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巴蜀風采》稍欠風采

四川是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份,民族之多可能僅次於最多的雲南。少數民族多,歌舞藝術必然精采和多元化。所以四川省歌舞劇院帶來的《巴蜀風采》自然有吸引力,可惜看了感到失望。

過去看過一些省級歌舞團的演出,也有這樣的經驗。最印象深刻的是西藏歌舞團,不是演出精采而印象深刻,而是太「行貨」之故。這次四川省歌舞團給我相似的印象。

這些歌舞團帶來的多是綜合性的歌舞演出,即是有舞有歌,或者加上器樂表演,總之是熱熱鬧鬧,多彩多姿,但容易流於一般化,沒有突出的壓台節目,缺少創新。

《巴蜀風采》就是這樣,欠缺卓爾不凡的風采,節目多流於熱鬧而平淡。十四個節目除一個男聲獨唱,一個女聲獨唱,可以很精楚的分類為男女兩種:女子集體舞,男子集體舞。只有三個舞蹈節目是例外,即女子獨舞《虔誠》(藏族),男女雙人舞《阿惹妞》,和由一名男舞員與眾女舞員同演的《媽媽的兒子》(彝族)。恰恰最可觀的就是這三個節目。其餘的群舞,都由於在內涵和形式上沒有大的突破,無法給人什麼驚喜。

《阿惹妞》應該是最大膽創新的,它講的是同族表親的阿哥要照族例,揹上青梅竹馬的阿妹去成親,兩人哀惋悲切而情緒激越,有彝族特點的舞蹈動作新鮮而帶着粗獷、野性,不似一般男女雙人舞的溫文嫻雅。接近結尾時,阿哥把舞伴高舉過頭,阿妹雙手反抓兩腳結成環狀;阿哥在靜止片刻之後,遽然放下雙手,讓環狀的阿妹穿過阿哥佇立的身軀落在地上。兩人親密的關係也仿佛在這一剎那撕裂了。

記得多年前曾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看到過這個舞蹈,男舞者應該也是這位馬琳,他也是編舞者;那時,這個舞蹈剛得到全國舞蹈荷花獎之後不久。舞蹈奔放、噴發的感情表達方式,予人強烈的衝擊。但那天在上環文娛中心,這些感受都大大削弱了。舞者不夠投入,尤其是處於較重要地位的「阿哥」,從動作都表情都放不開,好像未進入狀態。

這不知道是否與場地有關。

《巴蜀風采》共演出三場,另兩場在沙田大會堂和荃灣大會堂。我買票時常先考慮了地點,不想跑到新界去。但一進場,就發覺選擇錯了,沒有考慮到中環大會堂根本不適合作大型演出──不管是音樂、舞蹈還是戲劇。台太小了,深度廣度都不足。每個舞蹈都有點束手束腳的感覺,群舞演員在前台一排開,已貼著邊幕了。

那晚的演出,整體給人較粗疏的感覺,背幕、燈光簡單──不是簡約──到極。換場很快,但有時快到最後一個亮相一出來,燈便暗了,看都看不清楚。謝幕也一次了事。字幕完全欠奉,演到哪個節目不知道,要亮起手機來看節目表。

場刊也簡陋,對舞節目的介紹很不足夠。譬如《阿惹妞》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道具,就是阿哥與阿妹不斷用口叼着互相傳遞的口弦,這是彝族戀愛中男女之間暗送秋波的樂器,伴奏音樂也有口弦的彈奏。沒有介紹,我相信大部分香港觀眾都不知道那是什麼。

希望另外兩場演出有改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