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話劇「法源寺」:一時多少豪傑

不久前在地鐵站看到大幅廣告:中國國家話劇團將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北京法源寺》。這是改編自李敖同名小說的新戲。我未加進一步了解便買了票,那時距演出還有兩個多禮拜,而要買的一場的最貴 380 元座位已爆滿,看來中國國家話劇院的招牌加上戲碼非常有號召力。後來知道,這戲是去年年底才在北京公演的,票價最高達 880 元 (相當於港幣一千大元),而連續爆棚。我一直不解大陸的舞台演出票價為什麼賣得那麼貴 (同樣的戲碼在深圳的票價也高於香港),也慶幸香港的舞台演出「抵睇」(澳門比香港更「抵睇」,可惜要「過大海」)。《法源寺》這樣的演出,你不看就「執輸」了。

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一書,我買下多年一直沒有看過,到上星期五觀看演出那一天才翻出來一讀。這小說是李敖在台灣坐牢時構思好的,出獄後才寫成。小說的時間跨度很大,從唐太宗建憫忠寺,到清代改名為法源寺,一直到清末的戊戌政變,寫到康有為在一九二七年去世,而主要情節在百日維新那一段。這可說是政論小說,李敖屢借小說人物之口,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的歷史、文化觀點。李敖讀書博雜,視野宏闊,而往往有精闢獨到之見,書中論人、論佛、論詩、論志都別有見地,你即使未必同意,也可以增長見識。譬如借康有為之口論忠奸,就說了幾頁;借譚嗣同之口論歷史上的中國人,又說了幾千字。

論述的議題非常廣博,涉及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國、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強弱 、群己、人我 、公私、情理、常變、去留、因果、經濟(經世濟民)等等。可見,小說要寫的主要不在情節,而在思想。

如果觀眾知道話劇所本的是這樣的一部小說,不知道會不會有那麼多人去捧場。就那天所見,場面非常熱鬧,而且以年輕人為多。從樓下望上去,二三樓都人頭攢動。

話劇以小說為本,但作了大幅度的改動。把主要情節濃縮在百日維新的最後十天裡,也就是戊戌政變最戲劇化的一段日子。可是戲的情節是次要的,主要的是惜戲中人物之口表述對中國何去何從的不同政治見解。風雨如晦的清末,內憂外患,正是所謂「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壞的不用說,好的是「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就如春秋戰國、漢末三國,「一時多少豪傑」。李敖說,書中寫的男人都是大丈夫,康有為、梁啟超、戊戌六君子、光緒、袁世海等等,而只有一個女人,而且是壞女人──慈禧太后。

話劇有意從更廣闊的角度去回顧、反思那個新舊交替、波詭雲譎、矛盾極其錯綜的時代,加進了一般被視為「保守派」、「舊勢力」的人物,有李鴻章、李蓮英、榮祿、恭親王。「壞女人」慈禧也特地給予機會,展示她也改革的一面,使這個人物立體起來。事實上,她一生主事過兩次改革,即第一次洋務運動,和晚年推出君主立憲制,還訂了九年的時間表。可是天命不容於她,她無法完成計劃,而死後三年,清朝和帝制也落幕了。

話劇長三小時,各個人物次第登場,交鋒連綿,論說滔滔,機鋒百出,一氣到底。這對演員的道白功夫是極大考驗,人人用一張嘴去比試高低。對觀眾亦是極大的考驗,考驗專注力、歷史知識,以致思考能力和襟懷。你對晚清的有限認識,可能因此被衝擊、被顛覆了。

可能擔心內容太沉重了,話劇用布萊希特的手法,通過法源寺中兩師徒作為「說書人」以至情節的參與者,插科打諢,刻意讓觀眾疏離,以冷靜觀察舞台上的展示。演員也不乏諧趣動作、潮語,如讓康有為、梁啟超說幾句粵人聽不懂的粵語。

這戲對香港有特別意義。看了,再進一步了解晚清以來的動盪,對什麼叫革命、維新、改革、保皇.激進、保守、理想、民主、獻身……等等,可有新的領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