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起底核子基因」之類

我有段日子對傳媒誤用動賓詞較敏感,有時會隨手記下,其中有: 放手愛爾蘭、攜手復旦大學、把脈長江、致敬中國軍人、魁梧男表白女大學生遭拒、跟風網絡大V、探班荷里活好友、升級他的3D打印機、接軌世界一流......。近日則一再見到:起底核子基因、起底張核子、起底張珊珊。

其中的放手、攜手、把脈、致敬、表白、跟風、探班、升級、接軌、起底都是動賓雙字詞,也是動賓短語。


再上網瀏覽一下,在內地網頁讀到: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對話意大利古老圖書館、品味經典、取材真實案件、亮相印度尼西亞國際書展、助力金雞獎國際化進程、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助力實現傳統文化發展;在香港網頁讀到:舒淇馮德倫拍拖捧場、鄭爽簽約我們美國分公司。在台灣網頁讀到:「XX燒肉」插旗天母(天母是台北一個商場)!


賦能、對話、品味、取材、亮相、助力、拍拖、簽約、插旗,都有明顯的「動+賓」結構,只要對中文有一定根柢、對中文有充分語感,該不會在後面加上兀突的賓語,大家日常不會這樣說話。


這樣的誤用,在香港有時被美其名為港式中文而不予應有的警惕。在內地和台灣,也有學者注意這些誤用。內地大連有學者以「動賓複合詞帶賓語在報紙標題中的應用評析」為文,羅列了報上見到的標題:紀念先烈讓位補習班、國際海運會落戶大連、車商激情約會春天、解密中共中央黨校、另類「走婚」一族悄然現身都市。文章指出,動賓詞這些變異用法打破了傳統語法規則,雖有簡潔、新穎的一面,但出現在正規、有影響力的媒體上,應該值得商榷。


在台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張莉萍有「漢語動賓式離合詞之習得研究」一文,主要是分析外籍學生對「投票」和「畢業」兩詞的運用,其中有動與賓分離的運用,例如投票可以有「請投我一票」等等變化。外國人沒有中國語言的母語基礎,要掌握動賓詞似乎困難得多。


反過來,中國人對動賓詞的誤用,還有大量其他語法錯誤,很可能是受到外語(主要是英語)影響所致。在香港,自認為英文好過中文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的英文是否真的好姑且不說,中文不那麼好則較確定。結果是語言表達、思維方式都不自覺地受到英語左右。


余光中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指出過港台當代中文的這一問題,在《怎樣改進英式中文? ── 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文中指出,「中文的西化有重有輕,有暗有明,但其範圍愈益擴大,其現象愈益昭彰,頗有加速之勢。」結果是「一般人筆下的白話文,西化的病態日漸嚴重」,而且「英文沒有學好,中文卻學壞了」。


大陸對外開放以來,學英語的越來越多;如今,中國學英語的人口一定多過英語國家的人口。「學壞了」的英式中文隨之泛濫。就我所見,動賓雙字詞誤用的情況,內地遠比港台嚴重。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她結婚了一個中國姑娘」

每次聽到香港電視上廣告這個自問自答的對白「做緊咪吖?」「註冊商標囉!」,我都不期然在心裡嘀咕: 說什麼? 儘管這對白已經耳熟能詳了。在我聽來,這對白實在語意不明,必須動動腦筋才惴摸到,再了解其後的內容,才明白它的意思是「給商標辨理註冊手續」。

「註冊商標」是人們熟知的熟語,即已註冊的商標,「註冊」是修飾「商標」的定語,意思是「註冊了的商標」。 這樣的商標得到法律保護,是港人的法律通識;相信 大家聽到「註冊商標」都會這麼理解。


註冊作為漢語詞彙單獨使用,意思是把名字記入某種簿冊,以取得某種資格 ,以備案、管理、查考。以前常見:到學校註冊、註冊方便、完成註冊、註冊成為專業會計師.....之類表述。如今,這兩字的使用有些不同了,如上述廣告把「給商標註冊」簡略為「註冊商標」。有文章以「註冊海外公司有什麼好處」作標題,「註冊海外公司」其實是說「把公司註冊為海外公司」。


這樣說可以嗎? 看你怎麼理解「註冊」二字的語法功能。他把「註冊」當作動詞,就把 「註冊為(合法)商標」說成「註冊商標」了。一如說:喜歡書法、承擔風險、熱愛和平、掃除文盲、消滅病菌......。


