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繼續前行,帶着望遠鏡和放大鏡

視野高清的維港
人有天生的心理防護機制,有心理學家說,這有 15 種之多。給老闆罵了,回到家裡向老婆或小狗咆哮幾聲是其一。也有內歛而無聲的,例如本來由你獨佔的升降機裡走進一個陌生人來,便彼此都佔一角去;再進來一人,會佔領另一個角落。走進餐廳酒樓,大家會愛選個靠邊的座位。

這樣的心理,在沒有外來影響時不會展現,出現了某種外來因素,它就彰顯了。人越多的場合,這會越明顯。例如在擠逼的車廂裡,人會自然地對身邊提高警覺,並盡可能擠向靠邊的位置。

群體亦一樣。當資訊科技、交通物流的發達促使全球化爆發之初,很多人擔心全球化也就是美國化,文化將被逼一元而單調。這確有事實根據,可是同時發生的是,各地都催生出彰顯各自獨特文化特色的產品來,形成創新浪潮,從商業製成品、資訊產業到意識形態都是這樣。

這在中國的表現尤其突出,這是世界最大的市場,有世界最龐大的網絡人群,最龐大的智能手機使用人群,本地特色的創新近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上個月,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總幹事 Francis Gurry 在日內瓦宣布,中國成為了第一個在一年裡受理專利申請超過一百萬件的國家,中國人「正在把創新作為其經濟戰略的核心」。在此之前,西方記者已一再驚呼,中國的電子科技應用可能預示着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

這也常常表現在日常細節上,例如在某些小商品上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和身份。在全球化浪潮淹至的同時,無論哪裡的人都對自己的文化珍惜起來。這不但受本地人歡迎,也受外 來者歡迎,走遍天下盡是可樂蘋果麥當勞不太枯躁了麼? 於是,全球化反而激發了多元化的繁榮。若能善加利用,兩者皆為利器。

事物卻總是利弊共存的,全球化與本土化都有其弊。放眼所見,對全球化無所適從的,和執迷本土化而鼠目寸光的,都不乏例子。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當選,都是利用對全球化的消極反彈而走偏鋒的後果。這都有一定的社會基礎,歐洲和美國都有相當的人口缺乏世界視野。

出版了 The Silk Roads: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絲綢之路:新的世界史) 一書的牛津大學教授 Peter Frankopan 在該書的序言中談到,他自小在房間面對着一幅世界地圖,知道世界之大,可是上學後老師都只言必歐洲。他好奇於外部之世界,努力自己探索,才有了以後的成就。

視野內歛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台灣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日前在 fb 上說,他曾經在課堂上做過實驗,發現多數大學生以為法國前總統是戴高樂是一種積木,以為巴勒斯坦前領袖阿拉法特是法國軍艦,文藝復興畫家米開放朗基羅是忍者龜。李家同表示自己當場傻了眼。他一個月前和 11 名台灣中學生聊天,又發現其中只有兩人知道希特勒是德國人,有兩人以為他正在競選美國總統 (與希拉里混淆了),至於希特勒在二次大戰中的大屠殺行為,沒有一位學生知道。

台灣作家王豐在 fb 轉發了李家同的文章,並說了更離譜的見聞:考不上國立大學的一些大學生,「你跟他講蔣介石,他以為是宋朝人,甚至是某種奇石」。

全球化不始於今日,從人類祖先踏出非洲之日就開始了。人顧及安全而把目光專注於身邊亦從來如此。人是兩者都兼顧了,才有今天的發展的。彈丸之地的香港更是這樣。

二零一七年來臨了,繼續上路吧,別忘了帶上望遠鏡和放大鏡。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