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從吳康民的感慨說起

昨天讀到吳康民一篇短短的文章,題目是《邏輯混亂!》,這是為反駁理工大學一位講師的文章而寫的。反駁的內容就不說了,倒是文章與爭論無關的最後一段中的慨嘆較引起我的興趣:

「……這位『持續教育』講師的文字,卻引起筆者對當前關於教育語言政策『微調』爭論的感慨。香港人只知當今學生的英文水平低下,一切都為催谷學生英文水平設想。能提高英文水平當然是好事,但港人知不知道,香港學生中文水平低下又達到何等嚴重的程度!寫文章辭不達意,邏輯混亂而又見諸報章的並非個別的。再過若干年,當外國人專習中文的人才濟濟的時候,也許我們的大專院校,要聘請更多的外籍中文教師呢。」

我不知道香港的大專院校目前有多少外籍中文教師,只知道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就有一位──包睿舜教授(Robert S. Bauer),據說,他的廣東話和普通話都講得比很多中國人流利,不單在理大教學生講純正的廣東話,還獲邀到駐港解放軍基地,從拼音開始,去教純正的普通話。包睿舜自小在三藩市愛上廣東話,還是羅文、甄妮的歌迷,而羅文、甄妮唱廣東歌非常講究咬字是眾所周知的。他還著有《摩登廣東話語音學》等書。

外國有不少人像包睿舜一樣迷戀中文以至中國文化,在中央電視台經常可以見到這些不但普通話說得漂亮,還能在京劇、相聲上露一手的外國人,有白人有黑人。他們有朝一日魚貫到香港來教中文一點不出奇。

香港人中文水平之低落,實在叫人汗顏。這不僅是一般市民、學生的問題,而且是文化機構、官員的問題。看報紙、電視,聽電台,隨時都可以挑出病句來,有時甚至見到常識水平以下的大笑話。城裡一張過去以文字嚴謹著稱的報紙,不久前居然也在大字標題上出現了一個反用成語「萬人空巷」的錯誤!這可說是一葉知秋,香港連這樣一個可稱文化重鎮的機構也不濟至此,不僅是這個機講的悲哀而已。

曾聽一位在某電視台新聞部做編輯的朋友說,最怕年輕同事用四字詞,一聽到一定要嚴格把關。的確,過去很多是普通人──小學程度──常識範圍的成語,大學生們聞文生義常常烏龍百出。於是聖誕老人可以「蠢蠢欲動」,可以用「燈火闌珊」去描述燈火輝煌。

幾天前出席一個演講會,看一些朋友習練演講技巧。會上,一位年輕人講到,「地震在『無聲無息』中發生」,地震災難「絕對『無可厚非』是人禍」。司儀則說,這位是某某會友的『令郎』(與「你的家父」有異曲同工之妙);「兩位朋友都來自同一個家庭」(這無疑是說:甲來自「同一個家庭」,乙也來自「同一個家庭」,所以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家庭」)。有兩位演講者一上來便與聽眾打招呼:各位晚安(晚安,good night,該是晚上告別時說的)!

這些說話雖然未成文,更未見諸報章,但一樣辭不達意。黃霑被尊為金牌司儀,口才了得,文章亦寫得好。他認為,想寫出文字通順的文章,首先要練習把話說好;習慣了把每句話都說得完整明確,下筆為文,文句自然就能寫得通順。

香港人中文水平如何,不必看看他們寫的文章,聽聽他們說話,已心裡有數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