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崀山:處處天光餘一線

崀山有一個又一個「一線天」,是兩個幾十米高巨大崖壁中的狹窄通道,仰首頂上,僅見一線天光。最狹窄處,只容一人側身而過。

崀山隨緣去,景色一大觀

下方的龍頭香豎起旌幡
崀山以一大片蔚然可觀的丹霞地貌讓人驚歎,一座座沙岩山丘傲然崛起,有的岸然孑然,有的群聚爭鋒,都崖壁聳立,姿態自得。你可以用豐富的聯想去為各種形狀附會一番,也大可不必理會形似什麼,大自然其實自美其美。有大美而不言,亦不管你之所言,斯為大美。

八角寨是整個崀山風景區的最高點,主峰海拔 814 米。儘管從山下到山上沒有那麼高,到了八角寨之上,俯瞰周圍的丹霞山體,真有「獨覽眾山小」之慨。八角寨以主峰有八個翹出的山角而得名。乘索道到了山上,可沿絕壁上的棧道走到幾個觀景台去,從不同方向觀覽,還可以直登峰頂。限於時間,我們走到最高一個觀景台就折回了,只看到八角中的一角 ── 龍頭香。

這是觀景台下懸崖上一個向前窄窄翹出的岩角,狀似向北昂起的龍頭。山上的道士在那寬僅尺許的岩角上豎起旗幡,裝上香爐。在只有幾平方米的觀景台上,兩名道士在招攬遊人上龍頭香,想必是若有人花錢上香,道士就會爬到龍頭上給人上香許願。

這樣的大願能有多靈驗可不計,那昂然翹出的龍首可真有號令天下的氣慨,而腳下的丹霞石山,座座裸露巉岩北望,頂上都有綠被如盔,像前赴後繼、作勢衝鋒的將士。

觀景台上風光滿目,可飽覽湘桂兩邊景色。登山索道的 20 分鐘旅程其實也目不暇接。我們是八時半左右登山的,太陽正好從遠方山際線上探出頭來,天上雲朵片片如鱗,地面昨夜的霧氣未散,氤氳飄緲,氣象萬千。到登上觀景台,在陽光作用下,能見度反而下降了,景色朦朧起來。

前一天遊覽另一景區駱駝峰,則在太陽下山時。那天上午遊了被稱作崀山一絕的「天下第一巷」,這是兩側高 80-120 餘米石壁間的狹縫,全長近二百四十米,最寬處 0.8 米,最窄處 0.33 米,即一英尺多一點,僅容一人通過,稍胖的有被卡住之虞。這是單程上坡道,走進去就只能繼續登山,繞行數公里。一位年長團友「堅持完成」── 其實沒有回頭路可走 ── 結果讓全團枯候了一小時。那天最後到了駱駝峰時,太陽已降落到山那邊了,當天的日落時間是 5:45 pm。
扶夷江畔將軍石

還要上山嗎?有團友堅持要上,我也上,但已盤算好,到六點,天上還殘留着太陽餘暉時一定要下來。駱駝峰的絕對高度不到二百米,走過一段水平棧道後,再登上石縫中的另一個「一線天」,到山後可觀賞簇擁在石峰之間的辣椒峰,再登上一段十分陡峭的棧道階梯,是一個觀景台。這時,暮色已籠罩群山,雖然再登百餘級階梯就是峰頂,我按時在昏暗中下山而去,不執着於「堅持就是勝利」。

在崀山可遊水,也可玩水,即乘竹筏遊扶夷江。這江發源在廣西,縱貫崀山景區,所謂竹筏其實無竹而只有竹之形,而且是機動的。上岸處有可觀的將軍石,這 75 米高的石柱渾然天成,似寫意雕像俯仰天地,慨然屹立。

崀山是群峰擁峙的山區,氣象變化萬千,特別是在上午,山上山下,山前山後,山村忽隐忽現。能見到什麼不可強求,只可隨緣而去。兩天裡,景色大有可觀,實在感恩。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湖南崀山,晨昏皆宜

湘桂邊區,崀山似浪

崀山八角寨上,龍首岩下「鯨魚鬧海」。
崀山在哪裡?相信知道的人不多,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的。看到有旅行社有團遊覽這個地方,一經了解,便決定一遊。小遊過程中,雖然有沿峭壁棧道上攀天梯的艱辛,有乘巴士夜行數小時到接近午夜才到達酒店的顛簸,但覺得此行不虛。趁着它暫時「養在深閨人未識」之際,先遊覽是上算。

崀山的「崀」字,就未見過。我粗粗一看,以為它是「山」字頭加「艮」,字典說唸「艮」。卻原來,崀山的「崀」,是「山」加「良」,多了一點。相傳,當年舜帝南巡到了這裡,見山水美麗,脫口道「山之良者,崀山,崀山」,造了「崀」字,當地即以崀山為名。「崀」讀「浪」音,說是山本在海底,如今「水」退「山」現,而讀音不變。

崀山位於湘桂交界處,屬湖南的新寧縣,新寧縣城約在湖南邵陽與廣西的桂林之間,距兩市都約百餘二百公里,相通的部分路段屬高速公路。我們坐高鐵到桂林,下午遊覽以銀杏著名的海洋鄉後,吃過晚飯才驅車往新寧縣,有些路不好走,還在修,結果走了四小時。

隨着各地經濟發展,如今最美的自然風光都只能保留在偏僻之地。一旦路通財通,環境難免改變,若沒有適當保護措施,景色甚至受到破壞。崀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才逐步開發旅遊的,那裡屬於山區,過去人跡罕到,貧困的山民與美景朝夕相對,不覺是寶;到知道可據之發財,就相爭以至相鬥。在分屬廣西與湖南的八角寨,兩邊山民曾不惜互毀對方山上的寺廟。如今一些絕壁上見到或佛或道寺觀,多是重新修建的,讓人興趣索然。

幸而好山好水依舊,旅遊設施的修建,看來吸收了其他地方的經驗,有較好的規劃。登八角寨的索道,和天一巷、駱駝峰峰上的環山、登山棧道,都考慮配合環境,務求簡樸自然。

崀山不是一個獨立山體,而是面積達 108 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景區;二零一六年八月,才獲批准成為 5A 級景區,是國家地質公園,也是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構造地質學家陳國達一九三九年把以廣東丹霞山為典型的紅色岩層稱為「丹霞地形 (地貌)」,這後來被定義為「由水平或變動很輕微的厚層紅色砂岩、礫岩所構成,因岩層呈塊狀結構和富有易於透水的垂直節理,經流水向下侵蝕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據說,陳國達後來到了崀山,見到當地連綿廣袤的砂岩山峰如浪峰湧動,說假若先到崀山再到丹霞山,會以崀山為這獨特的地貌命名云。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感恩節:感恩之餘要敬畏

