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湘桂邊區,崀山似浪

崀山八角寨上,龍首岩下「鯨魚鬧海」。
崀山在哪裡?相信知道的人不多,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的。看到有旅行社有團遊覽這個地方,一經了解,便決定一遊。小遊過程中,雖然有沿峭壁棧道上攀天梯的艱辛,有乘巴士夜行數小時到接近午夜才到達酒店的顛簸,但覺得此行不虛。趁着它暫時「養在深閨人未識」之際,先遊覽是上算。

崀山的「崀」字,就未見過。我粗粗一看,以為它是「山」字頭加「艮」,字典說唸「艮」。卻原來,崀山的「崀」,是「山」加「良」,多了一點。相傳,當年舜帝南巡到了這裡,見山水美麗,脫口道「山之良者,崀山,崀山」,造了「崀」字,當地即以崀山為名。「崀」讀「浪」音,說是山本在海底,如今「水」退「山」現,而讀音不變。

崀山位於湘桂交界處,屬湖南的新寧縣,新寧縣城約在湖南邵陽與廣西的桂林之間,距兩市都約百餘二百公里,相通的部分路段屬高速公路。我們坐高鐵到桂林,下午遊覽以銀杏著名的海洋鄉後,吃過晚飯才驅車往新寧縣,有些路不好走,還在修,結果走了四小時。

隨着各地經濟發展,如今最美的自然風光都只能保留在偏僻之地。一旦路通財通,環境難免改變,若沒有適當保護措施,景色甚至受到破壞。崀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才逐步開發旅遊的,那裡屬於山區,過去人跡罕到,貧困的山民與美景朝夕相對,不覺是寶;到知道可據之發財,就相爭以至相鬥。在分屬廣西與湖南的八角寨,兩邊山民曾不惜互毀對方山上的寺廟。如今一些絕壁上見到或佛或道寺觀,多是重新修建的,讓人興趣索然。

幸而好山好水依舊,旅遊設施的修建,看來吸收了其他地方的經驗,有較好的規劃。登八角寨的索道,和天一巷、駱駝峰峰上的環山、登山棧道,都考慮配合環境,務求簡樸自然。

崀山不是一個獨立山體,而是面積達 108 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景區;二零一六年八月,才獲批准成為 5A 級景區,是國家地質公園,也是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構造地質學家陳國達一九三九年把以廣東丹霞山為典型的紅色岩層稱為「丹霞地形 (地貌)」,這後來被定義為「由水平或變動很輕微的厚層紅色砂岩、礫岩所構成,因岩層呈塊狀結構和富有易於透水的垂直節理,經流水向下侵蝕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據說,陳國達後來到了崀山,見到當地連綿廣袤的砂岩山峰如浪峰湧動,說假若先到崀山再到丹霞山,會以崀山為這獨特的地貌命名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