可是稍加注意就會發覺,有點不一樣。喜歡、承擔、掃除、消滅都要回答「要做什麼」的問題,分別的答案就是後面的書法、風險、文盲、病菌。這幾個四字短語都屬動賓短語,就是動語加賓語的短語。


動賓短語不一定是四字的,可以長一些,也可以短一些,可以短到兩個字,就像個兩字詞,例如「註冊」即「註 + 冊」,這其實是「註入薄冊」或「註名入冊」的簡略詞。其中,「註」是動詞,「冊」是它的賓語。


一般而言,自帶賓語的動賓結構短語 ── 包括動賓結構雙字詞 ── 不另帶賓語。


中文裡有大量動賓結構雙字詞。例如:分手 、加班、見怪、見外、交流、結婚、借錢、就業、舉例、開會......。


手上有一本《現代漢語正誤辭典》,裡面有大量從學習漢語的外國學生得來的病句例子。例如「她已分手了她的男朋友」。錯在「手」已是「分」的賓語,不能再有「她的男朋友」這第二賓語。同樣,「請別見怪我」、「請別見外我」都錯了。「結婚了一個中國姑娘」、「就業另一家公司」當然也不對。

                                    

大部分動賓結構雙字詞已自帶賓語,即動詞既已及物,之外就不再及物,不另帶賓語。可是也有例外,例如「我很擔心她的健康」就一點問題也沒有。


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有注意傳媒中動賓結構雙字詞之誤用。這情況不僅出現在香港,內地、台灣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且有蔚然成風之勢。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山野獨行有多危險? 傳媒各說各話

朋友傳來「NOW新聞」網本月十九日(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的一個截圖,壓在圖片上的標題是: 

近年單獨行山

意外死亡率

接近一成

警籲山友結伴同行


這標題文字零碎,沒有主詞,語意模糊。把它串成句子,是「近年單獨行山的意外死亡率接近一成,警方呼籲行山者結伴同行」。傳達的要旨是: 單獨行山很危險。


可是危險到什麼程度就費解了,「意外死亡率」怎麼理解?是:

A、單獨行山,意外死亡的比率接近一成?

B、單獨行山發生意外者當中,死亡的比率近一成?


假設一百人單獨行山,A 意味着有十人死亡;B 難有確數,因為不知道有多少人發生意外,若一百人中有十人發生意外,則一人死亡。


在網上查看了其他傳媒的相關報道:

「有線新線」的標題:獨自行山遇意外死亡率達一成 警籲市民結伴同行

「明報網」:警:單獨行山死亡率近10% 高於結伴同行6百分點 籲市民避免單獨行山


單從標題來看,「有線新聞」網的意思模棱兩可,理解為「獨自行山『遇意外死亡率』達一成」,是A;理解為「獨自行山遇意外(,)死亡率達一成」是 B。「明報網」很明確是 A,並在內文進一步闡明: 「據警方數字,單獨行山的死亡率接近10%,結伴同行的死亡率則低於4%。」意思是一百個單獨行山者中有近十人死亡 ── 這很荒謬,比新冠肺炎的死亡率高多少倍?


究竟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我比較了各傳媒的報道,在「文匯網」中找到較具體的數據: 「根據(警方提供的)有關(對行山遇險者搜救)數據分析,在65名獨行客中就有5人死亡,死亡率接近一成,而在191宗結伴行山人士求救個案中有7人死亡,死亡率接近4%。」它的報道標題不那麼聳人聽聞: 「單獨行山易遇險 樂行App助救命」。


新聞材料顯然是警方提供的,但我不到相關官方新聞稿。有新聞業朋友告知,因應當前香港的行山旺季,警方日前聯同多個部門會見記者,提供了搜救行山遇險者的數據,呼籲行山者注意安全。 警方提供了「情況便覽」(Media Fact Sheet),但沒有發通稿。傳媒的報道材料主要源自「便覽」,當中的統計數字來自二零二一年九月到二零二二年八月共 256 宗對行山遇險者的搜救行動。據此,B 的理解才是對的。


