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無知可怕,無感更可怕

讀到一個對我來說陌生的用語:無感。這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無感覺,是否定式的構詞,就像無私、無窮、無我、無聞……等一樣。

這不算新詞,過去的意思是「感覺不到的」,例如「無感地震」,指的是很輕微、人感覺不到的地震。人們感覺不到的經濟復蘇被調侃為「無感復蘇」。古語也有「無感」,其中的「感」即「憾」字,「無感」是為「無憾」,即不為情感所動,沒有感觸。如嵇康在《養生論》中說:「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後人註曰:「悲哀不能在懷也。」

如今「無感」的意思相近,而更強調人之沒有感覺。用肯定語氣去表述,就是麻木、冷漠;不是不為情感所動,而是根本沒有情感。

據網上文字看來,這似乎是台灣近年的慣用語。我接連讀到台灣以「無感」分析當今年輕人心態的評論。

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葉丙成日前就新竹復光中學學生的納粹軍操表演發表評論,題目就是〈納粹事件反思:無感比無知更可怕!〉他認為,假若這些學生無知到連希特勒都不認識,連納粹是什麼都沒聽過,不會興沖沖地去扮納粹軍人,他們應該多數知道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史實。

問題是:「我們的學生空有一些歷史知識,但也僅止於知識而已,對這些歷史是無感的。無感的人,自然就有可能做出像扮納粹傷害他國感情的事件出來。」

「我們的教育太在乎知識,因為有太多的知識要教,以至於我們必須很有效率的把所有知識塞給學生。體驗?感受?同理?這些在教室裡都是奢侈,用傳統教學的老師是很難在繁忙進度中引導孩子做這些。」在以考試、效率主導的教學中,德國、二次大戰、納粹、屠殺,只不過是課本中的一個內容。

從文章知道,台灣網上有各式各樣用希特勒窮途末路影像做的搞笑短片,據不同內容配上不同字幕在網上瘋傳。這樣,納粹德軍的形象在不知不覺間已改變,用八卦娛樂淨化了屠殺的暴戾。難怪,台灣年輕人穿上納粹軍服公開招搖早有前科,如二零一一年,有三名學生穿着納粹軍服參加台灣當局舉辦的暑期戰鬥營;二零一三年有一名年輕人穿著納粹軍服參加「反同志」遊行。事件都鬧到要向以色列的駐台機構道歉。

這樣的「無感」已經不限於對時空遙遠事物的冷漠。台灣一位老師通過在學校的觀察,寫了〈給無感年輕人的一封信:「找到熱度,對抗冷漠!」〉,指出無感包括對人的冷漠、對身邊事情的冷漠,而最令人驚駭的,是對自己也漠然、無感:從了網上遊戲,對什麼都提不起勁,毫無動力,說不出自己喜歡什麼。

「無感」還不限於校園、學生、年輕人。在光復中學事件中,扮演希特勒的竟然是歷史科老師。事件引起輿論譁然後,學校的家長會會長認為,納粹「這些東西已經距離我們這麼遙遠」,不要動不動就訓人。又有縣立委呼籲「停止霸凌光復中學」。

那位老師給學生的信引用了兩句話:「冷漠,對我來說,是首要之惡。」(埃利·維瑟爾,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不關心。」(德蘭修女)

「大河就是大河,浪花就是浪花」,也算是「無感」吧?

2 則留言:

  1. 成王敗寇,鐵木真都一大堆人叫它做民族英雄= =

    回覆刪除
  2. 成王敗寇,鐵木真都一大堆人叫它做民族英雄=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