昨天,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那邊的朋友在網上貼上「感謝緣分,感恩遇見」字句以應節。節日以「感恩」為主題,意義廣泛,也因為這樣,節日氣氛彌漫重洋,已不限於美加了。世人能因此對親人、朋友,對家庭、對國家多點感恩之心,實在是好事。至於節日之本來意義,已不重要了。

各地社會都有過靠種地維生的階段,要望天打卦,靠天吃飯。於是到了秋收之日,一年辛勞得到回報,都會慶祝豐收,向上天和各自信奉的神靈感謝。美加的感恩節其實是這樣性質的節日,源自英國。當年「五月花號」載着在英國受迫害的清教徒到了美洲,戰勝了饑寒與疾病,學會了在當地狩獵、種植,迎來豐收,便有了這個感謝上帝「賜予」的節日。

感恩很值得提倡,就是要深切感受一切對自己的恩惠,感激施予者,不管是實在的人或物,或是虛擬的系統或機構。施予者可能不望回報,但受施者必不可以視為理所當然,以至鄙視之糟塌之。

在西方價值觀中,感恩主要源自宗教信仰,主要是對上帝的感恩。在中國傳統價值觀中,這歸於道德倫理。樓宇烈先生說:「個人道德準則四要素:「第一,要有羞恥心;第二,要講誠信;第三,作為一個人要講最起碼的氣節;第四,應該懂得感恩。」感恩的對象很多,從家庭、家族、祖先、師長、國家到上天

對於上天,不僅要感恩,還要敬畏。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天是個很大的概念。天與地相對,天上與人間相對。天總是第一的,《千字文》第一個字就是天。天理、天道,是第一大的道理。天亦即道,即太一,是整個宇宙。神格化後,是指最高之神明。天包含天地萬物,亦是大自然。

樓宇烈在論述中國文化的最根本精神時,着重談天,指出中國有「以天為則」的傳統,即向天地學習,以天地為榜樣。學習天地之無私、包容、誠信;還向萬物學習,學習小草「春風吹又生」的堅毅,學習竹子「及凌雲處尚虛心」,學習水之謙虛就下、以柔克剛、「君子不器」。

天的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在人文。管子說:「所謂天,非蒼茫之天也,王者以百姓為天。」《尚書》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意思是:「上天所看到的,來自於我們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聽到的,來自於我們老百姓所聽到的。」百姓就是天,所謂天命,不在蒼茫的天上,而在百姓的心中。

從今天的角度去看,敬畏天地,固然指敬畏大自然,不要以為人是萬物之靈就可以胡作妄為;亦指要真切認識以民為本,感受民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感恩之心不可少,但敬畏之心更重要。今天,「無知者無畏」卻多有,不知感恩,當然更不知敬畏了。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天涼好箇秋,行山正其時

半山階梯上,滿徑落英是宮粉羊蹄甲花瓣
天涼了,今天早上起來,氣溫只有攝氏 16 度,濕度百分之六十幾,較乾躁,而陽光滿天。這是最好的行山天氣。七時許出門到山上一走,來回一個小時,很舒服。在香港,要行山真方便,只要你願意,邁開腿就可以到山上去。

行山,就是在山上行走。在古漢語中,「行」就是「走」,如「行百里者半九十」,行雲流水,粵語至今保持這單字詞用法,如「行快啲」(走快點),「出嚟行」(出來行走[江湖])等。在通用漢語中,「行」併用於行走、步行、旅行、行蹤等詞語,不作單字詞用。

「行山」作為健身活動,在香港很普遍,它與「遠足」不太一樣。「遠足」強調其遠,意味着路程較長,即使不會太艱險,也不會很輕鬆。「行山」則可遠可近。在香港蕞爾之地,行山路線遠不到哪裡去,儘管著名的「毅行者」越野賽要持續在山嶺上日以繼夜地走一百公里,屬極限活動。這不是一般人可以走的路線。

洋紫荊已盛放
香港是丘陵地帶,山多平地少。發展為市區的約四分之一陸地面積,很多是填海得來的,其餘很多是在山坡上發展起來的,高樓建到半山去。從市區再往上走,很可能就走進某個郊野公園去了。在港島、九龍、新界都是這樣。於是,要行山真方便,很多人晨運愛行山,就是順着山坡走,可能在某個公園,或者順着馬路爬坡,走到繞山小徑上徜徉。

我早上行山,也是這樣走,有時走到半山的金督馳馬徑去,有時在半山濃蔭蔽日的階梯來回走,數逾千級。這屬帶氧運動,有利心肺功能,也鍛練人體三條最大肌肉(臀部肌肉,大腿肌肉,背部肌肉)。以前看過有「亞洲羚羊」之稱的台灣運動健將紀政說,她愛爬樓梯鍛練,但只上不下,因為下梯級會傷膝云。不過據較新的研究,關節都必須作一定壓力的鍛練才能保持健康,以在壓力的作用與反作用中成長,只要運動不過量而造成磨損。

秋涼後,跟朋友結伴行了兩次山,一次在大埔,一次在離島大嶼山。都在山徑上走約十公里,走三個多小時。早上起步,到中午一起吃過午飯就散隊,都是大半天的活動。運動量不算大,爬坡的路段不長,並不消耗很大體力。
東梅古道上眺望梅窩

在大嶼山由東涌走到梅窩去,要從島的一頭攀山越嶺走到另一頭去,我以為是不小的考驗,走過才知道不算什麼。這路線又叫「東梅古道」,其中主要路段是鋪設得不錯的「奧運徑」,從東涌港鐵站經白芒村直走到過去也稱銀礦灣的梅窩,途中經過已廢棄的銀礦洞;銀礦灣瀑布猶在,已闢為小小的公園;梅窩海灘則舊貌依然,是刻意不開發的保育成果。過去,這裡是學校的郊遊勝地,滿載不少香港人的記憶。

東梅古道上,行山者不少,包括騎越野單車的。很容易發現,遊人不乏外來的,有外國人,有內地的、台灣的。香港的行山徑早已名聲在外,香港人自己不去享用,就太浪費了。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未來陰盛陽衰,油膩男更多產

「油膩男」這標籤,讓不少一路風霜走來的中老年男子漢痛心疾首。撫今追昔,感慨難免,但更重要的面向未來,哪怕是前「油膩男」年齡段的男性「小鮮肉」們。陰盛陽衰的未來,可能滋生更多「油膩男」。

「油膩的中年猥瑣男」這表述,不管你有多大成就,就給人不思進取的惡劣印象,既不陽剛,也不陽光,更不要說氣質之類了;在同性之間居於劣勢,在兩性之間不但沒有吸引力,也沒有競爭力。從發展趨勢來看,堪憂的不僅是「油膩男」而已。