即「近一成」是指單獨行山者中遇險求救者的死亡率。要補充一點:當中有六人在西貢遠足時失蹤,只有兩人生還,即死亡率高達66%。


我一直認為,各種語文、文字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中文是意合式(parataxis)文字/語言,西文是形合式(hypotaxis)。意合式文字比較自由、靈活,適合寫詩;形合式文字比較約束、嚴謹,適合寫文件。中文總體上有個趨於嚴謹的發展趨勢,以適應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發展。若不注意在適當的場合、時間說適當的話、寫適當的文字,隨時會「撞板」。傳媒「單獨行山死亡率」這樣的標題,已屬見怪不怪,要計較的話,眼不見為淨好了。


上述新聞可以怎麼標題?不妨考慮:獨行山友遇險求援,失救者近一成。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從「卓慧思」看英國的「慧思」

英國最短命的首相 Liz Truss 不久前只過了45 天首相癮就被轟下台了,淪為英國以至國際笑柄。這位小丑般的女士鬧過大量無知的笑話,以致她「卓慧思」這在香港的中譯名反倒形如反諷了。剛才又在英國《觀察家》周刊讀到一則關於她的「逸聞」,覺得可以推介一下。

英國有個英中協會,中文名字好像是民間組織,英文叫 The Great Britain-China Centre。它的官方自我介紹是為「an executive non-departmental public body of the Foreign, Commonwealth and Development Office」(英國外交部一個行政性非部門公共機構),這頗費解的用語是指英國一種半官方機構,不是政府部門的組成部分,但行使政府部門的職權,其首長要向英國國會負責,而資金來自所屬政府部門。例如,英中協會的經費靠外交部撥出。


卓慧思冷不防當上首相之前,是外交大臣。《觀察家》周刊六月時有報道說,英中協會可能要關門了,因為卓慧思以削減預算為由拒絕續批給英中協會的50 萬英鎊撥款;八月的跟進報道則引述卓慧思身邊人員所言說,真正的理由是卓慧思視英中協會為 a China shill organisation,證據是它與中共官員打交道,對北京太和氣 (too cosy) 了。


Shill 是美國俚語,指受僱於賭攤、引誘僱客上當的人,粵語就是「做媒(讀陰上聲)」。


《觀察家》以這個例子說明英國政客為了上位都在爭相對華強硬,之間已沒有鷹派和鴿派之分,只有hawk or shill 之分 ── 你不是對華鷹派,就是為中國「做媒」的。


文章引述牛津大學歷史與現代中國教授Rana Mitter的話指出:「We’ve gone from complacency to panic without the intervening stage of knowledge.」(我們跳越求知階段,從自大變為恐慌了。)關鍵是對華無知 。


文章說,在冷戰時期,英國外交部有大量俄羅斯專家,因為知道必須了解蘇聯。可是據《觀察家》去年的報道,英國外交部只有 41 人懂中文。最近的調查發現,英國自一九九九年以來,每年一直只有約三百名修讀中文的大學生畢業。文章認為,假若如首相蘇納克(港譯辛偉誠)所說,中國是英國的頭號威脅,為了要了解中國,該一倍兩倍地給英中協會增加撥款才對。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英國政府宣稱將關閉全英的約30所孔子學院,並將終止中國資金在英國資助的大學合作項目。報道說,在中國的海外影響力日益增強下,這是英國政府最容易做到卻又是最無關緊要的事情;英國缺乏與中國打交道的能力,又對中國實際運作方式不了解,才是對英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孫子「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之說,天下皆知。還要知道它的下句:「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從英國選出的最近幾任首相看來,英國政客對華固然不「知彼」,甚至連「知己」都做不到,必殆難免。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卡塔爾世界杯的足球來自......

你可能以為卡塔爾世界杯的新足球 Al Rihla 來自「世界工廠」中國吧? 不是,它來自巴基斯坦,就是兩個月前三分之一國土被洪水淹沒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長期以來被視為「落後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教派、軍事等等因素,還有國際地緣政治因素的困擾下,長期無法致力發展。


紡織製衣是巴基斯坦的主要外貿。自從英國啟動工業革命以來,經濟發展從紡織製衣開始,似乎是不可迴避的軌跡,香港對之記憶猶新。巴基斯坦又是世界最大的體育用品生產國之一。留意一下可以發現,你買的 Nike, Adidas, Puma, Umbro, Lotto, Wilson, Mitre, Micassa, Diadora, Decathlon 等西方體育大品牌用品,從各種球類(足球、藍球、排球、羽毛球、網球、 欖球、高爾夫球‥‥)、體育護具、運動衣、自行車....很可能都來自巴基斯坦。 


