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對西南風之愛與恨

今日維港
早上起來,氣溫已達 31 度。據天文台預報,今天的市區氣溫會達 35 度,稍有意外,可能又有新紀錄。天文台昨天錄得 35.3 度,是今年以來的最高氣溫,也是有記錄以來五月第二個高溫紀錄。

香港近日熱得交關,五月未過,已有 14 日的氣溫升上、升破 33.0 度,是一八八四年以來酷熱日數最多的五月。天文台預測,這股熱浪還會持續多天,到周末有驟雨,才可凉快一些。

這還是位於尖沙咀的天文台錄得的,其他一些地區的氣溫更高。比如大埔 38.1 度,西貢北潭涌 37.8 度,跑馬地 37.7 度,離島坪洲 37.0 度。連海拔近六百米的昂平也有 30.6 度。為什麼一些地方特別熱? 看一看地圖就明白。

近日都吹西南風,這是香港夏季的普遍氣象。香港天台網站的「天氣隨筆」搞了點新意,寫了一篇〈給西南風的情書〉,說道自去年秋天一別,一直等待着西南風自印度洋和南海到來重聚;然而五月尾了,風仍十分低調,若即若離,以致香港酷熱天氣持續肆虐。「情書」期望西南風快點回來,帶來恰好的雨水,以利蒼生云云。

風雖偏弱,仍自西南。加上南海北部高空的反氣旋偏強,香港連日來驕陽放肆,藍天朗朗。我家在大廈頂層,最怕這天氣,太陽把房子烤得像火爐,而西南風一絲不進屋。入夜了,走出露台才可以享受到西南而來的涼風。像我家一樣得不到西南風吹拂的地方,就難免酷熱了,大埔等地的西南方都是山,跑馬地更是三面被山懷抱而望北,焉能不特別酷熱?相反,西南望海的赤柱、黃竹坑、深水埗就相對涼快一至三度。

你若特別怕熱,該住到哪裡去,得要了解以上風水知識。不過在彈丸之地的香港,選擇的範圍委實有限,更不要說經濟能力了。

香港土地面積只有 1,110 平方公里,而發展的土地只佔其中 24.3%。更甚的是,約九成人口集中居住在 3.7% 土地上,包括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說得具體一點是,香港有 630 萬人擠擁在 41 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每平方公里住 153 658 人,即每 6.3 平方米住一個人。

在這樣稠密的居住環境下,加上交通、冷氣機等的熱力排放,強大的熱島效應難以避免,能不熱麼?

這樣的環境最不利於小市民,而最受地產商歡迎,求遠大於供之下,房價那能不越升越高?炒樓之熱,比氣溫還高。

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年歲:數字的迷思

一碗叉燒飯,香港六十年代花五毛錢可以吃到,如今要二三十元,貴了不少。可是誰都知道,要比較兩者的平貴,不能光看銀碼,還要用通貨膨脹等因素折算。

那麼,年歲如何?以前的 70 歲與如今的 70 歲如何比較? 要用什麼因素折算?

這不僅關乎個人,更關乎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政策制訂。較富裕地區都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存在「人口計時炸彈」的威脅,即隨着老齡人口增加,老齡人口撫養比 (老齡人口/勞動人口之比)上升,財政負擔可能不勝負荷。中國已有「未富先老」之憂,香港作為人均預期夀命最高的地方,更不能倖免。社會發展下,老年人口不斷增加,而人口生育率下降,勞動人口的增長跟不上,他們除了供養老人還要供養未成年人口,壓力看來有增無減。

倫敦經濟學院 (LSE) 經濟學教授 Andrew Scott 日前發表了一篇題為 The Myth of the “Aging Society” (「老齡社會」之迷思) 文章,指出這種擔憂過慮了,關鍵在於兩個概念之誤。

中國人說「延年益夀」,「延年」是年歲延長,是數量概念;而「益夀」指更加長夀,也意味着更加健康,亦指質量。英文說老化 (ageing) 只是延年,是統計數字。

Andrew Scott 認為,人們忽略了 longevity,這不僅指長夀,還指健康。如今的人不但長夀了,也比以前健康了。以前 70 歲是古稀而龍鍾,如今卻仍然活躍。

