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流感病毒新發現之一:喜冷怕熱

流感病毒的立體結構


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都在氣溫低而乾燥的冬季,一到炎熱而潮濕的夏天,流感就減少了。這情況,在緯度偏北的地方如中國北方、歐洲、美加尤其顯著。這已是常識。但為什麼會這樣,卻是知之不詳,儘管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例如說:因為天氣冷時,人們較多聚集室內,容易互相傳染;冬天日照較短,紫外線減弱,病毒於是較猖獗;人的免疫能力在冬季時下降;空氣乾燥有利病毒傳播……等等。


最近,科學家有了一些新發現。一個是流感病毒與氣溫高低的關係,一個流感病毒與濕度高低的關係。


先談與溫度的關係。


這是美國國家衛生學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一個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研究報告去年三月首先在「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ology)網頁上公布。


有關研究的最重要發現,是流感病毒的外殼在不同溫度下的變化。他們在學院的「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薄膜實驗室」內,以磁共振技術準確測定出病毒外殼在不同溫度下的狀態變化。


這層外殼主要由類脂物(lipids)分子構成,是病毒的保護層。這個族群的分子不會與水、油、脂肪、蠟、膽固醇混和。這使流感病毒在低溫環境下,甚至可以抵禦某些洗潔劑。了解這層外殼的特性,有利研究出更有效的清潔劑,防止流感病毒傳播。


研究發現,當溫度降到接近攝氏零度時,這個外殼會硬化至凝膠(啫喱)狀,把病毒嚴密地包裹起來;隨着溫度上升,凝膠狀的外殼會逐漸融化,升至攝氏15.5(華氏60),就成為糊狀。


研究人員認為,被嚴密包裹的病毒,有利於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一旦外殼融化,若病毒是暴露在空氣中,會很快乾涸、弱化,以至死亡;可是若病毒傳播到了人體之內,才因為溫度上升而融掉外殼,病毒在液態下就會滲透到人體細胞之內,開始複製、繁衍。


主持研究的森默伯格(Joshua Zimmerberg)醫生比喻說,這就像M&M朱古力「不融於手而融於口」一樣,而流感病毒要在這樣的狀態下才可以進入人的細胞,感染它,使人生病。


研究人員希望,了解到流感病毒如何自我保護和伺機「行兇」的機制之後,可以研究出對付病毒的新方法。森默伯格醫生並說,不妨考慮,是在流感高峰期時,是否可以把室內溫度調校得更高一些。


可是在英國,有病毒專家對這項新發現不以為然。倫敦「瑪莉王后醫學院」(Queen Mary ‘s School of Medicine)的病毒學教授約翰.奧克斯福德(John Oxford)認為,美國方面的研究成果很有趣,但不宜過早下結論。


他詰問:「假若那是真的,為什麼我們在常年氣溫達攝氏35(華氏95)的熱帶也會患感冒?有人甚至估計,新的流感大流行可能在越南和印尼首先爆發呢。」


他指出,自從俄國一八九零年的流感大流行之後,研究人員就試圖把流感傳播與寒冷天氣扯在一起,可是一直難以在二者之間找到無可爭論的連繫。他說:「我不以為這個研究已就流感病毒的傳播作出決定性的結論,一定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在香港,流感高峰期也在冬季。進入五月,香港開始進入又濕又熱的夏季,流感就逐漸減少。根據香港天文台的資料,香港四月的平均氣溫是22.2(平均最高24.9度,平均最低20.2),五月的平均氣溫是25.9(平均最高28.7度,平均最低23.9)。五月的天氣應有利我們抗疫。


墨西哥城如何?四月平均18(平均最高26度,平均最低11),五月平均19(平均最高26度,平均最低12)。從溫度看,那邊仍然較有利流感病毒傳播。


(流感病毒新發現二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