出口最多的是足球,約佔巴基斯坦體育用品總出口一半以上,佔世界足球市場總份額約七八成。多屆世界杯的世界球來自巴基斯坦,只在二零一零和二零一四兩屆世界杯中斷了,原因是巴基坦斯被指僱用「童工」。(香港從五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都會被「童工」受到西方一些道德高尚的人的特殊關顧覺得好笑。) 近兩屆世界杯,巴基斯坦再度獲許生產世界杯的「官方足球」,被譽為「世界級體育用品製造中心」的東部城市錫亞爾科特(Sialkot)又恢復了活力。巴基斯坦的足球,四分之三來自這座近四百萬人口的城市。


巴基斯坦的體育用品生產史,始於南亞的英殖年代。英國人帶來英式運動如棒球、馬球等,形成了對體育用品的市場需求。印裔英軍軍官 Sardar Ganda Singh 十七世紀末在錫亞爾科特開設了第一家體育用品廠,製造棒球手套、球棒、馬球等,後來又生產起體育服來。


巴基斯坦的「童工」問題如今都解決了嗎?不知道,反正訂單又來了,巴基斯坦又在卡塔爾這場體育盛事中充滿存在感。


擁有更大存在感的可能是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連發八條Twitter盤點了卡塔爾世界杯隨處可見的中國製造、中國建造元素,從體育場館、紀念品(約70%產自義烏)、電動穿梭巴士、球場草坪灌溉與養護技術、太陽能電站(支持卡塔爾的碳中承諾)、到中國企業成為最大廣告贊助商等。


卡塔爾為本屆世界杯投資多少,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有報道說十年來至少花了 2200億美元。確切的是,卡塔爾財政部長二零一七年說過,每星期至少花五億美元,相當於一年252億美元,十年下來,超過此前21屆世界杯的總和。投資主要在基建,道路、地鐵、酒店、機場等。可以想像,其中少不了「基建狂魔」的發功。


中國在卡塔爾大顯了身手 ── 足球除外。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卡塔爾:足球飛得更快

卡塔爾世界杯開鑼,揭幕戰中厄瓜多爾二比零擊敗東道主,打破了世界杯東道主揭幕戰主場不敗的神話。球迷都愛看入球,兩球進帳不知道是不是個好兆頭。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各支隊伍守門員都要加倍留神為本屆世界杯新設計的新足球,它的飛行球速更快,更利於進攻球員直搗黃龍。

為了加強足球世界杯的娛樂性、刺激性,每屆世界杯都會設計出飛行更快、射球更兇猛的新足球,本屆世界杯也不例外,新用球叫 Al Rihla (旅程)。


國際足協二零零四年已確認,中國古代的「蹴鞠」是現代足球的雛形。西安半坡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物有不少光滑的磨製石球,直徑最大有六厘米,可能是最早的遊戲用球。到漢朝,皮囊裝入毛髮的輕軟實心球出現了。唐朝將八片皮革縫成圓形皮殼,裝入動物膀胱吹氣成球,大致有了現代足球的模樣了。宋朝進一步改良,12片皮縫的皮球更圓,且縫綫不外露,球重規定為14兩,約434克,竟與國際足協賽事用球限於410-450克的重量相合。


起源於歐洲的現代足球,初期以皮革縫製,啡黃色,易吸水。一九八六年的墨西哥世界杯首次出現人造皮用球,更耐用,較防水。一九九零年意大利世界杯,在球體內加入聚酯泡沫內層,完全防水,也提高了運行速度。一九九四年世界杯在美國舉行,加入更多高科技元素,內層加入超高能量反彈PE層,使足球較柔軟、更好控制、球速更快。二零零六年德國世界杯採用了全新的異形拼塊和無縫壓合技術,將球面拼塊減到14塊,把球面不規則的凹凸減至最少,提高了足球運行的精準度。二零一零年南非世界杯進一步把球面拼面減至八塊,以熱黏合技術拼接。到了二零一八年,俄羅斯世界杯的「電視之星-18」(Telstar18)用球,破天荒地電子化,植入了近場通信(NFC)芯片。


今年的新足球Al Rihla繼續由連續第14屆為世界盃設計足球的 Adidas 設計,球面用 SpeedShell 紋理聚氨酯材料製造,20塊拼面以熱黏合拼接。球面同時採用了三角形狀和彎折設計,降低了足球在空中運行的風阻系數。球面與內膽之間材料也有了改進,增加足球的彈性。


