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粵語專家亦多從眾從俗

普通話有國家制定的語音標準,各種方言的讀音則沒有同樣受到重視,語音就常有參差,即使方言字典的注音亦一樣。

在香港,可以見到不少粵音字典。我手上有黃錫凌的《粵音韻彙 》、喬硯農的《中文字典》、饒秉才的《廣州音字典》,坊間還有商務印書館的《商務新詞典》,中華書局的《中華新字典》、李卓敏的《李氏中文字典》、《廣州話正音字典》、《粵音正讀手冊》等;香港教育當局還有供教師參考的《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它們的注音各有所依,往往同一個字有不同注音。所謂各有所依,其實是兩個傾向,一個是依照古韻書 (如北宋的《廣韻》的反切音),或依民間的約定俗成,這會因應字典編著者的社會接觸面和年代不同而有異。

有了互聯網之後,在網上查找讀音方便得多,我最常用作參考的是中文大學的《粵語審音配詞字庫》,以及後來開發的《漢語多功能字庫》。它參考多本字典字彙定音,這其實是個統計概念,即以較多家採用的注音為準,較少採用的注音定為「異讀音」。

譬如「糾」字,注音為 gau2,讀如「九」,配詞如:糾正、糾紛、糾察、糾纏等;「抖」是異讀音。 據《廣韻》等書的「居黝」反切,該讀作「九」,但老師安排學生做「狗察」維持秩序,很礙耳吧? 「糾」其實還有個讀音是「矯」。「赳」與「糾」同音,「雄赳赳,氣昂昂」如讀作「雄九九,氣昂昂」亦奇怪。

廣州出版的《廣州音字典》的注音有「傳統讀音」、「今讀」、「舊」音、「俗」音之分。有些字的確是誤讀了,但社會上已「約定俗成」,書中的注音會注上「俗」字,「糾」讀作「抖」是為俗音。這比較切合實際。

這樣的莫衷一是,在專家中也存在。粵港澳之間有個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參加者除了三地文字學專家,還有外國如日本的學者。香港的單周堯教授在一次會議 (一九九九年,第七屆,在香港大學舉行) 上曾就一些字的讀音即席讓 68 與會者投票 (舉手),這是部分結果:
《論語》的「論」,讀 A:「倫」(如人倫的「倫」)? 還是 B:「論」(如討論的「論」)?
A:30 人(44.1%)
B:36 人(52.9%)

友誼的「誼」,讀 A:「宜」(陽平聲)?還是 B:「義」(陽去聲)?
A:56 人(82.4%)
B:8 人(11.8%)

屋檐 (簷)的「檐」,讀 A:「嫌」? 還是 B:「蟬」?
A:28 人(41.1%)
B:36 人(52.9%)

溝通的「溝」,讀 A:g 聲母? 還是 B:k 聲母?
A:9 人(13.2%)
B:58人(85.3%)

由此可見,除了個別專家不表態,大部分專家傾向於從眾從俗,而不刻板地按古韻書的反切音說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