在目前傳統的權力、職場領域,男性仍居於強勢地位;然而「起跑線」上呈現了另一番形勢,從小學、中學、大學到大學後,已是一片奼紫嫣紅── 紅花多、綠葉少──景象,中國、歐美莫不如是。陰盛陽衰的趨勢將擴展到學歷、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去。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美國大學的女生入學人數開始超越男生,並自此不斷擴大。首先是公立大學,然後是質素較高的私立大學。如今,公立大學的男女生比例是 43.6:56.4,而私立大學更達到 40.7:59.3,差不多是四六之比。

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學年,出現另一個分水嶺,拿取博士學位的人數,女生首次超越男生,至今如是。據二零一一年數字,美國 25 歲以上人口中,碩士以上學歷人數,女性有 1060 萬,男性有 1050 萬。若以大學畢業學歷計算,女性約有 2010 萬,男性只有 1870 萬。整體而言,女性人口擁有較高學歷水平。

英國的情況一樣。在一九九零年,英國大學畢業的男生有 4.3 萬,女生 3.4 萬。到二零零零年,情況開始逆轉,男生有 11 萬,女生則有 13.3 萬。據二零一五年統計,女生考進大學的機會比男生高 35%。照失衡趨勢推算,二零一六年出生的女嬰,長大後進入大學的機會比男生高 75%。

中國的情況是這大趨勢的一部分。據統計,一九五七年全國普通高校,女生只佔 23.2%;一九八零年,恢復高考三年之後,女生仍只佔 23.4%。從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四年的十年間,女生比例由 35.4% 迅速攀升至 45.7%。二零零七年,新入學的女生首次多過男生,達 52.9%。高考女狀元亦超越至 51.84%,並持續上升。這趨勢亦出現在代表高層次人才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上,「男生幾乎完敗」。於是有「以前工科院系女生是『國寶』,現在文科院系的男生成了『國寶』」之說。

這並非男性之福,亦非整體社會之福。這種持續失衡會對社會發展造成怎麼樣的影響,很值得關注。其中一個擔心是,這反映出教育制度有偏向愛按部就班的女性,而不利喜歡冒險、創造的男性。

男性喜歡冒險、創造,但專注力較弱,愛躭於逸樂。「男孩危機」、「油膩男」之產生,該怪誰?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從「油脂仔」到「油膩男」

我變「油膩男」了?
大陸中年男人最近有個忌諱:被視為「油膩男」;若被全稱為「油膩的中年猥瑣男」,那就更等而下之了。這該是很大的心理打擊,人被定性為:青春不再,身材走樣,行為邋遢。一個男人哪怕在事業、經濟、家庭、才華上都出類拔萃,一旦成了「油膩的中年猥瑣男」,定必英雄氣短吧?

所氣短者,最關鍵的恐怕是年華老去之悲。

名詞的始作俑者是作家馮唐的《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短文。馮唐 46 歲,算大齡嗎? 以香港當今的人均預期夀命計算,這剛走過人生半程多一點。在內地北上廣深等發達城市,大概差不多。可是在青春噪動的大地神州裡,在「小鮮肉」熱浪翻騰下,46 歲對一些人來說,可能不堪提了。

這讓人想起「油脂仔」,從「油脂仔」到「油膩男」,之間有三十幾個春秋。但此「油」不同彼「油」,「油脂仔」有的是青春無敵。

「油脂仔」之名源自荷里活電影《油脂》(Grease),是 John Travolta (香港譯為尊特拉華特) 繼《周末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之後風靡全球的電影。兩片情節都以是時新興的「的士高」舞場為背景,勁舞熱歌連場,「的士高」熱潮自此席捲全球。當時的歐美正從七十年代的越戰、石油戰爭等經濟、政治陰霾中走出來,美英在里根與戴卓爾夫人的帶領下尤其是雄心萬丈。中國則開始了「改革開放」,香港也迎來八十年代的黃金歲月。這都是在「的士高」的強勁節奏下展開的,都帶着「油脂仔」的無畏理想。

一路走來,「油脂仔」可能建了功、立過業,可是「活着活着就老了,我們老成了中年」(馮唐語),甚至老年了。照照鏡子,於是欷歔、感慨。馮唐為此反觀、自省:第一,不要成為胖子;第二,不要停止學習;第三,不要呆着不動;第四,不要當眾談性;第五不要追憶從前;第六不要教育晚輩:第七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第八不要停止購物:第九不要臟兮兮:第十不要鄙視和年齡無關的人類習慣 (我還是堅持鼓吹文藝,鼓吹戴手串、帶保溫杯)。

在我看來,這是相當內歛的「雞湯」信條,是成熟的自律,大有別於青葱的恣肆,也有別於同齡大媽的張揚;條條是「不要做什麼」的否定式句子,要怎樣做則自己心裡有數。對照一下,我有一條做不到:不要停止購物。我謹記的是「戒之在得」(孔子語)。

可是這刺中了不少人的痛處,正如一位作者說:「現實的殘酷就在於,你想要事業和金錢,就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要做一個「完美中年大叔」幾乎不可能。但這位身為「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持證人」的作者與幾十個中年大叔得出一個結論:不要放棄自己。

湊巧,一位朋友傳來 61 歲「美女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孫祁祥一篇題為《珍惜》的演講:要珍惜當下,珍惜他人,珍惜自己,珍惜內心的渴望 (做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情),最後要珍惜這個偉大的時代。但她說,青春逝去,未見得活力不再、睿智不再、優雅不再。

我相信,當你真的不放棄自己,真的珍惜自己,你不該「油膩」到哪裡去,不管你是大叔、大媽。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非常漂亮的一次性筷子」

美好生活:簡約、現代、時尚
宜家在香港很受歡迎,這並不奇怪,它是世界最大的家具連鎖店,在很多地方都以簡約的現代風格受到追捧。它的產品經過精心設計,明快、清新、 時尚的。宜家在大陸一樣受歡迎,如今在近十個城市有店鋪。人們曾對之「仰視」,據說很多人會「跋山涉水」,抱着宜家的玻璃杯甚至垃圾桶,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回宿舍去。

「觀察者」網上刊登了專欄作者雲歸的一篇文章,指出宜家如今不再那麼「高大上」了。如果在社交網絡上尋找「有格調的商品」,宜家可能不再位列清單內,若問「如何簡單提升出租屋的格調」,宜家出現的頻率就很高,宜家產品已被人比作「非常漂亮的一次性筷子」。