Adidas 研發部門透過風洞及球員場上測試數據證實,在同等力度下,Al Rihla 運動速度和穩定性都大大提高。


Al Rihla的另一創新設計,是植入一片能夠以500次/秒的速度記錄足球運動數據的芯片——CTR-CORE。體育用品業內人士說,類似的技術早已應用在籃球上,它類似陀螺儀,可以記錄籃球的速度變化、運動角度、運動軌跡,數據對球員提升籃球技術重要的作用;足球的飛行距離比籃球要長很多,負上一個十幾克的芯片,要保證長距離空中飛行的穩定性和軌跡精準性,技術難度很大。


CTR-CORE技術系統還有傳感器,能即場把數據發送給視頻助理裁判(VAR),協助裁判一些「問題球」。揭幕戰開始不到三分鐘,厄瓜多爾一個入球被VAR裁定越位無效。這越位,憑肉眼完全看不出,不知道是不是Al Rihla的「內涵」發揮了威力。


這足球是哪裡製造的?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地鐵故障中的體悟

捷徑在哪兒? 新界北部的華山軍路
昨天上午如常從港島去葵芳出席星期日的樂隊排練,正好遇上地鐵荃灣線發生事故。在金鐘轉乘荃灣線時聽到廣播,毫不猶豫就出站,上地面改乘巴士去。但該搭什麼巴士? 毫無頭緒。一路拿着手機「摸着石頭過河」,搭了兩路巴士,花了約一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幸好是星期天,若是上班日,真不知道要在路上煎熬多久。


不經意地,體驗了一下巴士交通,驚覺日常對地鐵之便捷有多依賴;同時也在路上結合閱讀,彷彿對有人生有所體悟。


香港的巴士路線多不勝數,這既是服務居民使然,也是與地鐵競爭使然。我對巴士常有陌生感,就是對巴士的号數和標示的目的地陌生,越來越多巴士不知駛往哪裡。真要乘搭時就麻煩了。


記得金鐘有巴士通往新界西北,摸索到地面的總站一看,是 967,往天水圍而不經葵芳。用手機搜尋,知道有 930 從灣仔開出到經葵芳往荃灣,巴士站相隔在金鐘道對面,會不會因地鐵事事故而乘客擠擁? 這邊可坐隧巴過海,到旺角該有巴士到葵芳吧? 剛好有104,便跳上車。


紅磡隧道口是重要交通交匯處,會有可轉乘的巴士嗎? 手機顯示,沒有。旺角呢,只有 37,下車走了一段路才找到巴士站。這是「慢車」,站特別多。幸好有手機上網,也有書本,安下心來,不愁寂寞。


有朋友推薦一篇介紹內地演員朱一龍憑《人生大事》一片奪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的文章。


我對朱一龍無所聞,而他竟然自二零零九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已拍過半百部以上的電影、電視劇。樣貌如「小鮮肉」,而其實已34歲。據文章,他很普通,從樣貌到資質都普通,毫無過人之處。他的老師說,朱一龍的十分努力只能出來五分成果。他畢業後不像其他同學紛紛投身大公司,而是簽約到一家小公司,自此盡拍小電影、「爛片」。始終紅不起來不覺得委屈嗎?「沒什麼好委屈的。觀眾沒有認可你,只能說明你演得不好。演得不好,我就繼續加油唄。 」「因為我有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可以忍受每天去拍小電影,每天去拍各種各樣的爛角色。 」「如果你選擇去做了又抱怨,這是邏輯問題。」


目標是什麼?朱一龍答:做一個合格的演員。出演《羋月傳》等劇後,朱一龍雖然沒有火起來,但演技終於吸引了眾多製片人。他還學會小提琴、結他、繪畫等,「我一直覺得,一個演員要走遠,不是單純的,需要很多東西去輔佐這個事情。 」


文章引用了作家李可一句話:「大家都知道金子是會發光的,但大部分人都在想怎麼發光,很少有人在想如何成為金子。 」


最後的結語是:「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捷徑,但選擇捷徑的人,最後幾乎都走了彎路。」這恰好是我在路上比平時多花了近一個半小時的評語。


