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治霾中的樹木與森林

斜陽軟軟、雲煙淡淡的維港。
在香港,由於不斷聽到、看到關於華北霧霾的報道,不少人可能以為中國不但在經濟發展上位居世界第一位,在空氣污染上也是冠軍。這對印度等國家「不公平」,在世界衛生組織全世界空氣污染城市排名表上,前 20 位中印度佔了 12 位。瀏覽一下這個排名表很有好處,這使你不是只看到一棵樹木,也看到整片森林。

從第一位的德里往下看,一直到第 36 位才有第一個中國城市出現,那是蘭州。再下掃到第 61 位,再出現另一個中國城市烏魯木齊。熟悉的名字此後多起來了,在 100 位之前有西安 (70),西寧 (72),北京 (76),延安 (79),濟南 (81),濟寧 (山東, 84), 合肥 (89),南京 (92),渭南 (陝西,96),開封 (97),鄭州 (98)。就是說,在 60 席之前,中國只佔一席,而在前 100 席中佔 13 席;除了南京,都在長江以北。

排在前面的城市多來自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孟加拉國,接着是卡塔爾、土耳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埃及等。很明顯,南亞次大陸是空氣污染重災區,中東與地中海東部也嚴重。

世界衛生組織去年曾指出,世界八成人口居住在空氣質素低於世衛標準的地方;中低收入國家十萬人以上城市,98% 的空氣質素不合標準。

我在排名表一路往下看,反覆看了三次,竟然在 1215 個城市席位中找不到香港的位置。這與一段時間以來香港傳媒對香港空氣污染嚴重的渲染有極大反差。香港在秋冬季節吹偏北風,受珠三角混濁空氣影響,的確會有空氣欠佳的日子,但風向一變,特別是在偏南風的春夏季,情況就不一樣。前天較濃重的「煙霞」就是西北風帶來的。華北的霧霾也有季節性,秋冬氣流加上取暖需要,加劇了空氣污染。

對於治理之道,眾議紛紜,其中一個觀點是:放慢經濟發展速度。這看似言之成理,既然工廠生產是重大污染源,工廠少開工,排污便可減少。

可是從以上排名表和世衛的報道可以看到,經濟發展比中國慢得多的國家不見得有更好的空氣。治污得針對污源頭進行,這又與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美國已故經濟學家 Simon Kuznets 有一個呈倒 U 型的環境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理論,說是一個地方在發展經濟之初會破壞環境,待經濟發展到某個程度,情況就會扭轉。這其實是對歐美等經濟發達國家經驗的總結,簡單地說是「先發展,後治理」,用粵語說是「先發財,後立品」。這屬於人群一種難以控制的非理性行為。

逆轉的臨界點,據說是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五千美元的時候。香港在一九八三、八四年達到了這個經濟水平,是時,香港正好遇到大陸的「改革開放」,製造業大舉北上,各種工業污染也隨之轉移到了珠三角去。香港經濟迅速向服務業轉型,香港人的環保意識亦逐漸高漲。

據 IMF 二零一六年四月的數字,中國的人均 GDP 已達 7626 美元。可以見到,中國近年不斷加大環保力度,包括治霾。

對於治霾的成績如何,澎湃網上有一篇文章可以參考,題目是〈美使館數據分析:為何北京霧霾情況在好轉,而你感覺卻加重了〉。作者用美國大使館而不是中國的官方數據分析,發覺北京近年來霧霾逐漸改善,譬如一年裡 PM 2.5 超過 100 的天數,已從二零零九年的 75 天下降到二零一六年的 51 天。

北京治霾也要如倫敦、洛杉磯一樣花上二三十年嗎?我看不用,中國很多先進技術的應用已悄悄地走在世界前頭,在環保上也一樣。
**
參閱 :
維基:List of most polluted cities by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most_polluted_cities_by_particulate_matter_concentration

澎湃:〈美使館數據分析:為何北京霧霾情況在好轉,而你感覺卻加重了〉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959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