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凳大方便 |
都市是文明的產物,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們逐步向城市集中。城市越來越大,城市人口比例越高,標誌着現代化程度越高。現在最大的城市是千萬級的,據說將會有人口過億的城市。人們都喜愛自然環境優美、水綠山青的地方,旅遊到了這樣的勝境,都捨不得走了。可是沒有多少人會真箇留下來,還是要回到城市去,儘管那裡空氣較差、繁鬧喧囂。一個數字說明了問題:長夀之鄉都在青山綠水之間,但人均夀命最高的是繁華都市。
繁華都市卻多文明病,如阿茲海默病、動脈硬化、癌症、肝硬化、肺病、糖尿病、心臟病、腎病 、骨質疏鬆、中風、癡肥等等,都關乎環境、飲食、運動。很簡單,文明多了,運動則少了。
坐姿與蹲姿的肛腸角 |
蹲是人體三個重要關節 ── 髖、膝、踝摺合起來完成的,人在母胎中是這樣的姿勢,出世了身體才舒展開,慢慢可以站立、行走。人若保持適當的柔韌度,就能繼續作原始的摺合,就能做亞洲蹲,即全腳着地,屁股貼近足踵,身軀與膝腿貼合。這可說是人生來最舒服的姿勢,歐美近年重新發環了這個「秘密」,要作為健身運動而提倡,奈何西方絕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了。
做不到,主要是因為跟腱退化,就是腳蹆連接小腿肌肉的腱失去柔韌性而變短,影響到腳背與小腿的屈角。若又過胖,膝關節也欠靈活,身軀與膝腿摺合、大小腿摺合都困難,人下蹲時重心必然無法前移,便會後仰滾倒。
這個馬桶腳踏可安放手機、iPad |
亞洲蹲本來是人人都能做的,因為這是最利於排便的天然姿勢。人站立時,直腸在連接肛門前向後屈成直角,像摺合起來。這角度叫肛腸角,角度大小由環繞直腸的一條肌肉控制。人蹲下,肌肉把肛腸角向前拉,達到100°左右;人坐着,肛腸角大約只有80-90°。
坐便廁在羅馬時期就出現。十八世紀末,英國人發明了坐式抽水馬桶,更在一八四八年立法規定家家戶戶必須安裝。這是公共衛生的革命,也進一步讓歐洲人蹲不下來。
蹲廁無疑更合乎人體結構而有利健康,可是實驗證明,虹吸式的坐廁比直沖式而水花四賤的蹲廁衛生。城市人大概多不願把乾淨的廁所改作蹲廁。把坐廁變成半蹲廁的設備其實早就出現,新式的還人性化到設計出讓你可以安放手機、iPa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