有也住港島的朋友不必如我的長途跋涉,一問,原他走東涌線。── 我竟沒有想到這麼走,而是「果斷地」走上地面尋找「捷徑」去了。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從春秧街看良政善治

今天上午的春秧街
上午到北角著名的街市春秧街買餸,一走進去就覺得奇怪,可說耳目一新:所有店鋪的貨物,不論乾貨濕貨,都搬回店鋪去,不敢絲毫越軌。就我所見,春秧街行人道第一回交回給行人了,而不是被沿街的店鋪霸佔。

政府曾經出過一個公益廣告,「呼籲」街市店鋪、攤販「唔該畀條路行吓」。這樣的低聲下氣「呼籲」沒有效果是有目共見的。「官字兩個口」、官府「惡囇」自然不對,但官府對「目無皇法」者「無囇符」,以致要紆尊降貴地去哀求「畀條路行吓」,就實在叫萬千善良老百姓氣餒。


這話本來是「唔該畀條生路行吓」,是被地踎惡霸魚肉的弱小蟻民無路可逃下的無力乞憐。堂堂一個特區政府竟然要這般忍氣吞聲,竟是何世道?


與之配合,的確還有措施,如加強罰則什麼的。可是橫行霸道行為依然,而且好像合法化了,就是默許店鋪可侵佔一定面積的行人道,不知是四分一還是三分一,比過往明目張膽地佔據整個行人道好一點。官與民於是好像有了默契,有了潛規則。


偶然會有執法人員對霸道店鋪攝影「立此存照」,店鋪卻是毫不忌憚,不怕罰款。坊間認為,罰款當作交租都有「着數」。


法的主要作用不是徵罰,而是向公眾訂立一個行為準則,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可是有法而不行,行為準則淪為空談,法的權威沒有了,政府的權威也就沒有了。


書法班上剛說到《千字文》中「攝職從政」一句,其中的「政」字頻有意思。它的右旁,古作「攴」,篆書這麼寫,行書也常這麼寫。「攴」如今變冷僻了,其實是粵人嘴邊常用語,音 bok1,是「卜頭殼」的「卜」的正寫字,意為「小擊」,即用力不猛的一擊。以前的私塾叫「攴攴齋」,老師都備有戒尺,隨時教訓頑劣的學生。 這做法也反映在篆書的「教」字之上:右旁的「攴」是手(又)拿戒尺或教鞭(卜),左旁上「爻」下「子」,是學子受教之象形。


收、攻、政、改、敗等字都有「攴」作意符,都有採取一定嚴厲手段的意思。為政,沒有嚴刑峻法顯然不行,那怕都只備而不用。


特區政府律政司有個以篆刻設計的標識(logo),陰文陽文相配,饒有意思。其中「政」字的右旁就清晰寫作「攴」── 手拿可作訓誡的器械,這是對不法行為的威懾。


街市小商販霸道並非大奸大惡,但一樣應以峻法對待。對之示弱示軟,則守法公眾就覺得良善者可欺、政府欺善怕惡了


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金秋時節,最宜訪「香港故宮」

在「香港故宮 」看日暮
剛踏進十一月,香港竟然打起颱風來了,還自一九七二年以來第一次在十一月掛起了八號風球。但這無阻香港踏進了一年中最好的季節。香港無寒冬,也沒有如北方漫山明艷的金秋,但十一、十二月不失為最舒適的季節,不冷,不熱,不濕。喜歡行山的,此正其時。

若嫌行山太勞累,不妨抄一些便捷的路線走走,譬如到西九文化區,到新開放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走走。「香港故宮」雖然是室內展覽館,但當前也是最適合的訪覽時節。


這關乎它的環境座向,與太陽周天循環。


西九文化區有個橫貫東西的軸線布局,東端是戲曲中心,西端是「香港故宮」,中間有M+當代視覺藝術館、「自由空間」當代表演藝術館、藝術公園,還有在建的演藝綜合劇場、計劃中的藝術廣場大樓等文化場所。於是兩端是中國傳統文化,夾雜在中間的是深受西方影響的當代藝術,似乎代表着東西文化在香港的交流、融合。


「香港故宮」在最西陲瀕海處,可遠眺大嶼山和港島西端; 向南則面對港島中央地帶,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摩天大廈在這裡以太平山為背景,構成世界最壯麗的天際線。在這裡,可以把香港值得驕傲的現代繁華與保護完好而近在咫尺的大自然,一攬入懷。要觀賞或攝影向西向南的「無敵」景觀,都非常適合,尤其是傍晚時分。


