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十幾億中國人全體進入一個大吃大喝季節之際,接連讀到兩篇關於飲食的新資訊。一是一位退休醫生朋友推薦的《紐約時報》文章,談吃糖過量的危害;二是哈佛大學的醫學通訊,忠告要飲食正確,對抗糖尿。
過去有個印象,是中醫講究飲食戒口 (忌口),西醫則否。現在看來,無論中或西,都一樣注重飲食對健康的影響。西方的飲食研究有數據支持,可能更能影響廣大人群的飲食習慣。在不同利益集團的宣傳左右下,這往往能形成社會潮流,勢不可擋。《紐約時報》的文章,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談起,講述了糖在美國飲食中的興衰,而消費者在這過程中被利益集團玩弄於股掌之上。
文章是一篇書評,談的是新出版的 The Case Against Sugar (抗糖這事兒),書的作者 Gary Taubes 十多年來寫作過多本關於飲食健康的書,新書把茅頭直指糖,不但認為糖是糖尿病、癡肥的根本原因,還可能是心臟病、高血壓、多種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症 (早老性癡呆) 的元兇。其中,講到糖在美國飲食中地位的變化。
美式飲食常常甜得厲害,這不是從來如此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食物供應緊張,美國政府為了實施糖的配給,宣傳健康飲食非無糖不可。美國醫學協會也認為應當嚴格限制糖的吸收。業界擔憂這會改變公眾長遠的食糖消耗,成立了「食糖研究基金會」 。這為美國商界開了先河,就是為了維護某種商品而支持學術研究,在商業利益與科學家之間建立聯繫,進而在社會上採取進攻性策略,學術界有利於煙草業的研究等等,就是這樣帶動起來的。
食糖的研究認為,既然癡肥是飲食中熱量過多造成,那麼所有飲食都該平等對待,一卡路里就是一卡路里,一茶匙食糖不過 16 卡路里,為什麼要把食糖妖魔化?
正當食糖節節敗退之際,救星出現了,飽和脂肪成為更大的眾失之的。被視為權威而公正的「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認為脂肪與膽固醇才是心臟病的元兇,傳媒、國會、農業部的茅頭於是全都轉向了。不少高糖飲品趁這個機會搖身變形為採用果糖──其實也是糖──的健康飲品。
在這紛紛擾擾當中,大眾──包括廣受美式飲文化影響的非美國人──暈頭轉向了。書評作者指出,人們可能更須關注的是「新陳代謝綜合症」(metabolic syndrome) ,它的癥狀是肥胖、高血壓、自製胰島素功能受損。
要為健康慢性退化找一個單一的兇手很困難,這不是單一因素、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也不是對所有人都一樣。某種東西有害,即使煙草,也難以確定一個絕對的有害臨界量。不吃糖,乃至畏食碳水化合物,顯然都過分了。
那份哈佛的醫療通訊提出的所謂「正確」指的也是均衡,它根據一個對美國二十萬人跟縱研究二十年的研究報告指出,素食可以明顯減少二型糖尿病,不過通訊建議的飲食模式是多素少肉、低糖少鹽、少飽和脂肪。
昨日收到一則短訊,說道玩了幾年 WhatsApp/Line/WeChat 之後發覺:拜讀了太多人生警句,而突然不知道怎麼做人了;了解了太多養生之道,而突然不知道認怎麼吃了。
這相信是目前很多人的困擾,就如百足的蜈蚣在旁人指指點點該怎麼走路之下,都不知道該先挪動哪一足了。
我相信,重要的是均衡,走中道,「事不背中道,是謂之大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