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冚吧唥」:大江南北都在說

蘇州小河邊也可能聽到「冚吧唥」
「冚吧唥」在粵語區各地方言都存在,發音幾乎完全一樣。較特別的是台山話,說的是「冚吧唥生」,多一字音。我祖籍台山,台山話雖然掌握不好,對這短語是熟知的。為什麼有此不同,看來要下很大功夫去考究。放眼大江南北,有不少音相近、意相同的「冚吧唥」,看來都是語源相同的訛變語。

據〈粵語吳語虛詞比較〉一文,吳語、上海話乃至交通不便的崇明島,都有「亨孛冷」這個用語,寫的看來是借音字。三地所說的有輕微區別,崇明話中間一字讀輕聲,上海話常讀作四個音節,是為「亨孛冷打」。說「我個書亨孛冷裁撥你」,就是「我的書全給你」。該文比較粵語與吳語這相近用語,說「可以看出音、義相通,來源一致」。

日本學者千島英一在〈廣州話「冚棒(加口)唥」的來源再考〉一文引用資料說,宜興、童家橋、江陰、常州、無錫、常熟、昆山、上海、杭州、紹興都有相似用語,都四音,如宜興說「享孛冷當」。寧波則說「亨棚冷」,幾乎與粵語一樣。此外,閩語、客家話也有看來同源的用語,福州話寫作「含把擔」,廈門方言是為「含把攏」,雷州方言是「含巴蘭」,全部都是湊雜、總共的意思。

〈通過考本字看粵語中的百越語成分〉一文把這個三字或四字語分解為 1 + 2 或 1 + 3,頭一字疑源自「咸」字,據《廣韻》是「皆也,同也,悉也」,都有「全部」的意思。其後的二三字,疑源自「不刺」。據據中國語言文字學家張相(1877〜1945)之《詩詞曲語辭匯釋》一書,「不刺,語尾助詞。……蓋為襯墊語辭之用,無意義可言也。」。更早的明代閔遇五之《五劇箋疑》則說:「不剌,北方語助詞。」「不刺」是記音的口語詞,流傳各地,口音恆變,字形自難一致。元曲多用口語,有「不律」、「不劣」、「不喇」等寫法。

至今,北方廣泛有「不刺」的遺存,或寫作「巴拉」,如「費勁巴拉」;或寫作「不棱」、「不棱登」。北方土語還化作「不溜丟」,很灰講「灰不溜丟」,很酸講「酸不溜丟」。

經這麼扒梳,「冚吧唥」就不讓人覺得奇怪了,自是自北擴散而流變的產物。「不刺」這語尾助詞在粵語還有其他變化,如尖「不甩」、糖「不甩」、雜「巴唥」等。

至於北方的「不刺」從何而來,源流就更遠、更難考了,很可能源自胡語。中原自古民族雜處,中原漢族由多個部族融合而成之後,持續受到外圍各方遊牧民族覬覦、侵擾,一再淪於外族統治。自南北朝以降,北方各族文化不斷融合,過程中胡人被漢化,漢語則難免被「胡言亂語」。「不刺」大概就是「胡言亂語」的一個印記。

十九世紀,東來的一些西方傳教士為了傳教,努力學習漢語,而學習粵語倍感困難,常找不到相應的漢字。很多傳教士因而認為粵語不是方言,而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語言。這是對中國文化無知之故。香港現在有些人標榜本土,硬把粵語說為一種語言,而不是方言。這就不僅是無知,而是別有用心了。從「冚吧唥」可見,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有着千絲萬縷關係。

(「冚吧唥」之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