西九海濱
到十一月,太陽的周天路徑已大大偏南,日落在港島西端不遠的海面。從「香港故宮」拍攝,是不錯的角度。假若在夏季,大方陽最遲到七時十二分才「收工」,而偏移到西北屯門青山那個方向落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還有日落時間。據天文台,今天的日落時間是17:44 pm。「香港故宮」平日傍晚六時就閉館,周五周六和公眾假期則為八時。也就是說,現在每天,如果天色許可,都可以在博物館向西或向南的觀景台上欣賞到和拍攝到香江日落景色,至於有沒有可觀的晚霞配合就要看運氣了。日落之後半小時,天幕上暮輝仍艷,港島華燈初上,景色更可觀。但這就要是周五周六,才有充分時間在「故宮」內居高欣賞了。


「香港故宮」有年票,加入為故宮之友可以申請。長者半價只要三百元,可隨時參觀,不必預約,包括五張特展人場。


西九龍的大規模填海,由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核心工程而來,西九文化區用地就在核心工程的西隧九龍入口處。土地填出來後,曾經長期閑置,只供曝曬和「種草」,有關的大小計劃因為種種政治爭拗一再推倒重來。如今,文化區總算粗具規模。這裡更受歡迎的,似乎是公眾用地。傍晚,這裡處處是男女老少遊人,都閑適寫意,彩色的簡便營幕零散點綴在草地上。有點奇怪:似乎才了不准什麼、什麼,有人在歌唱,有人在野餐,有人在跑步,有人在草地上撒野,有小孩在堤壩上奔跑 ……。  


自由、自律,平和、祥和。


多好!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香港故宮」:可與藝術同呼吸的空間

「香港故宮」南面,正中的觀景台可俯瞰
西九文化區和港島中環一帶
如何破解「香港故宮」建築設計上與北京故宮及中國傳統文化「和而不同」的挑戰?嚴迅奇苦思數星期之後,去了北京故宮,身臨其境地體驗當中的文化底蘊; 再加上多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香港都市文化的深入、深刻理解,他對博物館的設計有了明晰的思路。

他認為,所有建築都有三個設計目標:一、代表某種文化的適當形象;二、讓人難忘的空間體驗;三、對周遭環境產生改良、提升作用。


由此,「香港故宮」要融合三種文化:香港都市文化、中國傳統視藝文化、中國傳統空間文化。


在這裡,「空間」是關鍵詞。


建築物都佔據一定空間,中外建築師的構思、創作都圍繞着空間展開,都對空間有足夠重視。被譽為美國歷來最偉大建築師的 Frank L. Wright 有個名言:Space is the breath of art (空間是藝術的呼吸)。這等於說,沒有適當的、足夠的空間,建築物就沒有生命 ── 起碼是沒有藝術生命了。


但中西方對空間的理解不一樣。

「香港故宮」頂層的向西中庭

西方的典型建築教堂,總向上拔高,提升空間,也提升人對天堂的嚮往;中國傳統建築如宮殿、廟宇則在地面平展,代表扎根於實實在在的人間。故宮殿堂無數,殿堂之間必以庭院相隔,以致「庭院深深深幾許」;即使小至只有一進的四合院,也有中庭;四合院每增一進,必沿中軸線增加一個中庭院子,兩側可能還有小院,都是可以「臥看牽牛織女星」的閒適空間。


教堂高高的空間讓人看到無限,中國傳統建築平展的空間卻講究含蓄,讓人難以看透而能信步走進一個一個豁然開朗的新境地。在傳統園林設計中,這是曲徑通幽的布局。即使畫面不大的山水畫圖,也能以平遠、高遠、深遠的透視,使畫面氣韻生動,層層遞進,讓人「閉門即是深山」。


問題是,「香港故宮」各方面的建築尺度都受到法例嚴格規限,怎麼體現中國傳統平展的空間文化?還有通過書法、繪畫、音樂、園林等展示的飄逸流暢、氣韻生動、虛實交錯等文化特色?並與北京故宮文化不即不離?


