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自製仁棯醬,只能回味。 |
如今是仁棯當造之時,我也喜歡自製仁棯醬,可惜由於疫情裹足,少到街市走動,自然買不到本來就較少見到的仁棯。過去是到旺角或深水埗買到仁棯的。也有親戚從中山買回來送給我。今年,很久沒有到旺角、深水埗街市。深水埗北河街街市最近還有人「中招」了,更不敢貿然前往。親戚沒法回中山,就更沒法買到仁棯給我了。
香港近年也有醬料行生產仁棯醬,我也獲贈過一瓶某太走精品路線生產的。拿來與朋友自製的一起對照品嘗,感覺很不一樣。
孔子對飲食頗有要求,如「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等。這都正常,魚陳敗了、肉腐爛當然不能吃;食物變色,為了安全也不能吃;氣味變臭了更不該吃。他又「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嘴尖」一些,有點挑剔。不過什麼都要太精太細也未必好。現在人們講究健康,返樸歸真,野菜上大枱,粗糧當奇珍,反孔夫子之道而行呢。
就仁棯醬而言,太精太細就有失風味了。我對精心製作的乜太仁棯醬因而失望,而朋友粗製而不濫造的仁棯醬則很對口味、口感。
那瓶精製仁棯醬,如其他很多醬料製作一樣,材料都細作化,加上味道調配務求適合大眾口味,求取最大公約數,仁棯的風味就減了。大抵,風味食品為迎合大眾市場就一定有損失。香港自詡為美食中心,什麼菜系都有,但都一定有異變,如「橘逾淮為枳」。
我自製仁棯醬,把仁棯拍開後,會把果肉切開再烹煮。朋友的製作不同,仁棯拍開後成粒炮製,吃時特別有滿足感。仁棯醬可用來蒸排骨、蒸魚,但我認為用來下白粥、稀飯更好,風味更濃郁。
「食不厭精」也適用於不同的藝術,即要求功夫精到細膩,繪畫、雕刻、音樂、書法……等等都常有以細緻而動人的。近年常見推崇匠人精神,精神就體現在細微處,有讓人驚歎的一絲不苟。
不過太過工細了,不一定受歡迎,因為會顯得拘緊、匠氣,欠了灑脫、自然。
譬如演唱,有人的美聲唱得很講究,發聲的共鳴位置等十分到位,每音每字都精雕細琢,但有人會認為太聲樂化了,唱民族色彩的歌曲特別不相配。
不過,是精是細有時並不易定奪。中國的戲曲演唱有自己一套發聲方法,有很精很細之處,但若以西洋一套作標準量度,就不科學、不足為法,遑論精細?
繪畫方面也有相似的問題。中國畫的一個很大特點,是文人畫,歐美沒有這個畫種,他們的畫家都是專業的。從專業畫家角度去看,中國的文人畫自然談不上精細。可是文人畫寄托文人的精氣神,獨步平天下。以「專業」去要求,中國古代書法家也要靠邊站,因為都是業餘的,他們的專業是當官。
從仁棯信筆寫來,信馬由繮,走到遠了。總之,精細與粗放,未可一概而論,總以適可為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