這情況也出現在麥當勞、肯德基等之上,有人評之為「同等價位的快餐裡它們還是最乾淨的」。

與此同時,大量中國本土風格的家品、快餐連鎖集團出現,高格調、高品質已不為外來品牌專美。

例如在家具上,近年興起了「新中式」風格,把明式家具改造得更流麗、輕盈,非常貼合很多人追求現代而又不離傳統文化的訴求。很多「新中式」商家賣的不是一椅一桌的設計,而是某種意境。於是,「明明是宜家教會中國人『家是自我的延伸』,到了最後中國人卻拋棄了宜家」,「數千年傳統文化積澱下的人格,又豈能是一句『美好生活』所能涵蓋的呢?」

肯德基、麥當勞也因此失落了光環,從高檔、新奇的「洋快餐」,變成了見怪不怪的漢堡包、薯條,沒有人再去計較中式小吃攤是不是比麥當勞、肯德基「低一頭」。

的確,源自歐美的現代化,已在各地發展出不同的「非西方的現代化」,「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 取代了全球化。

隨着世界走向現代化,全球化浪潮鋪天蓋地而來,很多人以為西方的價值觀必然「普世」,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忽視了不同地方文化、文明的韌性,忽視了人們對傳統的依戀。現代化或工業化都輕視文化。提出「文明衝突論」的亨廷頓早就指出:「西方人對西方文化之『普世性』的信念有三個問題,即這是虛妄的,這是不道德的,同時,這是危險的。」他因而警告,西方的普世主義想法足以造成世界文明間的衝突。西方的普世主義有宗教與歷史根源。從十字軍東征開始,歐洲人就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同時進行掠奪,這是不是成為傳統了?

不可否認,源自歐洲的現代化、工業化給世界帶來極大貢獻,但不能不看到:「導源於啟蒙的西方現代性本身內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黑暗面』與『病態』已經引發了西方本身深刻的不安與不滿。」(金耀基語) 華爾街金融海嘯、歐洲債務危機、英國脫歐、特朗普上台等,把問題暴露得愈發深刻了。

有人仍然對之執迷不悟,這可能是因為真的無知,可能是因為思維僵化,但我相信有些人是受利益所驅動而不得不為之的。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從周星馳的後現代演繹聊起

上世紀後期,西方出現了後現代主義熱潮,亦影響到東方。是時,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大力推行,內地和香港一些知識分子趕時髦,時刻把「解構」之類後現代主義用語掛在嘴邊。那時周星馳的電影氣勢如虹,「星爺」竟然被邀請到北大演講去了。北大學子對《大話西遊》的情節與對白別有悟性,問到「星爺」這些設計與後現代主義的關係和意義。記得是「星爺」一面尷尬,只能支吾以對。

歐洲自啟蒙運動以來,彰顯理性,產生了工業革命,走上了現代化道路,也形成了現代主義和現代性理論。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種要超越啟蒙時代的思想和行動出現了。到戰後的六十年代,這種反現代並尋求超越現代的情緒擴展到各個文化藝術和社會政治領域去,都反對單一以理性為中心,反對二元對立,反對以特定方式來繼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更反對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

於是,周星馳那句「我希望能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如果非要給這愛加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無厘頭對白,被思想時髦的中國知識分子奉為反理性的後現代經典。

金耀基在一篇文章指出,後現代主義認為理性是受文化影響和制約的,亦即沒有一個超越一切文化的理性,因而質疑啟蒙的理性觀,否定理性的普世性格。現代主義強調同質性,文化一元論 ,而後現代主義則強調異質性、文化多元論。

金耀基說:「事實上,中國百年的現代化,乃到二十世紀非西方社會的現代化,所踫到的最根本問題就是文化問題。非西方社會的現代化或轉化過程 ,從來就不是『文化中立』的。根本地說,這是民族文化與西方啟蒙價值的踫撞,民族文化自願或不自願地、自主地或不自主地都會作出回應與適應。……而在多數情況中,民族文化,特別是有深厚底蘊的民族文化 (如中國、日本等),總是作選擇性地接受,且必然加以改造……總之文化是無法缺位的,問題只在於本土文化在文化轉型中的自主性的高低與多少。」

這是金耀基在北京大學「費孝通紀念講座」上的致辭,演講題目是〈文化自覺、全球化與中國現代性之構建〉。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二零零五年去世,他在晚年見證了中國重新崛起,從學術角度提出了「文化自覺」的觀點。指出「文化自覺只是指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歸』,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文化轉型方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的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覺」之提出,不只是就中國而言的,也是對建立世界新秩序而言的。

從文化自覺,要建立起文化自信,堅信中華文化可以歷久彌新,煥發新意,走向現代。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曹錦清認為,若以國家治理來衡量,中國無疑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可與古往今來世界任何大國、帝國相比,在治理好一個版圖偌大,人口偌多的國家擁有獨特經驗和沿革。中國近五年反腐卓見成效的巡視制度,就是漢武帝時創立而歷代沿用下來的。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自信,傳統,現代化

關於自信心,有這樣一個說法:「自信心是對過去獲得很多成功經驗的結晶。」自信心可以因為得到鼓勵而加強,可以從別人的成功而得到,也可以受到情緒的激勵而膨脹,但最根本的,是來由自己成功的經驗,這些經驗實實在在證明,存在繼續成功的可能性。

假如不斷遭受挫折,一敗塗地,自信心就難免摧殘,以致一蹶不振,即使有過成功,亦不堪回首,乃至對之一筆勾銷,全盤否定。

要一個這樣看似一無是處的人重新站起來,必須一點一滴地讓他審視自己,再一點一滴地累積起新成績。這不容易,一個人如是,一個民族更如是。中國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不斷遭受外侮,英國人幾條新式戰艦,就從南到北如入無人之境,打得滿清政府割地賠款。西方列強紛紛傚尤,都得其所哉。這些持續一個多世紀的屈辱、挫敗,把中國人此前自視為「天朝大國」的滿滿自信心撤底擊潰。從滿清一些開明之士開洋務起,中國追求重新富強, 擺脫積弱。但該怎麼做,完全沒有方向。西體中用、全盤西化、百日維新的思辨與實践,到滿清跨台之後持續。

對於什麼叫現代化,當時沒有誰說得清楚,但有必須學習西方的共識,要引進德先生、賽先生,即思想與技術都要以西方馬首是瞻。所謂現代化也就是西化。與之相對的中國傳統文化被視為腐朽東西,完全過時了,必須徹底推翻,「五四」運動的「打倒孔家店」號召是以得到千呼百應。當時的知識分子精英,連對漢字都眼睛冒火 ──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魯迅語)。

這可說是中國民族自信心的最低點。

可是中國的現代化等不等於西化?中國的現代化可不可以不要傳統?

