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香港:昨天,今天,明天

從內地的昨天、今天、明天,不能不想到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香港的昨天和今天,與內地密不可分,明天呢?

朋友引述王鳳超的遺作《香港政制發展歷程(1843-2015)》指出:英國侵佔香港、委任砵甸乍(璞鼎查)為第一任港督後,殖民地大臣斯坦利即向他發出訓令,明確告之,佔據港島「不是着眼於殖民,而是為了外交、軍事和商業的目的」。

歐洲列強當年爭相建立殖民地,主要為了搶佔資源。昔日英國對香港,則是為了建立面向中國的通商、外交、軍事據點。這戰略目標始終不變,至今插手香港,也是着眼於中國。

這是香港的地緣政治位置使然。在海上絲綢之路興起的年代,香港(那時是屯門)不過是從廈門與廣州首發西去的航船的一個補給糧水的停泊點。此後的發展,亦作為轉口港存在,經濟依賴內地,本身的生存能力薄弱,一直最大限度地利用內地局勢謀發展,尤其是努力在內地的連綿戰禍、困頓經濟夾縫中取利。

這造就了香港人的實用主義,他們靈活應變,利用香港處於內地與外部世界之間的交接位置捕捉商機。香港戰後復蘇,而新中國一成立即面對西方經濟封鎖,香港卻化弊為利,跌跌撞撞地開始了從純粹做轉口生意到工業生產的轉型。上海來的資金和人才,華南擁至的刻苦而廉價勞動力和副食品,包括「東江之水」,使香港一再創造奇跡。

最大的奇跡是「改革開放」的機遇,香港短時間內飛上枝頭,成為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至今,製造業只聊備一格,迎合內地需要的服務業佔了經濟的九成以上。香港與內地「同發展,共繁榮」絕非虛言。過程中,香港的GDP從一九七八年的 183 億美元增長到 二零一八年的 3629 億美元,增長到 20 倍;人均 GDP 從一九七八年的 3923 美元,增長到二零一八年 12.4 倍的4.87萬美元。

香港人每以服務業高達九成多而驕傲,視之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標誌。可是想一想:這服務業是為誰服務的?

服務業包括消費服務業和生產服務業。零售、飲食、旅遊等是消費服務,產值有限;生產服務更重要。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生產服務包括專業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金融保險服務以及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香港有新興的「六大優勢產業」,即文創、教育、醫療、環保、檢測認證、創新科技,都屬於生產服務業。

細想一下:其中有哪一樣離得開內地的支持和消費?美英等外商在香港需要的服務有多少與內地無關?「東方之珠」像月亮一樣,得借取光輝而明亮。

這是香港今天的事實,也是香港明天的勢向 ── 必然趨向。你不擁抱這事實,也得服膺於這事實。「一帶一路」與粵港大灣區是這趨勢的表徵,對香港而言是比「改革開放」更大的機遇。偏偏,最應該把握這機遇的人要「缸瓦船打老虎 ── 盡地一鋪」,自毀前途。把「缸瓦船」打沉,他們的明天會更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