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江南絲竹與廣東音樂:城市民間音樂

說到中國的民間音樂,你會想到什麼地域?想必會想到農村吧?我也這麼聯想,無論是唱的民歌,還是器樂演奏的民間樂曲,都會想到農村去。那些哥啊妹啊的唱詞,那些土味十足的旋律,似乎都該以山水鄉村作背景才合襯。

城市裡有民間音樂嗎?這問題的提出,初聽有點怪異,可是仔細想想才發覺,不但有這樣的音樂,這樣的音樂還一直陪伴着我們。中國最繁華的大都會香港、上海都有。

這是星期日去聽一場音樂會時才突然醒覺起來的,音樂會名為「蒼山流水:湯良德的二胡藝術」,由湯良德一伙弟子演繹先師的作品。湯良德是中國著名二胡演奏家,七十年代未移居香港之後,角色發生重大轉換,音樂事業改為以教學為主,培育出大批卓有所成的二胡學生。湯良德的二胡藝術最為人樂道的,是他對江南絲竹音樂的演繹。那天的音樂會上,他的弟子就演奏了多首江南絲竹,有合奏的,有獨奏的。

江南絲竹這個器樂合奏樂種,有說起源於唐朝,已有幾百年歷史。這有點矛盾,因為起源於唐,就有千多年歷史了。比較可信的是,它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的十番鑼鼓。清初,江南曲藝中的灘簧、清曲流行,以胡琴伴唱。十番鑼鼓傳到當地,特別是業餘的胡琴清客手中,便演變成為以絲竹樂為主的演奏,並在江南各地流行起來。上海自一九一一年成立了第一個業餘絲竹團體「文明雅集」之後,各種絲竹樂團如雨後春筍建立,儼然成了江南絲竹的重鎮。

上海以敲擊樂知名的音樂家李民雄在《上海地區絲竹樂簡述》一文中,據普查資料說,上海在上世紀初至五十年代有絲竹班社428個,至四十年代為全盛期。「所以說,上海絲竹是在近百年內才發展來的一個新興樂種。」所謂「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也是在上海一九三六年一次由業餘玩家自由參加的遊藝活動中演奏過之後形成的稱謂。著名的絲竹樂隊湯家班,正是在上海誕生的。

江南絲竹有城鄉之別,現在人們聽到的主要是上海的江南絲竹,在委婉柔美中顯得華麗典雅。

上海的江南絲竹又與廣音樂關係密切。李民雄一文說:「在上海的絲竹班社,以演奏廣東音樂為最多」,並說上海自二三十年代以來出版了大量粵樂曲。可以說,廣東音樂誕生後不久,即傳播到上海,並風靡一時。《上海絲竹樂曲集》一書的八十首樂曲中,廣東音樂佔了不少,如《走馬》、《平湖秋月》等。《平湖秋月》一曲可能還是呂文成三十年代在上海或杭州創作的。

廣東音樂在對粵曲的伴奏基礎上形成,時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由於香港、廣州粵曲歌壇的興起而大盛。粵曲雖然濫觴於珠江三角洲的鄉間,卻是到進入省城(廣州)繼而擴展到香港之後才真正形成的。廣東音樂隨之而起,就更是城市的產物了,其中很多粵樂名家來自香港,很多名曲是在香港創作而流傳開去,以至流傳到上海成為江南絲竹一部分的。

音樂是文化,又是商業。中國很多戲曲、說唱音樂,包括崑曲,都是在城市市場的需求下發展起來的。現代的都市文化最易受到外來主要是西方文化的影響,如今,我們差不多忘記我們其實有自己的都市民間音樂了。

如果說上海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都是民間音樂,那麼它們就是城市的民間音樂。廣東音樂──起碼其中一部分──可以說是香港地道的文化遺產。從這角度看,在香港發展廣東音樂,有特定的文化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