出身於台灣的香港學者金耀基一直專注於中國的現代化轉型研究,出版有《中國文明的現代化轉型》等專著。他有一個重要論點:沒有「沒有傳統的現代化」。就是說現代必然是從傳統轉化而來,現代中不能沒有傳統。對於中國這樣文明型的國家來說,更是這樣。日本的體量比中國小得多,它是西方以外第一個現代化成功的國家,而在過程中有意識地保持了傳統文化。中國出於西方列強苛搾的反彈,急於求成而與傳統為敵,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弄出個「破四舊」的「文革」。

即使在西方,也有學者期期以為不可。提出「文化衝突論」的亨廷頓就認為,「在開始,西化與現代化是緊連在一起的,非西方社會吸收大量的西方文化,逐步走上現代化,但當現代化步伐增大後,西化的比例減少了,而本士文化再度復興。」

據中國人民大學翟東昇教授統計,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的報告中都沒有「自信」這個詞,十八大報告出現了一次,而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 14 次說到「自信」。他認為,從這個變化可以看到,「自信」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徵之一。

這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基於「過去獲得很多成功經驗的結晶」,特別是過去五年。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手機喪屍」進軍全球

重慶的「手機喪屍專線」
英國《衛報》一位專欄作家年前呼籲讀者一起做一件事:當遇到有人只顧低頭看着手機迎面走來時,不要讓路,而是在相距幾尺時放慢腳步,逼使對方讓路。他發覺,那些走路只顧手機的人其實也不是完全看不到路況的,察覺有人擋路,會抬頭看看這個不肯「理所當然」讓路的怪人,在你身旁繞過。

他對這些「低路族」很生氣,一次趕搭火車時,因為前面有女子在樓梯施施然地把弄手機發短訊,讓他錯過了一班車。他於是在報上發起牢騷來,號召讀者和他一樣,不再給看着手機走路的「低頭族」讓路,不要讓他們以為其他的人都該給他們讓路。

他的氣憤相信是大家都理解的,可能也遇到過類似情況。我也遇到過,也曾故意不讓路,而要對方拐個彎給我讓路。有人會抬眼──不是抬頭──瞧瞧你,有人仍然全心全意盯着手機,但拐一拐走過。

這樣低頭看着手機走路的人越來越多了,有人稱之為「手機喪屍」(smartphone zombies)。這有點刻薄,但你看看公共場所特別是地鐵上越來越多沉迷手機上的人,把周圍事物都置身事外,也真像行屍走肉。

我有時會好奇,想知道他們沉迷在什麼之上,結果發現多是電玩、劇集、收發訊息,也有人煩躁地不斷撥動畫面,為少了新訊息而苦惱,而閱讀文字的只佔少數。智能手機的功能日益強大,可相當於一個圖書館,如果善加利用,得益匪淺。但以之滿足官能需要的仍佔多數。

美國檀香山上月成為第一個立法對看着手機過馬路的行人施加罰款的地方。這做法很可能在其他方得到效法。數字顯示,因手機分心而引致的意外在不斷增加。據美國馬里蘭州大學二零一五年發表的統計數字,從二零零零年到二零一一年,美國有一萬一千多人在這樣的事故中受傷。俄亥亥州大學則在二零一三年發現,行人因只顧看手機發生的事故,從二零零五年的 256 宗,增加到二零一零年的 1506 宗。

美國駕駛安全委員會的統計把駕駛者包括在內就更驚人,由手機引發的事故,最新統計是一年一百六十萬宗;有近三十三萬人受傷。美國發生的交通事故,每四宗就有一宗是使用手機引起的。

這已發展成為全球問題,各地因應採取的措施百花齊放。倫敦試行給燈柱包裹柔軟物料,以減輕「手機喪屍」撞柱的危險。德國的奧格斯堡更用心良苦,嘗試把交通燈號嵌進路面,讓「喪屍」低着頭過馬路也能看見。華盛頓則試行把行人道上闢出「喪屍」專線,以免妨礙其他行人。中國的重慶仿效了,照搬設計。

不要以為這樣的良苦用心必定得到「喪屍」感激,他們的思維邏輯匪夷所思。賓夕法尼亞州一名女子看着機走路掉進一個商場前面的噴水池去,威脅要控告商場。檀香山有人反對向看手機過馬路的人施罰,認為違反自由原則。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科舉名亡實存,制度有利有弊

科舉,早在中國廢除了。滿清帝制一九一一年才終止,持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一九零五年就在慈禧的懿旨下廢除。這是中國現代化的成果之一。然而,科舉仍然常有人提起。中國如今正在全國招考公務員,俄國傳媒在報道這可能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公務員考試時,就提到中國有科舉取士的悠久傳統。

由隋唐開始的科舉制使讀書人有機會進入仕途,並促進了教育和文化藝術發展。在高級官員中,科舉出身尤其重要。有統計說,北宋時期宰相 71 人,科舉出身者 65 人;副宰相 153 人,科舉出身者139人,都佔九成以上。

在人們的「現代化」觀念中,制度之建立很重要。更重要的其實是建立起來的制度能不能與時俱進,不斷革新。科舉制度雖然歷朝有改變,但到後期已成為束縛士子思想的枷鎖,亦導致官場腐敗,科技發展則相對薄弱。到清代晚期,門禁被西方強力打開,「天朝」之積弊暴露無遺,有金甌頹毀之勢。這觸發國人思變,內外因素促成「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始有洋務運動、百日維新、廢科舉、倒帝制,繼而由辛亥革命開始一波又一波「不斷革命」浪潮,追求中國之富強。

諷刺的是,刺破中國之盾的西方之矛,其實一定程度上是向中國仿製的。正如孫中山所點破:現在各國制度,差不多都學英國;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還是從中國學來。這說的是英國一八五三年向國會提交的《關於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主要建議學習中國通過公開考試招聘官員。這考試制度結合了工業革命和啟蒙思想,內容豐富,又加入口試、面試,比中國殿試更完善。制度推廣到歐美各國成為西方文明的新利器。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的選賢舉能制度影響全球,堪足媲美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中國今年招考中央與地方公務員的數量創下新高,數逾二萬八千人,而應考者達百萬。在最受歡迎的職位,1700人競爭一個名額。從筆試、面試 (通常要面對七個考官)、實習到入職,要費時一年。這樣的人才選拔,不同於古代的科舉,而就艱難程度而言,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錢穆就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說:「一項好的制度若能長久永遠好下去,便將使政治窒息。」這個「好」字當作「施行」解,而且是無法改進的施行。一般人都推崇制度,這其實是相對於無制度而言的。有了制度,哪怕是好制度,未必就萬事大吉,制度僵化反而會造成「政治窒息」。

這或許正是西方目前面對的困境:無法用自以為「終極」的民主制度改革自己的政治制度。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東區走廊奔跑忙

