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福島事故對氣候變化的教訓

作者:Mark Lynas
(原載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七日,英國《新政治家》(NewStatesman)周刊電子版)

在危機當中,很難保持冷靜和理性的觀察眼光。然而,在日本大地震、海嘯和所帶來的核事故面前,必須這樣才行。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的爆炸和輻射洩漏,無疑是切爾諾具爾核電廠一九八六年爆炸以來最惡劣的核災難。

可是,這並不表示恐慌是正確的反應。

要對這次核事故的長期影響作出任何有意義的評估,為時尚早。可是,即使反應堆芯完全融毀了,也遠不及切爾諾貝爾致命。在切爾諾貝爾事件中,反應堆炸開時還在運作,燃燒的輻射殘片和塵粒散布到廣泛地區。

日本的危機若大幅改變人們對核電的態度,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將大為惡化。日本的例子正好說明,要制止全球暖化而不增加使用核電,是不可能的:日本的太陽能、風能都稀少,要嚴重依賴化石燃料進口;煤電和核電各佔日本能源的四分之一。

在短期或中期內,減少一點核電都會增加煤碳和石油的消耗,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加劇全球暖化。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益,只能有幾個百分點的改善,僅此而已。日本已打算退出有關氣候變化的京都條約──沒有核電,目前的指標已夠它掙扎,更不要說任何新指標了。

必須知道,任何能源都有風險。英國石油公司去年在墨西哥灣的漏油災難造成11名工人死亡,污染了廣大面積的海洋和海岸,然而美國繼續出租新區域進行海上石油鑽探。天然氣基建間中會爆炸,有會造成平民死亡(最近發生的,是二零零九年,意大利一列運載液化天然氣火車出軌爆炸),每年的煤礦災難也殺害數千人。水電站堤壩也受地震威脅,一旦崩潰會引發內陸海嘯。即使風力發電,也要建立封鎖區,以防扇葉上冰塊跌落等意外。

核電至今保持着讓人艷羡的安全紀錄,即使美國一九七九年的三哩島事件造成局部堆芯融毀,並釋放出非常小量的輻射,周圍人口的健康沒有受影響。

這些都不容錯誤演繹,核子工程不可因此自滿。較新的反應堆設計有更多被動式安全元素,日本的事故無疑也是嚴竣的教訓。值得指出的是,福島核電廠已有40年歷史,本該關閉了,只是因為電力需求才延長了夀命。

德國、英國、瑞典都有類似的延長使用例子。政客、反核分子和公眾寧可讓舊的、較不安全的反應堆延長夀命,而反對興建新的核電廠,真是咄咄怪事。

日本的核危機是在很多人由於氣候變化而重新檢討對民用核能的反對立場之時發生的。反核分子可能感到理直氣壯了,可是他們得搞清楚想得到什麼。放棄核能,得準備將來發生災難性的全球暖化,危及人類文明存亡以致地球所有生物的存亡。

(蕭雪樺摘譯)

原文:
http://www.newstatesman.com/asia/2011/03/nuclear-power-lynas-jap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