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傳來「生果報」一篇題為〈七月仰天觀雲圖〉的文章就是例子。
香港很多人慣於埋首次眼前利益或手機,不要說國際眼光、百年大局,連天上是藍天白雲還是陰霾密布也疏於觀察,要靠別人第二、第三手餵料,以致常被誤導。
那篇文章的作者故意用上一些天文氣象述語如卷雲、高積雲之類,看似有研究,其實對香港天空缺乏自己的觀察,以致連香港藍天白雲出現的規律都毫無認識。
文中說:「對不少二三十歲的香港人來說,記憶中的天空,也許灰濛濛的居多,就算是冬日晴天,眼見的藍,總是來得暗淡,遠處群山,永遠模糊不清,只有在農曆新年、黃金周等北方工廠連假的幾天,才得見蔚藍明亮的青天。」又說「瘟疫蔓延,讓北方廠房停產數月,才是(香港)得享青天的有力助攻。」觀之上文下理,這其實是作者自己的認識。
作者強藉他人之口說了三點,一是香港的天空「灰濛濛的居多」,二是「冬日晴天」該是藍天白雲的,三是要北方工廠春節或因瘟疫停工香港才能見到藍天。
一個地方的天空是否乾淨明淨,受內外因素影響,就是本土污染和外來污染。香港近年日益注重環境保護,空氣質素有重大改善。從環保署的「每月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可以見到明顯進步。
香港一般空氣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分低、中、高、甚高、嚴重五級統計,「低」即空氣質素最好。據二零一五年至今年各年七月的累計小時數據,二零一五年屬低級的佔 79%,然後一路上升,87%, 92%, 97%, 93%,到今年七月達到99%。據此,很難想像「香港的天空灰濛濛的居多」。
也可以從能見度的數據去看。從天文台資料可見,香港的能見度冬低夏高,大致是一月最低,六七月最高。這主要是地理氣候使然,北面亞洲內陸與南面海洋的溫差,使香港寒暑之間有吹東北季風與吹西南季候風之別。於是十一、十二月雖然氣溫適中、風和日麗,但到一月二月就雲量增多,偶有冷鋒下南,內陸人口、工業密集地區的渾濁空氣隨之而來。香港要到春節「才得見蔚藍明亮的青天」之說真不知從何說起。
香港夏天吹的則是從海面來的潮濕而清潔空氣,如果雲量不多,就都是藍天白雲。可是到了打風的日子,環流也會讓香港吹起偏北風,或者高低氣壓相持下空氣流通不起來,渾濁空氣聚而不散,空氣能見度會很低,那真是灰濛濛的日子。
今年情況如何?六七月,天文台的低能見度(能見度低於八公里,相對濕度低於95%,不包括出現霧、薄霧或降水)時數都為零。是否因為大陸工廠因疫情停工?相信不是。一到三月的數字都低於去年,可能與工廠停工有關;但四月五月就高過去年,這時內地的工廠普遍重新開工了。
內地由生產形成的不潔空氣的確會影響香港。一個明顯的證據是,從一九六八年至今,各月份低能見度時數最高值集中出現在二零零四年至二零一二年,那正是中國「入世」後的經濟超高速增長期。隨着中國經濟向追求質量轉型,並且強調改善環境,香港的低能見度時數逐漸減少。向前翻看,六七月連續為零,只在一九六八年和一九八八年出現過。一九八八年的八月也是零,且看今年能否再創連續三月為零的紀錄。
今年七月的天氣的確有點特別,是本港自一八八四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平均氣溫達30.2度,比正常值高1.4度;熱夜(日最低溫度>= 28.0 攝氏度)數目達 21 天,是有記錄以來最多熱夜的月份;全月總雨量只得125.4毫米,只為正常值的三分之一。
香港很多人有這樣那樣的荒謬觀點,很多是在別人輕描淡寫說詞下耳濡目染得來的。所謂香港難見藍天白雲之說,又順便向大陸栽贜,就是這樣的說詞。
今年香港的藍天是因為沒有了大量的航班,大陸工廠早就開工了!
回覆刪除飛機航班多,會造成大氣污染,但飛機不會噴黑煙,不會對藍天有什麼影響的。每年這個時候,只要不打風落雨,香港的藍天白雲日子多的是。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