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生書院擬遷梅窩激起當地居民強烈反對的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
事件使我想起了柏拉圖的一句名言:Democracy is the rule of mob (民主乃暴民之治)。
負責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的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也有這樣的名言:「A democracy is nothing more than mob rule, where fifty-one percent of the people may take away the rights of the other forty-nine.」(民主充其量就是暴民之治,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可以剝奪其餘百分之四十九的人的權利。)
雖然民主至今被許多人推許為「普世價值」,但民主與暴民之治的爭論始終沒有停息,而且不斷有新的案例去翻新,例如正生書院與梅窩居民事件。
之所以引起爭議,主要原因之一,是民主是一個量化的機制。「量」是相對於「質」而言的,即使經過重質的辯論,到了最後,決定性的還是量,是一人一票的量。一人一票是為了平等,不管你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還是反智低能、無知愚魯,都是一票。這是所謂基本人權,當然,你可以把這理解為把人降低到生物意義的人的權利,這樣狀態的人才算平等。
任何人其實都知道這樣的平等有問題,但既然說平等是最高的原則,還能怎麼樣?況且這很「科學」。科學嗎,就是把複雜的情況轉化為數字,以作出精確無誤的比較,就像在實驗裡做實驗,數據才有說服力。大專院校的教師評級,不是也要量化嗎?對學生的教化質量難以量化,那好,看你一年發表了多少篇論文,還要按刊登的學報的級別打分。這是另一種數碼化。
除了量化值得質疑外,還是看到,人的判斷都難免被個人利益牽制,絕大多數人投票時都是從個人利益出發的。梅窩居民的反應很分明,毫不掩飾地表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那些一邊抗拒正生又去擁抱正生學生的居民,虛偽得令人作嘔。
當地一些有權有勢人物就更加偽善了,一方面虛張聲勢為居民權益「仗義執言」,一方面自己的家人另作安排,例如讓子女到港島半山讀名校。
幾天下來,看到一個較明朗的分野,是當地居民好像「着了魔」(報章之言)地瘋狂反對,而置身局外的市民則傾向於讓正生書院遷入空置了三年的校舍,官員、輿論、名人紛紛表態。這多少是由於旁觀者清之故,也是由於問題不涉及自己的眼前利益。假若位置對換,安知態度是不是一樣?──人的決定總受個人利益驅使。
正因為這樣,柏拉圖和傑弗遜有了以上的論斷。這不等於說兩人反對一人一票式的民主,而是指出了這種形式的民主的天生缺陷。它沒有自身的糾錯機制,要有的話,就是在錯誤無可挽回之後,有可能用第二次投票去否定第一次的投票。
「群眾的眼是雪亮的」這句漂亮話,年輕的時候相信,但經常歲月磨練後,不再相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