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電腦模型的推演顯示,優先向青壯年人群接種疫苗,比優先向長者接種更重要,更符合社會的整體利益。
這是資源稀缺下,如何優化資源配置的問題。
據香港的統計資料,不同年齡組群的新病冠病毒感染病人的死亡率差異很大,零至 19 歲組別為0%,以十年為區間各組別的數字一路上升,到 59 歲,最高只為 0.2%; 之後即徒升,80 歲以上達到 27%。基於安全考慮,安老院舍院友、60 歲以上長者因此獲優先接種疫苗。
可是,各年齡組別感染者中的無徵狀感染者比例展示出另一反向畫面:0-9 歲組別為 44%, 10-19 歲別為40%,即每十個感染者至少有四個沒有徵狀,如果不作檢測,不知道自己可能把病毒傳播到身邊的親友。
究竟應該優先給長者接種以保護生命? 還是優先向青壯年接種以滅少社會上隐形傳播者? 這是決策者的難題。
長者優先是世界各地當前推廣接種疫苗的共同策略。這裡有個隐藏的問題,就是疫苗對長者的效用其實較缺乏充分試驗數據支持。眾所周知,疫苗的實驗、尤其是在社會上招募志願者進行的第三期雙盲臨床實驗,由於存在未知風險,只限於青壯年健康人群,而不敢貿貿然拿年紀較大、身體狀況有所不如的人做實驗。
政府就科興疫苗的「接種須知」有這樣的表述:「第 I 及 II 期的數據顯示,疫苗對 60 歲及以上人群是安全的....。由於參與第 III 期的樣本數目較少,疫苗在 60 歲以上人群的保護效力數據尚不充分。」
這相信也是其他疫苗的情況,英國「阿斯利康」突然被歐洲多個國家停用,可能與此有關。數據不充分的一定不限於「保護效力」。
英國《新科學》周刊 (New Scientist)日前報道,據劍橋傳染病數學教授Julia Gog設立的新冠病毒傳播模型,優先為最脆弱人群而不是最可能傳播新冠病毒的人群接種疫苗,可能是短期內挽救生命的最佳戰略;但也可能是讓變異病毒株得以演變的最高風險戰略。她並非主張改變目前的戰略,而是指出如果不向高風險人群以外推廣接種以盡快遏止傳播,會有巨大風險。
美國供同行評議論文的ScienceAdvances (科學進展網)上月刊出《誰該優先接種》(Who to vaccinate first? )論文,論文據數學模型發現,疫苗的有效率只要≥50%,就足以大幅度遏制大流行。疫苗效力若較低,無論接種覆蓋率多大,高危人群(長者)都應優先; 若疫苗效率較高,宜改為優先給高傳播人群(較年輕)接種。
此外,紐約大學教授Maurizio Porfiri的團隊創建了一個模型模擬疫苗對抗新冠病毒的遏制,對比了只向高危人群(長者、醫護、教師等)接種,和向全人口隨機接種的不同功效,結果發現優先向高危人群接種,對遏止病毒擴散效果不佳。
接種疫苗是應盡的社會責任,護己護人不是空話。從切斷傳播鏈角度而言,青壯年更應及早接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