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過好「第二人生」

小花很美,但只有瞬間的燦爛,星期天拍下情影,第二天就殘了

身邊的事情常常會告訴你,世事無常。一位朋友最近就突然面對着「第二人生」之變。

日本人也有「第二人生」的說法,指的是子女長大之後,家庭出現空巢現象,為人父母的採取積極態度,認為負擔減少了,可以重新享受不用為子女操勞的新生活,是「第二人生」的開始。

朋友的「第二人生」是另一回事。

朋友是好好先生一名,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勤勤懇懇工作,老冬瓜一個──又老又實,一切都是為了家庭。為牛奶公司做司機,一做就幾十年,直到退休。退休了閑不住,又找到一份給大老闆做司機的清閑工。他有一個環境不好的老同學,找不到工作,他會想到把自己的一份工讓給老同學去做。

他身體壯實,吃得走得,未進過醫院,只是血壓有點高,經常紅光滿面的。一次檢查身體,竟然發現胃部長滿了瘤,要立即全切除。大概一個月左右,他就進入「第二人生」了。

現在,他仍躺在醫院裡,食道直接小腸,做了「無胃人」。於是,生活習慣面臨很大改變。他喜歡吃,以後該怎麼吃?能吃什麼? 都要改變,所以說,要進入「第二人生」了。

說不定,他的問題就是吃出來的。他向來喜歡吃廣東燒臘,喜歡吃油炸食品,是不是有關係? 不知道。可以知道的是,這些都歸於不健康食品之列,以少吃為妙。

「第二人生」是大部分人都會經歷的,到年紀大了,就總會進入一個不一樣的新的生活階段,可能是家庭結構帶來的,也可能是健康狀況帶來的。這段人生路,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長。隨着人的平均夀命增長,而不少人又提前退休,這段日子可能長達三、四十年。怎樣安排好這段日子,是個人以至政府都要面對的問題。

昨晚出席公職人員演講會的每月例會,裡面有一段以「人生如戲」為題的即興演講環節,讓參加者根據不同提問作兩分鐘的講話。有個提問是「你希望幾歲死去?」接過這話題的說得妙,他說希望是56歲 ,而他已57歲了。選56歲,是因為那是他退休的第一年,日子過得很愉快,他希望自己能在人生最快樂的時候離開。

另一個提問是「你打算怎樣安排以後的人生?」回答的也妙,那是位已退休十幾年的公務員。他說,他以前在機電工程署的工作總是與計劃打交道的的,但經驗告訴他,不管你把計劃做得多好,到實施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不期而至的問題,原定計劃一定難以執行。所以不打算給自已的人生定什麼計劃了,要活在當下,隨遇而安,順着人生的發展過日子。他在一個刊物上看到介紹這個演講會的廣告,覺得有興趣,昨晚便來了。他開朗的笑聲、話語,讓你真切的感到,他確是活在當下,在享受人生──他的「第二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