,其中包括關於食物和藥物的。
問題是,謠言、假訊息、偽消息都是有心人精心炮製的,有糖衣、有彩染,都能奪人眼球,而人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有時爆棚的善心、愛心,一旦看到、收到,會急不及待、未經深思熟慮就按着「指示」傳播出去,做了別有用心者的幫兇。
相對之下,真相、真理、真知、真話、真言、真義都不會得到這般待遇,「真金不怕洪爐火」在網上未必管用,「劣幣驅除良幣」倒是現實。諺云:「謊言環遊了半個地球,真相還在穿鞋。」很多謠言是偽托名人、名醫、名機構的名義傳播的,這些名人、機構的闢謠常似杯水於車薪,如蚍蜉撼樹。
在內地,廣州「大數據與公共傳播研究基地」、「微信安全團隊」與「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連續幾年利用大數據就威脅到每個人這場公害進行分析。據今年三月發布的《2018 微信謠言治理報告》,微信闢謠中心全年科普 4.9 億次,覆蓋用戶1.4億人次;闢謠知識教育信息傳播4500多萬次。原來微信有個「闢謠中心」,有「微信闢謠助手」app 產品。
但為什麼謠言仍然洶湧氾濫?特別是在中老年人的群組、朋友圈?分析指出三點:
一,恐懼效應。人們面對感到恐懼和不安的訊息時,會本能地被吸引、閱讀和傳播。
二,謠言和大多數偽科學、偽知識一樣,都原理簡單,符合人們的認知天性。
三,謠言迎合人們的偏見或期望。
報告說,在謠言傳播鏈條中,中老年用戶最易中招,也最可能參與接力傳播;「爸媽朋友圈」儼然已經成為謠言氾濫的重災區。
面對這場公害,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也很容易成為加害者。下一次轉發消息,請「停一停,想一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