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好詩佳處輒參禪

攝於韓國
有同事得到另一同事寫的兩行字:
風送水聲來枕畔
月移山影到窗前
這同事見我走過,相問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個很好的對聯,每個字都很考究,上下聯意境渾然。兩句話都簡單明了,自然暢達,宛似天成,不加琢飾,如從口出,如在目前。同事當然不是不明白兩句詩的意思,而是想知道詩背後更深一層的含義。

這兩句詩來自宋代鼎州大龍山智洪弘濟禪師,有僧人問他:「如何是佛?」他答:「即汝便是。」又問:「如何是微妙?」他答:「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也作「床前」)。」「微妙」,大概是指禪的精微深奧道理。

這是很典型的禪學答問,很「無厘頭」。禪之承傳,本來說好不着文字;這其實不可能,那就只好說半截,留下半截或大半截不說破,由你自已去猜、去參悟。

精微深奧的文化藝術一旦變成大白話,會有點掃興,故意有點「留白」讓你去填上,讓你去神馳、參與,反而增加了興味。不同的人在不同時代以不同的體會為某種文化藝術去填上自己的補白,無形中參與了創作,豐富了這一文化。中國文化很講究這一點,禪如是,詩詞、書畫、琴曲、戲曲等等亦如是,都在有意無意之間,有必不可少的留白。

這樣的留白,一定程度上有來自佛教的貢獻。禪宗在唐代興起之後,詩開始受到禪學的影響,到宋,更形成「以禪喻詩」的普遍現象。如蘇東坡說:「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學詩渾似學參禪」,在宋代幾乎成為詩人的一句「口頭禪」了。詩人常把禪理融入詩中,務求營造出新的、更耐人尋味的意境,使詩更含蓄雋永,更無達詁,更有詩味。這就有了「詩為儒者禪」之說。

反過來,僧人也可以借詩說禪。大龍山智洪弘濟禪師這才有「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的妙答。

這兩句營造的是個「靜」字,水聲不噪而使夜更靜,山影移來,更是靜悄悄的。關鍵不在環境的靜,而在心境的靜,不然,感受不到水聲襯托之妙,更感受不到山影的移來。參禪常與靜坐相連,因為唯有入靜了,才能對自身反觀。

其實,對這兩句詩,也不必作太深奧的理解,只消從句子描繪的小小場景中感受一下那美的意境就夠了。現代人生活太繁忙緊張,難以從生活、工作的百般煩惱中解脫出來。很多人愛去旅行,一有假期便似逃遁般離開香港,要到外面去才能找過暫時忙卻一切的地方喘口氣。我也有過這樣的愴惶出逃。

「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卻提醒我,水聲山影可以近在枕畔窗前。

蘇東坡《前赤壁賦》,實在應該常常重溫,就重溫一下這一段吧:「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清風、明月,香港都並不稀缺。對這篇文章,有一很誇張的評價:「熟讀《赤壁賦》,勝讀一部《南華經》。」《南華經》即《莊子》。這無疑誇大了,但不時重溫,總有得益。

2 則留言:

  1. 拜讀先生的文章,如同又上了一課, 感謝!

    回覆刪除
  2. 多謝如茵,其實要感謝那同事。那兩句詩的觸動,讓我上了新的一課,也重溫了舊的功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