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於這樣等級銜頭的人,會肅然起敬。不知道打哪時起,已是「司空見慣渾閒事」了。如今的感覺是,銜頭在貶值,一個虛銜實在不說明什麼,更不說明一個人的本領、能耐。
最早給我貶值感覺的銜頭是「經理」。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粵語殘片」中,經理的社會地位很高,是有錢有勢有名譽的人,是打工仔要頂禮膜拜的。從七八十年代起,香港的「經理」泛濫起來了,機構隨隨便便就給員工一個「經理」銜頭;要經常與客戶打交道的,最容易「升職」。這樣的「經理」與五六十年代的「前輩」相比,無論名與實都貶值了。原來的經理職級有個更漂亮的頭銜,前面加上「總」、「董事」之類的定語。
那個時代不久之後,一位從經濟記者轉職到金融企業工作的朋友給我一張名片,嚇然貴為Vice-president。我忘了職銜的中文名稱是什麼,按英文,這個銜頭有很耀眼的光環,可以理解為副行長、副總裁、副董事長等等,都讓人不敢小覷。我以為朋友真個上飛上枝頭了,但心裡總有疑惑。
後來業內人士告訴我,在很多金融機構,Vice-president 是「最低級」的,是你入門踏上的第一個梯級。
報館的情況,我知道得稍多一點;近年脫離了,仍然了解一些情況。很早就出現的一個現象,是為了減少人員的流動性,即使不能在工資上給予滿足,也在銜頭上給予一些虛榮。於是就出現了高級記者、首席記者、高級編輯之類頭銜。這有時是在同行的競爭壓力之下濫發的,以防記者在與同行一起採訪時被比下去。接受採訪的人面對一個「高級記者」、一個「記者」,很容易厚此薄彼。於是,「高級」之名與實常不相配,記者入行兩三年可能就能撈到個「高級記者」銜頭 。
這樣的「發水」現象,不限於記者的層面,而早就蔓延至「老總」階層了。一些傳媒機構除了總編輯,還有不同名堂的總編輯、不同名堂的副總編輯。這可能是分工的需要,但難免使人狐疑,各人都是幹什麼的?譬如有執行總編輯,是不是暗示總編輯其實不「執行」職務、只掛個虛名?
從最近的新聞看來,香港確有一些新聞機構是總編輯是不必或不宜履行實務的。你不做、不管,沒事;你一做、一管,麻煩就大了。
前幾天遇到一個新聞機構的老闆,一聊就聊到一位近日「一不忍則亂大謀」的總編輯的新聞上去,這位老闆一針見血地指出,那位同行錯就錯在要真個履行總編輯的職責來了。一管,下面的員工竟然舉行「編輯自主」的抗議牌來!「編輯自主」的真正意思似乎是:前線編輯可以自主,總編輯不可自主。
想來,頭銜貶值有兩個可能性。一是由於濫發,以致掛上銜頭的人不夠班;二是銜頭給前線人員奪權了,被架空,只留給你一個有名無實的虛名。於是,所謂「新聞自由」只歸下面的小編輯、小記者,與總編輯無關──這是香港「新聞自由」下的咄咄怪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