東區走廊今天早上舉行「港島十公里賽」。香港這類長跑比賽多數在新界舉行,只有「渣打馬拉松」和同時舉行的「半馬」、十公里賽是在港島上舉行的。這次香港業餘田徑總會舉辦的長跑得以在港島封路舉行,很罕見,自是大受歡迎。昨天有電視新聞報道把賽事稱為「十公里馬拉松」,很滑稽。馬拉松是特稱,怎會有「十公里馬拉松」?十公里,連四分之一個馬拉松都不到呢。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從豪華郵輪到香煙

早上十點半了,半輪明月仍清晰地掛在維港西面的藍天上,彎弓指向東南,昨天的陰雲給強勁的東風吹得無影無蹤了。有朋友又乘大型郵輪旅遊去,正好趕上好天氣。北半球進入秋季,颱風、颶風減少,正是坐遊輪旅遊的好季節。遨翔於藍天白雲、海天一色之間,樂何如哉?! 這讓人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可是在遨遊的背後,隱藏着巨大的環境威脅。

英國《金融時報》不久前刊登了〈大型郵輪:汽笛聲背後的空氣污染巨獸〉報道,揭示了人們鮮有知聞的事實。網上亦有不少相關揭露。

豪華郵輪有遊動的「海上城市」之稱,但不足以反映事實。它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成千上萬人蟻聚一起進行狂歡式消費、吃喝玩樂的城市,對能源和各種物資消耗之巨大,非一般城市可比。

郵輪對航速的要求不高,船上多數發動機的功率都較低,因而主要以廉價的重油為燃料。德國交通部前環境處主任 Axel Friedrich 指出,「一艘大型郵輪排放的廢氣的顆粒物含量可以超過一百萬輛汽車,意味着 19 艘郵輪的排放量就相當於澳大利亞全國的汽車尾氣排放。」

甲板上的空氣其實並不新鮮。英國第四頻道「深度報導」節目今年七月曾在一艘載有近二千人的郵輪上秘密檢測,發現甲板上部分位置空氣中懸浮粒子的濃度,相當於印度德里等嚴重污染城市的水平。使用重油的輪船還大量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去年首航的全球最大豪華郵輪、母港在巴塞羅那的「海洋和諧」號,能載近九千人,污染排放相當於七萬三千個高耗能家庭。「保護德國自然海濱」組織的研究報告更說,歐洲的郵輪排放的二氧化硫,相當於汽車的三千五百倍。

隨着發達地區人口老化,比較舒適的郵輪旅遊日受歡迎。目前,全世界有 69 艘超過十萬噸的豪華郵輪,其中近半 (32) 艘是二零一零年以後興建的,還有五十艘在建造。

郵輪污染對港口城市的影響最大,香港啟德郵輪碼頭啟用以來,到訪郵輪數量未如預期,這是利是弊?

同樣讓人聯想到優美自然環境而實際威脅或破壞環境的,還有哥爾夫球場。

哥爾夫球場美麗風光的背後,是為了建造面積廣大的球場改變地貌,也改變了植物和動物的原生態;為了保持球場綠草如茵,要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還要耗費大量水資源,大量泵取地下水,容易造成士地和水質碱化。

據最新的統計,全世界約有三萬四千多個哥爾夫球場,主要建於富裕國家和地區,哥爾夫球因而被視為「中產階級民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產物」。美國的球場最多,有一萬五千多個,已比最高峰時減少約七百個。中國卻在到處興建哥爾夫球場。

這讓我聯想到煙草,美國本土的香煙銷量不斷下降,外銷卻增加,把香煙造成的死亡輸出了。在中國,美國的進口貨都昂貴,香煙卻是例外,美國煙賣得比美國還便宜。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拍得靚花,如何識花?

白肋朱頂紅
日前在茶局上,有朋友拿出手機拍到的花卉照片來,問那紫藍色的花是什麼花。我答不上。這其實也是我常有的情況,拍到靚花而不知道是那是何方的花仙子。

我馬上記起不久前到貴州旅遊時,一位長短炮隨身的攝影發燒友團友的介紹:有一個可以立即識花的手機軟件:「形色」。剛才安裝了立即到陽台一試,果然很管用。

正開得燦爛的,不是白合花也不是風雨蘭,而叫白肋朱頂紅;也在盛放的勒杜鵑,正名叫光葉子花,也叫三角梅;主要是賞葉的西瓜葉,開出細碎的白色小花來了,一拍攝查找,原來是花葉冷水花,原產於越南;不斷花開花落的「日日春」該叫長春花。

光葉子花,又叫勒杜鵑
香港四時花不斷,又不斷引進花種,公園和花墟都總有你從來沒見到、讓你驚艷的花卉。有這軟件幫助,比隨身帶上「花卉百科全書」還方便。一按鍵拍攝,一秒鐘就有詳盡資料到手。安裝這軟件很容易,鍵入「形色手機軟件」一搜尋,找來下載就可以。使用時,鍵入軟件,對準花朵拍攝,資料手到拿來。

傳統相機在照片質量上,仍然具有手機拍攝未及的優勢,但隨着智能手機的拍攝功能不斷提升、擴展,對相機的威脅越來越大。「形色」軟件給一般消費者帶來的方便,就是相機難以企及的,儘管一些相機也具備 wifi 功能。最受威脅的是輕便型相機、即「傻瓜機」這領域,稍為留神可以發現,傻瓜機拍攝者和手機拍攝者,此消彼長很明顯。最近去旅行,身邊用手機拍攝的已佔多數。

Nikon 日前宣布關閉在無錫的生產廠,理由是:輕便型數位相機 (傻瓜機) 市場急速萎縮,導致工廠的「稼動率」顯著低下,極難持續營運。所謂「稼動率」(activation),簡單來說就是工廠的營利效率。

西瓜葉的花叫花葉冷水花
Nikon 今年五月的業績報告已預告端倪,上年度 Nikon 的相機(傻瓜機加單反機)銷售量驟降 39% 至 629 萬部,單反機下降 23%,傻瓜機更下降達 49%。預計頹勢會持續,今年度相機銷量將大減 24% 至 480 萬部,傻瓜機大減 28%,單反機大減 19%。

在這頹勢下,Nikon 的年收入減少 8.6%,七年來第一次陷入虧損。

Nikon 坦言,銷量下降、關停無錫工廠,是智慧型手機普及造成的。據《日經新聞》,智慧型手機普及下,傻瓜機市場已從巔峰期萎縮至只剩一成左右。

高端的單反市場又如何?單反機市場是高端的小眾市場,產品價格高,近年主要由擁有先發優勢的 Nikon 和 Canon 瓜分。近年,單反機企圖擴展中端市場,推出較輕巧、較便宜的機種。這正好也是智能手機要努力擴展的市場。

