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從隸書看「正體」與「俗體」

里耶秦簡中的古隸,是二千二百年前的墨蹟。
不少朋友在習書法,從習作可見,都要寫隸書,特別是寫漢隸。這似乎是習寫書法的「正道」。我沒有依着「正路」走,很少寫這種書體,以前覺得它較刻板,後來才知道其實當中也有很多變化,風格多樣。最近讀書,才又對隸書的起源有新的認識。

按照最簡單的說法,中國的書法始於象形圖案,再由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這樣一路發展下來。其中,從小篆到隸書的變化最大,是為「隸變」,可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漢字至此擺脫了篆書體系中以象形為主的「詰屈」,字形完全以抽象的線條組成。漢字的字形發展至此告一段落,此後再沒有發生類似的重大變化。從隸書發展到楷書,只不過是筆法的改變而已。

篆書與隸書在字形上差別很大,這變化是怎樣演變而成的?我偶爾寫寫隸書,喜歡帶點篆意,把篆書的筆畫、字形加到隸書中去。過去雖然見過有着篆意的隸書,但總覺其中篆意其實不多。對篆與隸之間的關係,我始終不明白。

最近讀《漢語文字學史》(黃德寬、陳秉新合著),讀到大陸學者裘錫圭關於隸變的論述,大受教益。

這關係到中國古文字的體系劃分。古文字階段約起自公元前十四世紀,終於前三世紀末,歷時一千一百多年。古文字不是依一個單一體系演變的,唐蘭把這分作四系:殷商系文字、兩周系文字(止於春秋末)、六國系文字、秦系文字。到了戰國,文字主要分為秦文字和六國文字二系(王國維說)。秦始皇統一文字,主要是以秦系文字去統一秦與六國的文字。秦系文字是指春秋戰國時代秦國的文字以及小篆。

馬王堆西漢墓帛書上的隸書
裘錫圭在《文字學概要》中對比了六國文字和秦系文字,也對比了小篆和隸書。他指出,在春秋時期的各個主要國家中,建立在宗周故地的秦國,是最忠實地繼承了西周王朝所使用的文字的。進入戰國時代之後,秦國由於原來比較落後,又地處西陲,各方面的發展都比東方、即函谷關以東諸國遲了一步,文字的劇烈變化也開始得比較慢。

這劇烈發展主要是指俗體字的發展。在正體字和俗體字的關係上,秦國文字和六國的文字不一樣。東方各國的俗體字發展得較早,字形與傳統正體字的差別往往很大,而且由於俗體字使用得非常廣泛,到後來,正體字被衝擊得潰不成軍。秦國文字中的俗體字,大約從戰國中期開始才迅速發展起來。秦國的俗體字比較側重於用方折、平直的筆法改造正體字,字形一般與正體有明顯的聯繫。

更重要的是,在戰國時代,秦國的正體字演變成篆書,而俗體字則發展成為隸書。秦國俗體字雖然對正體字有影響,但是始終沒有打亂正體字的系統。而六國通行的文字,與春秋時代的傳統的正體相比,幾乎已面目全非。

秦國文字中的俗體字──隸書──到了漢代而成熟,作為正統流傳下來。而六國文字後來到「孔子壁中書」再被發現時,已幾乎難以辨認了。

隨着時代變遷,所謂俗體、正體常常位置互換。現在很多人把繁體字說成是正體字。可是回過頭去看,今天的所謂「正體」,不過是古之「俗體」而已。可見,不必以「正」為貴,以「俗」為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