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遺址出土的蚌雕人頭像 |
周原遺址是寶雞市扶風、歧山之間一條東西長 70 公里、南北闊 20 公里的地帶,是約有三千餘年歷史的古遺址,據信是周人滅商之前的聚居地。自五十年代後期開始,這裡出土過大量卜骨、卜甲和國寶級的青銅器。刻有最長銘文 (497字) 的毛公鼎、最大的青銅簋 (重30 公斤) 厲王害簋都是這裡出土的。
這裡也發現過很小的珍貴器物,例如兩枚高僅約三厘米的蚌雕人頭像。人像高鼻深眼,長臉薄唇,頭戴尖角護耳帽。饒宗頤認為,這屬白色人種,或是大月氏烏孫人種。他特別注意到人像頭頂一個
符號。
他指出,這一符號在甲骨文中出現過數十次,大家把它確認是巫術的「巫」字。但他發現,西亞很早之前就有這個符號,與殷周的這個符號完全一樣。公元前五千五百年,即七千五百年之前的西亞哈拉夫 (Halaf) 陶器上已出現,而且不止一見;同時期一個女神像的肩上亦刻有。這個符號在東西方的雷同,很值得研究。他推測,蚌雕人像頭頂的符號標誌職司,即是在宗廟供職的巫師,是西亞與中國大西北於遠古時代交流、接觸留下的痕跡。
這暗示,蚌雕所代表的族群,在西周時期已以胡巫的身份在華夏地區活動。
饒宗頤的學術研究有「四重證據法」之說。王國維提出古史研究要結合紙上材料與地下材料;饒宗頤提出要加上甲骨,是為「三重證據法」;之後又提出要加上域外記載,即為「四重證據法」。符號學的研究更要從時空兩個向度,即橫向與縱向超越。對上述十字符號的見解,就是他依據「線性橫組合法則」進行的比較與追尋。
台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的陳健文對這個雕像也有研究。他注意到雕像臉上有捲雲狀文面圖案,這圖案也在南俄、烏拉山區、中亞大夏地區、新疆、南西伯利亞以及中國北方的考古遺物上出現過,說明與歐亞內陸早期游牧民族有關。在臉上施以捲雲文面的習俗,可能是早期印歐人的傳統。
陳健文在《從文面圖像看內亞高加索種游牧民族與華夏的早期接觸》論文中提出,饒宗頤先生曾提示我們:「自大流士以來,華與胡兩種文化,接觸自不尋常,未可等閑視之。」中國古代與歐亞大陸西部地區的接觸與交往,應超過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範圍。
據此,對所謂「本土」,應有不一樣的認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