兩軍短兵相接,激烈爭奪,可以預期。雙方一個重大的區別是,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快,年年升級;單反機技術的更新換代則很慢。這或許是勝負的重要元素。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沙堆效應與世界格局

相信誰都玩過堆沙遊戲,就是小孩在沙灘、沙池用沙堆起小山,越堆越高,直到小山最後頹然「崩潰」。

對這樣的小兒科遊戲,已故丹麥科學家巴克 (Per Bak) 與搭檔湯超、Wiesenfeld 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在實驗室讓沙子一粒一粒落在桌面上,逐漸形成沙堆,過程中用慢速錄像機和電腦精確地紀錄每粒落在沙堆頂部的沙子會使多少粒沙子移動。沙子不斷落下,直至沙堆達到「臨界」狀態,即再落下一粒沙子,就產生「力波」;「力波」儘管微細,卻貫穿沙堆,把移動依次傳遞給所有沙粒,形成連鎖反應,最終發生結構性失衡 ── 沙堆坍塌。

這就是系統科學理論中著名的「自組織臨界」理論(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SOC)。據此:由大量相互作用成分組成的系統會自然地向臨界態發展,這是特殊敏感的狀態,微波的局部變化會不斷放大,擴展至整個系統,引起系統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

所謂「自組織」,是指組織狀態的形成主要是由系統內部的相互作用產生的,而不是由外界因素控制或主導所致。這可以理解為「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它的通俗名稱是「沙堆效應」(sandpile effect)。「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說的其實是同一回事。駱駝當然不是被最後一根稻草壓死的,在這之前,駱駝身上已累積巨大重量,對身體形成種種問題,直至「臨界態」在最後一根稻草落下時形成。

這個理論可以應用到廣泛領域,從社會、經濟 (樓市、股市)、生態、衛生到政治等等。人的生命也是典型的「自組織」系統,最近接連有朋友受到癌魔威脅,就讓我想到身體的臨界態問題。北京的「十九大」會議,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也讓人想到沙堆效應。

美國年輕學者雷默 (Joshua Ramo),可能是把沙堆效應與中國研究連繫起來的始作俑者。他二零零九年在 The Age of the Unthinkable (不可思議的年代) 一書論述了當前世界各種難以預測的問題,在論及中國的未來時說:「我不相信 (中國的) 政治改革必須走西方的模式,它必須是中國自己的設想。」由此,他提出了與「華盛頓共識」相對的「北京共識」。雷默也可以說是所謂「中國模式」的始作俑者。在當時「中國崩潰」論盛行之下,西方沒有多少人相信有這樣一個非西方而可以成功的「模式」。

到今天,這不可思議的變化不可思議地發生了。「十九大」繪畫出的中國願景,以及特朗普訪華的聚焦,讓東西之間的發展差異鮮明並列起來。歐美輿情近日出現的變化,有點令人措手不及。最突出的可能是美國《時代》周刊「中國贏了」的封面。

中國贏了?細讀原文可以知道,這並非定論,亦不表示作者認輸了;文內有不少源自西方經驗的「忠告」,認為中國若做不到,仍會崩潰。

不管怎樣,世界格局看來在趨向一個新的「臨界點」。誰勝誰負?似乎該有新思維,「零和」的勝負觀未必適用。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常識」可變「非常識」

在《日經新聞》網中文版上讀到一個詞:非常識。這是相對於常識而言的,意思是本來視為常識的東西,到了另一個地方卻不是人們的共識,變成「非常識」了。

這是從日本一位專欄作家在〈日本的「常識」是世界的「非常識」〉一文中見到的。作者觀察到,訪日外國人增加之下,日本傳媒輒有「外國人感到吃驚的日本」之言,而日本人到了外國亦有同樣的吃驚,都見到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外國人會稱讚日本街道清潔、服務到位、國人有禮、菜餚美味、治安良好等等;但也微言於日本人禮節太繁瑣(讓狗也守禮)、不懂英語(中文更加不懂)、沖馬桶程序太複雜 (第一次坐到那樣的馬桶上非要花點時間仔細研究旁邊的指南不可,以防不測)、吃麵條時吮吸聲吵耳、垃圾箱太少、醉鬼太多等等。

類似的文化衝擊,是只要走出國門都會感受到的,日本人於是發覺很多「常識」變為「非常識」了。顛覆了的「常識」例如:街道是乾淨的 (花都巴黎的狗矢何奇多,中國那麼多人隨地吐痰),節儉是美德 (在美國吃個快餐浪費多少調味料、餐具),交貨、約會、火車都要守時 (在一些國家,約會遲到 15 分鐘是對主人的尊重)。

但也有讓日本人敬佩的:在交通工具上讓座 (作者認為日本年輕人要向中國學習),向行乞者施捨,在餐廳把吃剩的食物打包帶走。作者還發覺大家輪流請客而不用「AA制」,使人際關係更深厚。

在偌大的國家如中國,這樣的衝擊是輕易感受到的,所謂「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入鄉隨俗早是古訓。

能夠成為常識的東西,必定經過久遠的流傳,經一代又一代人的潛移默化成為每一個人的行為守則,即所謂價值觀。不會有人把這樣的常識一一臚列出來,像法律明文規定,但都由上一輩向下一輩薪火相傳,在家庭中,在學校裡。香港的小學過去有「常識」、「公民」科,屬於基本教育。更基本的教育在家庭和幼兒園、幼稚園進行。常識應「從幼兒抓起」,是所有社會的共識。

常識總有它的合理性,所謂「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是一定客觀、歷史環境下的產物。各地客觀、歷史環境不同,常識自然不同,必不能以一地之常識視為天下之常識,視之為普世價值觀。

自從香港經濟起飛以來,有些香港人自大以至狂妄起來,以為蕞爾小島上的習慣應是世界常規,例如到了歐洲或什麼地方都愛大聲喧嘩,見到店鋪天黑就關門、星期天也少營業就以為有違常理,以為公廁一定是免費公共服務。人口密集對一個地方的人有重大心理影響,甚至影響人的生命、生育規劃,因為人作為勞動力的觀念不同了。香港人的很多常識,在外人眼中其實是非常識,難以接受。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得時刻保持謙卑,特別是涉及大得多的、外面世界的事物。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性價比:維他命C,尿素,甘油

近年經常見到「性價比」這用語,似乎內地的文章多用。這對消費者是很好的概念,面對鋪天蓋地的商品廣告宣傳,時時想想「性價比」,頭腦會清醒些。

性價比譯自英语 price–performance ratio ,cost–performance ratio,可譯作「价格效能比」,也稱為CP值,日本稱為「成本效益比」,是一個物品的價格與性能的比例,即根據它的價格所能提供的性能的能力。一般而言,商品的性能與價格是成正比的,性能好,價格就高。可是經常見到,某些商品的性能雖然較一般的好,價格卻高得不成比例,名牌商品往往是這樣的。對信仰名牌的消費者來說,價格低了,反而不敢購買。

