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沙堆效應與世界格局

相信誰都玩過堆沙遊戲,就是小孩在沙灘、沙池用沙堆起小山,越堆越高,直到小山最後頹然「崩潰」。

對這樣的小兒科遊戲,已故丹麥科學家巴克 (Per Bak) 與搭檔湯超、Wiesenfeld 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在實驗室讓沙子一粒一粒落在桌面上,逐漸形成沙堆,過程中用慢速錄像機和電腦精確地紀錄每粒落在沙堆頂部的沙子會使多少粒沙子移動。沙子不斷落下,直至沙堆達到「臨界」狀態,即再落下一粒沙子,就產生「力波」;「力波」儘管微細,卻貫穿沙堆,把移動依次傳遞給所有沙粒,形成連鎖反應,最終發生結構性失衡 ── 沙堆坍塌。

這就是系統科學理論中著名的「自組織臨界」理論(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SOC)。據此:由大量相互作用成分組成的系統會自然地向臨界態發展,這是特殊敏感的狀態,微波的局部變化會不斷放大,擴展至整個系統,引起系統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

所謂「自組織」,是指組織狀態的形成主要是由系統內部的相互作用產生的,而不是由外界因素控制或主導所致。這可以理解為「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它的通俗名稱是「沙堆效應」(sandpile effect)。「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說的其實是同一回事。駱駝當然不是被最後一根稻草壓死的,在這之前,駱駝身上已累積巨大重量,對身體形成種種問題,直至「臨界態」在最後一根稻草落下時形成。

這個理論可以應用到廣泛領域,從社會、經濟 (樓市、股市)、生態、衛生到政治等等。人的生命也是典型的「自組織」系統,最近接連有朋友受到癌魔威脅,就讓我想到身體的臨界態問題。北京的「十九大」會議,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也讓人想到沙堆效應。

美國年輕學者雷默 (Joshua Ramo),可能是把沙堆效應與中國研究連繫起來的始作俑者。他二零零九年在 The Age of the Unthinkable (不可思議的年代) 一書論述了當前世界各種難以預測的問題,在論及中國的未來時說:「我不相信 (中國的) 政治改革必須走西方的模式,它必須是中國自己的設想。」由此,他提出了與「華盛頓共識」相對的「北京共識」。雷默也可以說是所謂「中國模式」的始作俑者。在當時「中國崩潰」論盛行之下,西方沒有多少人相信有這樣一個非西方而可以成功的「模式」。

到今天,這不可思議的變化不可思議地發生了。「十九大」繪畫出的中國願景,以及特朗普訪華的聚焦,讓東西之間的發展差異鮮明並列起來。歐美輿情近日出現的變化,有點令人措手不及。最突出的可能是美國《時代》周刊「中國贏了」的封面。

中國贏了?細讀原文可以知道,這並非定論,亦不表示作者認輸了;文內有不少源自西方經驗的「忠告」,認為中國若做不到,仍會崩潰。

不管怎樣,世界格局看來在趨向一個新的「臨界點」。誰勝誰負?似乎該有新思維,「零和」的勝負觀未必適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