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鑊飯」的飯焦 |
台山人漂洋過海到美洲謀生的人很多,從「賣豬仔」的年代到現在,風氣不斷。在三藩市(舊金山)、紐約等城市的唐人街,台山話過去是通用語言。到近年,這情況有所變化,從大陸各地移民去的華人日多之下,普通話有成為唐人街新的主流語言之勢。台山人仍然有不少人希望移民到美國去,過去「賣豬仔」是因為生活艱難,如今移民的原因就較複雜了。
在我認識的台山人當中,有人靠着多年在香港打工的積蓄,在家鄉生活得很好,在鄉下有房子,在台城(台山縣首府)也有房子,不到退休年齡就不用工作了,優哉遊哉。可是偏要移民到美國去,不惜為此借錢。到了那邊因為語言不通,要在唐人街打工還債,兩夫婦都捱出病來。他們最好的理由,可能是為了子女「前途」吧。
農場裡的鵝群 |
習慣了現代城市生活的人,到他的農場裡過活可能很不習慣,會覺有點清苦,例如沒有冷氣機,家電以乎只有電飯煲和電視,熱水器用的是太陽能。
農場一角 |
這一頓飯,在涼棚下面吃,怕熱的吃得一額汗,但在摘來、撿來的白蘭花、茉莉花、雞蛋花的清香陪伴下,吃得愜意。魚蝦是早上從剛打漁回來的漁民手上買來的,冬爪、苦瓜是農場無機種植的,都無比鮮美。百分百的走地雞,肉質、肉味自然與嬌生慣養的飼料雞不一樣;雞皮全無脂肪,很放心地都吃了。
進入農場的小路 |
農場裡的雞蛋花 |
台山位於珠三角的邊沿,經濟發展水平不及珠三角中心地帶各縣市,但有後發的優勢──可以成為先發展地區的後花園。
(台山西部行之四,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