不久前讀到內地一位營養師的《2塊錢的維生素C和98塊錢的有什麼區別》文章,說的就是性價比問題。

這位營養師大吃黃燜雞之後,上火了,口腔潰瘍,覺得該補充點維生素 C。吃蘋果?一看,五塊八一斤,倒不如真接吃維生素C片,兩塊錢一瓶,一片有 100mg 藥用維生素 Ç,一天吃一兩片就足夠。到藥房去,售貨員推薦的是 68 元、98 元一瓶的果汁味口嚼片,含量中八成是各種添加劑,例如糖,而維生素 C 的含量不多,用作醫療的話一天要嚼好多片。營養師堅持要買兩元一瓶的,店員才勉為其難地拿了出來。維生素 C 是高效抗氧化劑,有不少神奇功效,有所謂「狗皮膏藥般的神奇」,但新的研究否定了它能抗感冒之說。

一位在香港某大連鎖藥房做事的藥劑師朋友給我說過一個故事:一名貴婦型顧客用過不少護手霜,有的價錢不菲,但都不滿意,便徵詢藥劑師的意見;朋友給她介紹一種價錢便宜的尿素護手霜。價錢便宜,又是「尿素」(urea),貴婦難免生疑,但還是買去試用。不久之後,貴婦再光顧,特別向朋友致謝,說是尿素護手霜真的管用。

尿素含氮量達 46.65%,其實無味無臭,易溶於水,最大的用途是氮肥。它的吸濕性很強,天然存於肌膚的角質層中,對肌膚有保濕和柔軟角質的功效,也能防止角質層阻塞毛細孔,可改善粉刺問題。美容的面膜、護膚水、護手霜等會以它作保濕成分,以提高皮膚的濕度。

近來,香港秋風強勁,異常乾躁,皮膚的感覺告訴你,該做點保濕功夫了。對我來說,這最好不過的是甘油,保濕護膚的性價比最高。美國一支研究團隊曾就易有敏感反應的特應性皮炎 (atopic dermatiti) ,比較兩種護膚膏的功效,一種以尿素為主要成分,一種以甘油為主要成分。受試者 197 人,分三組作雙盲測試,其中一組只用安慰劑,受試者每天至少要使用提供的護膚膏一次。一個月後的評估發現,甘油勝出,敏感反應最小,保濕效能則最好。

甘油似乎也有「狗皮膏藥般的神奇」。伊利諾伊洲大學的研究發現,餵豬飼料加入 15% 甘油,效果可媲美傳統的粟米大豆配方。網上有人列出甘油的護膚好處,竟有 19 項之多。

甘油性價比高而便宜,以致藥房因利錢少而少進貨,有時不易買得到。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漢字嬗變,巨大如斯

陸陸續續地閱讀左民安的《細說漢字》,隨便翻到哪一頁,看看哪一個漢字從甲骨文、金文以來的字形字義演變,都很有趣,都有得益。不是每個字都有從殷商開始、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不少字在出土的甲骨文裡找不到,但都一定有所演變,字形變,字義也變,很多變得和原來造字的「初心」相距十萬八千里。如果不是有文字專家如左民安那樣的廣博學術根基,不會知道一個漢字經歷千百年後,會有如斯奇妙的變化。

這本書收集了一千多個漢字,大都是象形、指事、會意,和會意兼形聲的字;每個字都排列了不同形體,從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到簡化字,演變一目了然,並逐字分析本義、引申義、遠引申義、假借義。可以看到,漢字伴隨着中國社會從原始到現代的劇變,不可避免地也劇變,字義的變化可能比字形的變化更大。

關於漢字文字學,《說文解字》可說是經典。這本成書於公元一二一年東漢時代的書,原書已失傳,宋朝段玉裁的註釋本至今是查找漢字源流的有用工具書。然而,《說文解字》作者許慎當年用作分析的文字主要是小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 (公元前二二一年) 後為統一文字而創作的,文字源流只上及數百年。一八九九年才發現的甲骨文,那時還未有所聞,很多字因此不知道始創時的字形和字義。《細說漢字》就此有不少指正。

例如很簡單的「十」字。據《說文》:「一」為東西,「丨」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於是「十,數之具也」,是一個完整的數。這其實是根據小篆「十」的形體「強作臆猜,不足信」。甲骨文的「十」本來是「丨」,金文原為中間稍肥,上稍曲。郭沫若認為「亦掌之象形也」,即一掌的側視形。左民安說,中國古時往往以一掌代表「十」。小篆在「丨」中加一橫,成為至今不變的「十」。

甲骨文的「畢」字
甲骨文裡也找到「十」,代表的卻是「橫切一刀,豎切一刀」,本義為「切」。金文保持原狀。到小篆,豎劃的下半向右一曲,到楷書變成「七」,是數字。《說文》「七,陽之正也」之說,是不知「七」本義為「切」之誤。

「畢」字的演變很有趣。「畢」在甲骨文是象形字,是一把長柄的網,意思是「持網田獵」。《詩經》有「鴛鴦于飛,畢之羅之」之句,是說用長柄網捕捉鴛鴦。粵人對這個「畢」字一定心領神會,因為這仍是粵人的日用語,可用網去「畢」金魚,也可用匙去「畢」湯「畢」飯。簡化字變為「毕」,是向甲骨文回歸,不過已非單純象形,而是兼顧形與聲了。

一些抗拒簡化字的人往往對某些字的字形很執着,會拿某個簡化字不合原來象形、指事的意思而反對簡化。就個別字而言,這可能有道理,但整體而言,漢字無論字形和字義都經歷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就《細說漢字》一書所見,漢字字義變化之大,比我認識的大得。這是比字形更重大的變化。如果執着於本形本義,中文是一種今天難以理解的文字,從一到十都不認識,非要重新學習不可。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筆下留情」版頭照片題詠之六十二(2017/10)

雷聲夜半囂
枝橫未折腰
花容曾委地
雨竭更嬌嬈
(秋分夜雨後)
花正好 
夢香濃
人生多幻變
聚散去如風
花好月圓當歡賞
花前月下幾相逢
青山懸白練
黃果臥虹華
俗慮如塵滌
寒潭一步跨
── 黃果瀑布見彩虹
青山萬里白雲閒
深壑飛跨若指彈
橋下奔流珠海去
歡歌黔醜去不還
── 過貴州壩陵河大橋
牆頭花獨放
含羞艷如仙
自在須臾裡
一天若百年
(台城河邊含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