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戰狼與韜光養晦

近年常有人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中美高層在阿拉斯加唇槍舌劍一番,中方楊、王兩位霍然亮劍,自然又招來同樣責難。倒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後有個中肯的表述:中方作出「防禦性反應」。

關鍵是防禦性,而非進攻性;是受到攻擊之後的自我保護反應。這是所有生物體的自然反應,人類族群為生存、競爭而建立的國家、經濟體如果不能這麼反應,難以持續發展。

狼予人野蠻、攻擊、侵略感覺。二零零四年出版的小說《狼圖騰》至今暢銷,不久前還在書店見到書被置於暢銷書櫃台,原來二零一九年曾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小說描寫內蒙草原上人、狼、天(騰格里)的關係,非常引人入勝而富啟發性。不少人和企業因此提倡狼性,認為這是遊牧民族的勇於物競天擇下的優勝品性。相對之下,農耕民族慣於守土樂業、小富即安、進取不足。歷史上,每次北方民族南擾,漢族就飽受蹂躙,被譏為羊性文明。

受到很多人歌頌的藍色海洋文明,是狼性文明的延伸發展。歐洲曾經慘被所向披靡的蒙古大軍踐踏,高度發展的羅馬帝馬最終被「蠻族」消滅,這些以狼作圖騰的民族給歐洲文明留下了至今不滅的基因,慣於殺戮、征服、佔掠。這樣的狼性後來隨着航海大發現而為禍世界。歐洲十八世紀發靭的工業革命使之如虎添翼,歐洲以外其他民族、文明莫之能禦。


中國作為當時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在如狼似虎的侵略者面前,變得虛有其表,不堪一擊,開始了一百多年的沉淪。當年的漫畫,很好地繪畫出中國慘被宰割的圖景,圖中爭噬中國的沒有狼,但有比之更兇猛的獅虎熊鷹等,而中國連「防禦性反應」都沒有。

中華文明素有提倡忍辱負重的文化,認為要成大事,務必要能忍,如蘇軾《留侯論》所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受辱則拔劍而起、挺身而鬥,實不足為勇; 真正的大勇者,「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所以能「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歷盡貶摘的蘇軾本人因此能超然於物外,成就非凡。

孔子說: 「君子無所爭。」君子真的不爭嗎? 顯然不是。《道德經》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天亦無所爭,但能勝、善勝;君子應如天一樣,默默培養能勝、善勝的超強實力,以達到不爭而自勝,「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妨從這角度去理解鄧小平在外交上提倡的「韜光養晦」。

有人完全忠實於字面意義,把這理解為一昧「扮鵪鶉」,萬事不出頭。又有人認為四字如主流英譯的 Conceal one's ability and bide one's time,可是「韜光養晦」字面上其實沒有「等待時機」的意思。有人更譯之為 Promoting our hidden agenda under a declared strategy,這更過頭了,等於「說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了。 

金燦榮教授則認為韜光養晦有兩層含義,一是收斂自己的鋒芒,即所謂「韜光」(韌,劍套); 二是補充自己的不足,即所謂「養晦」。因此可譯為 Keep a low profile and concentrate on self-improvement (保持低調,自我完善)。

這就接近「天之道」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