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金會」之前的「幕後」活動 |
朝鮮半島局勢的遽變是在四月下旬以降一連串幕前幕後的折衝樽俎之後發生的。肇端是金正恩四月二十在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宣布:朝鮮從四月二十一日起不再進行核試驗和洲際火箭發射。接着有了四月二十七日朝韓峰會等牽動世界眼球的一系列互動。
對國際來說,朝鮮改變核武政策的確是那次會議的最大亮點,可是就會議來說這只是次要的,會議更重要的意義是朝鮮扭轉了國家發展的航向,對國家發展戰略作出歷史性調整 ── 優先發展經濟。
這使人想起中國的改革開放,改變國家命運的重要決定也是在一個「三中全會」──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的,至今 40 年。會議閉幕十天之後,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建交。當時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認為,中國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必須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朝鮮要優先發展經濟,看來也有同一思路。於是不到兩個月之後,實現朝美關係的歷史性轉變。
「特金會」之前,金正恩一再到中國會見習近平,不少人認為中國「疑似」是幕後推手。這不無道理。事實上,從昨天的朝美聯合聲明,可以清晰看到中國的主張,就是中國外長王毅去年三月在北京兩會記者會提出的倡議:朝鮮暫停核導活動,美韓暫停大規模軍演,簡稱「雙暫停」。
特朗普的對朝政策,有他個人特立獨行、不按章法出牌的一面,而之前一再宣稱不惜扔核武器的強硬亦有強大的「民意」支持。不過這樣的「民意」有多大意義則是令人懷疑的。
朝美去年隔空罵戰最熾熱的時候,《紐約時報》發表過一個對 1,746 名成年人進行的調查,問題很簡單:在一幅亞太地圖上,指出朝鮮在哪裡。結果只有 36% 的人做得到,答對的比率隨年齡上升。如果改用世界地圖,答對的可能更少。美國人作為大國國民,安於其大,在世界地理上知識之貧乏屢成為世界笑柄。在 YouTube 可以找到相似的街頭訪問,受訪者都頗自信,但手指在地圖上一戮就把自信的氣球刺穿,很滑稽。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編輯 Harm de Blij 在 Why Geography Matters (地理為什麼重要) 一書中說,地理知識是「化解孤立主義和鄉土主義的超級特效藥」,而「當美國強權可以影響世界各個國家和人民之際,美國公眾卻是地球上對地理最無知的重要群體」。
這就不能只以滑稽視之了。
**
補記:美國國務院提供了最及時的地理常識低劣例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十一日發表的簡報,把新加坡列為屬於馬來西亞,萬豪酒店是 JW Marriott,Singapore,Malaysia (萬豪酒店,新加坡,馬來西亞)。這難免招來世界各地網民的揶揄。
大概會俾人話馬後炮,我屬於少數認為,北朝棄核屬於早安排好的劇本一部份。
回覆刪除早在一次又一次試射飛彈的時候,已經預估到飛彈只係將來的籌碼,在宣布核建設完成的一刻,更確信有今日。
只是,發展比預期快、好,金爺厲害��^_^
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