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朋友指出,我真不知道日本大量保留蹲廁。日本人自明治維新開始廣泛引入歐洲文化,在政府主導下從技術和風尚都向西方看齊,可是民間仍頑固地保留着很多「和式」文化,蹲廁是其中之一。
朋友以自身體會:「天天蹲兩三次,每次幾分鐘,對全身的行氣活血、舒筋活絡,非常有用,尤其對下半身,可永保健康,壽命得以延長。真係好嘢嚟嘅!」
朋友建議,往日本參觀大型國際展覽會,可看到他們會場內的廁所蹲廁和坐廁各半,蹲廁廁格門上寫上「和式」,坐廁廁格寫上「洋式」。公共廁所也一樣。
我從來沒有注意到,女士們可能多知道。
朋友熟悉日本文化,注意到日本民間保留着很多傳統生活習尚,都有益健康,除蹲廁,還有在榻榻米上跪坐、大溫水浸浴、食納豆、飲綠茶等。
這些日本傳統如今都受到西方風氣衝擊,若有名人在電視上一提倡,便又掀起熱潮。例如去年有大學者說,睡前脆坐一會,腳後跟緊貼屁股,脊椎挺直,可鍛鍊深層的腹橫肌,美化腹部線條。電視節目中有女士說每日跪坐一分鐘,一星期後腰圍就瘦了兩厘米云。日本不少人愛慕日本文化,香港傳媒也報道了脆坐的好處,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跟隨。
食納豆也曾掀起過風潮,日本電視早些年一報道食納豆可減肥,第二天,超市的納豆就便一掃而空。獲譽為日本管理學大師的大前研一把這寫進《低智商社會》一書去,作為人們缺乏主見的事例。
蹲廁則在日本一直存在,日本人普遍愛用。
台灣的情況相似,有調查顯示大多数人(86.0%)愛用蹲廁,台灣的建築條例因而規定,公共地方廁所的坐廁與蹲廁比例應為 1:4。不過這也在改變,為了與國際接軌,和適應人口老化,台灣據說會逐漸減少蹲廁。
廁所是生活的重要設施,不可不重視。月前,西安舉行了「世界廁所工作大會」,討論的是「廁所革命之建設與管理」。據報道,「大大」曾兩次就「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全國於是三年裡改建了廁所6.8萬座,而且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升。不久前去湖南峎山見識過一座號稱五星級的公廁,不知道是不是這場革命的產物。
不知道「革命」的具體內容,只是差不多同時,讀到《中國科學報》的〈廁所革命,蹲還是坐?〉的報道。報道提出了「馬桶日漸增多,坐着難道就比蹲着好?難道這就是文明進步了嗎?」的疑問,作了人體排便生理分析,還訪問了一些抗拒使用公共馬桶而與他人有間接「肌膚之親」的人。這些人在外越來越有找蹲所難的難惱。
近來,「話語權」是熱詞。在廁所問題上,似乎也有東西方「話語權」之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