對這挑戰,從「香港故宮」可以看到這樣的解決方案:仿故宮宮門設計的正門朝向正東方(並非北方傳統的坐北向南),進門是一個上通兩層樓的中庭,正面的白牆斜斜上引似山巒,隐沒了後面的扶手電梯;天庭頂上仿故宮琉璃瓦設計的穹頂,以柔和線條向着自然光的映照伸展。循着光影和線條的引領,走上兩層向左拐一直角向南,是另一個中庭,面向着香港最繁華的港島景觀。繼續尋光覓影再上兩層,是望西的中庭,朝向碧波彼岸的港島西陲和郁郁葱葱的大嶼山。


這三個向上累疊而非平面遞進的中庭,有如中國園林建設計的借景,讓香港現代建築與自然環境都奔來眼底。向南向西的中庭都有飄出的觀景台,站在其上,縱目無障,感受正如浙江嘉興山曉閣上朱彝尊一副對聯所言:

不設樊籬,恐風月被他拘束;

大開窗,放江山入我襟懷。


參觀博物館,主要為觀賞文物。參觀「香港故宮」的觀眾,不少人留連在中庭,也許是因為累了,也許是不知不覺地沉醉在一個氣韻生動的空間裡,與藝術一起呼吸、冥想。


(「香港故宮」下)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香港故宮」建築師最怕什麼?

「建築師最不怕的就是挑戰!」


香港著名建築師嚴迅奇拿起話筒,身體稍探前,直望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緩緩地這麼回答。語畢,台下觀眾響起一片掌聲、笑聲。


這是兩人日前在博物館內面向公眾對談甫開始即踫出的火花。博物館對外開放還不滿四個月之後,吳志華就在一通開場白中,對博物館建設受到種種限制下、展館面積有限而憂心忡忡了,於是即場向博物館的建築師嚴迅奇「發難」,博物館若干年後若不得不擴容,他能不能應對這巨大挑戰? 


這樣規模的一個博物館,從意念萌生到建成,前後不夠七年,建築期更不到一千天,從世界範圍來看,都是建築奇跡。考慮到期間受到香港社會激烈動蕩和全球世紀疫情的衝擊,更加不可思議;而35億元建築經費竟然還有二億多剩餘,可說匪夷所思。


這座外形上寬下聚的新地標在創造過大量奇跡的維港畔建起來了。建築物被簡稱為「香港故宮」,已成為遊人的打卡熱點。這麼簡稱,香港當局看來有點介意,屢屢提醒公眾,它可不是北京故宮的分支機構。


「香港故宮」從內到外有大量北京故宮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但與北京故宮迥然有別。要說挑戰,「香港故宮」如何能在精氣神上與北京故宮保持一致,而又能呈現當今世代以及香港特質,才是最大的挑戰。嚴迅奇說,接到這設計任務後,一度幾星期毫無頭緒,不知從何入手。


建築師的工作,是工程計量與美術創意的結合,既涉及嚴格施工,又很大程度上是藝術創作。 藝術創作,很多人以為關鍵的是要有創作自由,越是不受限制,創意越澎湃。


可是嚴迅奇在拋出文首一語後接着說,建築師其實最怕的是有人給你一塊地,任由你自由發揮。


對這話,大概搞藝術創作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共鳴和經驗。我嘛,記得中學時作文堂最怕出現「自由題」。


以《暗戀桃花源》等舞台劇聞名的台灣劇作家兼舞台導演賴聲川寫了一本書叫《創意學》,是他創意經驗的夫子自道。對這書,我最印象深刻的反倒是「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在書序中的一句話: 「近年來,我創作最大的挑戰正是『找出限制來』,然後專心在限制裡做到圓滿。」


有人以為創作沒有限制,創意的可能性就無限多; 事實是,一花一世界,其中的可能性比想像的大,是小宇宙的無限大。


日前經朋友介紹認識一位堅持新詩寫作幾十年的詩人,聊天中談到為何新詩不講究聲律、格律? 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後興起的,到今百多年,各地中小學中文課程裡一定都有一些新詩,可是能讓人口耳相傳、朗朗上口的作品有幾首? 新詩打破了舊體詩的一切形式限制,字數、句數、韵腳、聲律、格律的規限通通沒有了,換來「創作自由」。這「自由紅利」在五四後帶來短暫繁榮後,很快凋零,如今為甚。


中國詩歌的最高峰反倒出現在詩詞格律最嚴格的唐宋時期,那時的詩人都「專心在限制裡做到圓滿」。「香港故宮」也是這樣創出奇跡來的。


(「香港故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