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文好」或是「我的中文不好」是個模糊概念,說不清楚怎麼好或不好,是說?是讀?是寫?是內涵? 要怎麼好,得有目標地去提高。
我認識一位美國的土生華裔,她自小在父母的影響下,生活上的粵語說得流利,但讀寫中文始終學不好,沒有學習動機;去上上華文補習班不過是對父母的敷衍,學不到幾個中文字。後來上大學了,卻修讀了中文,與其他非華裔同學一起上課,學漢語拼音等。不久,竟可以用手機發來中文短訊。她畢業後在美國打了一陣工,因為氣憤於玻璃天花板的不公平,一氣之下去了珠三角一家公司打工,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捱了一兩年,中文水平在被逼之下又有一些提高。之後,她仗着幾年在亞洲打拼的履歷,回到美國找到不錯的工作。
另一位也是美國回來的朋友,學習中文的經歷頗有趣。她很小就從香港移民到美國,到了彼邦只學英語,雖然能說粵語,中文字卻認識不到幾個。稍長時,香港的電視劇集大量流入美國華人社會,金庸小說改遍的劇集讓她着迷了。家人對她說,原著更精彩。她已把劇集「煲」得爛熟,連字幕也看熟,於是真的找來小說硬啃。據說,劇集的道白很多與原著相同。她一本一本的啃下去,中文竟然越讀越流暢。
她後來回到香港工作,據我的接觸,中文不比其他同事差多少,甚至可以在工作品評出一些中文文件文字上的不當。不是她的介紹,我真不知道香港的電視劇集和武俠小說有這般的文化傳播威力。
一位舊同事的中文水平也讓我詫異。香港的年輕人生於斯長於斯,說的是粵語,接觸的中文主要是「港式中文」,假若在閱讀和寫作不取法乎上,筆下的中文就難免有「港味」,寫不出標準漢語來。我偶爾讀到那位同事的一篇文字,立即覺得不一樣,我找她一問,才知道空穴之來風,果然有因。她原來曾到北京工作幾年,並刻意利用北京得天獨厚的文化環境好好學習,不但學普通話,學中文寫作,還學茶具製作、彈奏古箏。幾年下來的文化浸淫,不經意地,就流露於筆下。
不久前與一位剛考了香港的大學聯招試的小伙子閑聊,意外地知道,他上不了大學,而原因竟然是中文不及格。我模糊地了解到,他自問中文成績不差,但在考試中有一道題目答不上,是關於內容理解的。似乎,這不關乎中文本身的水平,而關乎涉獵與識見不足,以致無法有所發揮。
語言、文字,說到底不過是工具或手段,水平不管有多高,若缺乏深刻內涵,文字仍然會膚淺、蒼白。剛好在歷史地理學者葛劍雄的《統一與分裂》一書上讀到一段話,正好就此作一註腳:「中國結構複雜、內容浩繁的文字和悠久發達的文學傳統是大小臣工和他們的慕僚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從現在還能看到的數以萬計、或許數以億計的歷代公牘、奏折、詔令及各種公文中,雖然也不乏有關國計民生、軍政大事或人事任免等方面的重要內容,但大量的是千篇一律、毫無意義的官樣文章和歌功頌德、阿臾奉承的文字游戲。」「我的中文水平好不好」,豈只是技術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