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法國總統的珍貴禮物

啟蒙運動時巴黎文人聚會,討論伏爾泰的作品。
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訪華,帶去的禮物較特別,是法國共和國衛隊的一匹隊馬。這次中國主席習近平回訪,馬克龍送的禮物更特別而珍貴:一部一六八八年法國出版的法文原版《〈論語〉導讀》。這部首版書僅存兩本,法國僅存的一本存放在巴黎的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習近平接受了另一本後,說會把它收藏在北京的中國國家圖書館。

這書之珍貴,不僅在於罕有,更在於曾對法國知識界產生過可稱劃時代的影響,有助推動了影響整個歐洲以至世界的啟蒙運動。西歐近代有過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一是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二是十六至十七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三是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末的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作為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批判封建專制、宗教愚昧、特權主義,宣傳自由、民主、平等,覆蓋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教育學等等。它推動了後來的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促使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興起,以致歐洲文明今天雄霸世界。

伏爾泰
啟蒙運動濫觴於英國,卻以法國為運動中心,那裡的啟蒙運動聲勢最浩大、影響最深遠,領袖是伏爾泰。他的思想對十八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以致有「十八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之說。

《〈論語〉導讀》的作者是十七世紀法國人弗朗索瓦.貝尼耶。馬克龍把書送給習近平時說,《論語》的早期翻譯和導讀曾啟發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的哲學思想。

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末,歐洲社會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大興趣, 掀起了「中國熱」,法國知識分子理性思考中國文化後形成褒貶兩派,分別以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為代表。

伏爾泰高度評價中國政治,認為中國是一個由開明君主統治的理想國家,一,有賢明的君主以理性治國,統治寬容;二,有良好的法律,有有效的行政體制;三,儒家思想十分完美,是中國政治統治的理論基礎。他因而有「歐洲孔夫子」之稱。

孟德斯鳩則認為中國是專制國家,皇權至上,而儒家學說為之提供了合法性;中國也不存在真正意義的法律。不過他肯定中國一些具體措施,如重農政策、科舉考試等。

其實,當時歐洲人對中國認識非常有限,關於中國的訊息主要靠傳教士帶回來。瞎子摸象而各有所本、各有所限是必然的。西方以堅船利炮打進清代中國後,對中國印象的巨大落差由此形成。

如今是資訊爆炸時代了,西方很多人對華認識卻仍然比瞎子摸象好不了多少。即使一些開明之士,亦不免受局限。最新例子,是美國前財政部長、哈佛大學教授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日前在北京「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發言。

薩默斯對中國的發展有相當認識,曾說過,若干年後回望廿一世紀,歷史會只記得一件事,就是中國的崛起;其他如「九一一」等不在話下。他日前在北京指出,十九世紀的英國經歷工業革命後,生活水平提高至1.5倍,而中國經歷了四五十年時間,佔世界20%的人口生活水平翻了15倍。「我相信,當人們到公元二五零零年寫歷史時,中國發展的意義將比工業革命更大。」

可是他從美國利益角度出度,呼籲中國「要重申自己的立場:中國正在蓬勃發展,但無意取代世界舞台上的其他角色」。

同場的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在隨後的發言中不失和氣地回應說,「中國無意成為另一個超級大國,一個美國式的超級大國,所以不會取代美國」,但「中國扮演什麼角色,不應該由華盛頓來決定」。

啟蒙時代彰顯理性。當今,仍亟待理性的啟蒙。馬克龍的禮物,有深意存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