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對話嗎? |
翻查一下,百度收有「傻不楞登」,意思是「形容愚蠢,糊塗的樣子」,但對「不楞登」無解。《現代漢語詞典》有「紅不棱登」詞條,解作「紅 (帶厭惡意)」,例句「這件紅布大掛染得不好,太陽一曬變得紅不棱登的」;又有 「花不棱登」詞條,「形容顏色錯雜 (帶厭惡意)」,也沒有解釋「不棱登」的意思。
這三個字或音,看來是疊聲疊韻的形聲語,沒有特定語義,主要在口語中流傳,寫出來,只能借音,寫作諧音字,或加口旁造字。用拉丁拼音來標示可能更好,「不棱登」是為 blengden。
粵語有大量形聲而疊聲疊韻的熟語,其中三字熟語最具特色,第一第三字可為形容詞、動詞、名詞,餘兩字作修飾,多同音,常無正規或可解的書面字。如騰騰震、濕濕碎、立立亂、急急腳、側側膊、頻頻撲、凼凼轉,又如薄切切、生勾勾、肥腯腯、瘦蜢蜢、青必必、甜爺爺、沙沙滾。亦有同聲或同韻而不同音的,如尖不甩、雜巴唥、冚吧唥。
粵語以「生猛傳神」見稱,有許多獨具特色的字詞。魯迅說,「冚吧唥」是「凡有『外江佬』幾乎無不因為特別而記住的」。粵人都知道,這是統統、全部、所有、一股腦兒的意思。漢字都是單聲的,但「冚吧唥」聲如外語,可以擬音寫作 humblang,可以噴口而出,痛快有力。這話的意思明明白白,但語源則費猜疑,怎麼粵語中有這樣無厘頭的短語?
對之,坊間有各種說法。語言專家也紛紛作研究。據李婉薇的《清未民初的粵語書寫》一書,美國傳教士裨治文 (E. C. Bridgemen) 十九世紀到來,編了《廣東話文選》(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 Cantoese Dialect) 指出,粵語常有音無字,「喊棒 (原字加口旁)唥」是為一例。
《第七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中收有日本學者千島英一的《廣州話「冚棒(加口旁)唥」的來源再考〉,有深入而有趣的考據。他學廣州話時問及這詞,廣州一位資深記者給他一個「難忘」的答案:香港幾十年前有報道說,在華的洋行大班結算時,常以 home balance 代替 grand total (總額)。粵人據音訛變,是為「冚棒(加口旁)唥」。可是千島在英語詞典中找不到 home balance。
據中島的語源考據,這話有漢語說、土著(越)說、洋涇濱英語說、阿拉伯語說等等。
《第七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中的〈通過考本字看粵語中的百越語成分〉(澳門理工學院陳伯輝),〈粵語吳語虛詞比較〉(河南師範大學張惠英,香港大學陸鏡光),都對「冚吧唥」有論說。根據這些文章,中國很多地方有與「冚吧唥」意與音都相近的用語,分布之廣闊和久遠,超乎想像。「傻不棱登」與「冚吧唥」看似南轅北轍,看來是同語的變種。
(「冚吧唥」之上)
fff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