他認為,年齡不只關乎歲數,還關乎生理狀況、主觀感受,還有社會學意義。隨着社會發展,這些都在改變。發達地區的平均年齡與死亡率統計一起用圖表顯示,可以看到兩條曲線一升一降,差距擴大,說明儘管人口老化了,但人健康了,死亡率因而不升反降。

他把這稱為longevity effect (益夀效應),在這效應下,人的青年期延長了。「青年」的定義的確在不斷改變。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年齡分段:青年是 44 歲以下,中年是 45 歲至 59 歲,60歲至74歲是年輕老年人,75歲至89歲才是老人,90歲以上是為長壽老人。據此擺脫既定的歲數觀念,人對社會作貢獻的日子要長得多,不該過早退休接受「撫養」。

由於對「延年益夀」的醫學研究在不斷進步和突破,人的預期夀命不斷提高。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家 David Sinclair 說:一種供人 30 歲開始服食以抗病抗衰老的新藥正在研製,預料到本世紀末,人可以活到 150 歲。

計算一下:本世紀末能活到 150 歲,現在該 70 歲了,如果現在就有這種藥,開始服食有效嗎?

這都是就總體而言的,人的健康、年夀還取決於個人遺傳等等因素。「益夀效應」的概念卻是人人適用,對於要制訂「生涯規劃」的年輕人重要;對於長者,也要據此重新考慮未來之路要怎麼走。

年齡是一個數字,更是一種心態。

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湯良德:胡琴餘韻不盡鳴

一連欣賞了兩場以二胡為主的音樂會,音樂會貫穿着「紀念湯良德誕辰八十周年」的主題,而內容和視野寬廣,有對故人的回憶,亦有不同名家演奏藝術的展示,有本港的,還有從內地、台灣、新加坡遠道而來的,堪稱高手雲集,難能可貴。

湯良德出身於上海的江南絲竹世家,自小受民間音樂濡染;後來到北京加入專業樂團,轉益大家;繼而到了香港,從演奏家轉型為教育家,培養了大批中樂人才,對推動香港的中樂發展功不可沒。

湯老師八年前仙逝後,他的弟子和遺孀、鋼琴演奏家吳素娥女士,多年來除了一再為他舉辦紀念音樂會,還致力整理湯老師生前的錄音,以期出版。經多年周章,一套《湯良德的藝術人生》終於由龍音出版,有四張CD、兩張DVD,還有包括湯老師自已動筆的自傳和大量生前照片的圖文集。

吳素娥女士年前亦駕鶴而去之前,一直為出版之事念念不忘、孜孜不倦。CD與圖文集終於面世,應可告慰先靈。

更早之前,還有一場名為「流水歡歌」的湯良德胡琴作品音樂會,由湯老師的弟子黃樂婷獨奏了十首樂曲。湯老師的創作主要來自北京時期,他隨北影樂團到全國各地演出、採風,接觸大量民間音樂,大大豐富了他主要源自江南絲竹的音樂素養。這時期源源而出的創作,風格多樣,有不同地方風味,包括粵味。

「歌聲永不落」兩場音樂會,「絲竹.群英.憶故人」是深入版,向湯老師音樂的源頭江南絲竹深入,以增強了的湯家班為主力,演奏的主要是江南絲竹樂曲。這樣的演奏,在香港本地無法聽到。缺乏江南秀氣的滋潤,本地演奏家出手的江南絲竹總欠點神韻。湯家班樂隊中湯姓者只四人,是主力,而加入的笛子演奏家詹永明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等人都如魚入水,彼此契合緊密,盡顯功夫。

「二胡.盛宴.跨世代」則是擴充版,通過湯老師一九六三年參加「上海之春」二胡比賽而聲名鵲起之因緣際會,把不同年代的二胡名曲、名師和薪火相傳的後輩高手巧妙地「串燒」起來,有對前輩樂人的致敬、緬懷,還有對後起之秀的表彰與期許。

二胡有千年歷史,但成為能夠與時代脈博一起跳動的現代樂器,不足百年。其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上海之春」,是中樂(民樂)五六十年代創作和演奏高潮中的一個高峰,當時輩出的名師,蜚聲的名曲,至今膾炙人口,有些仰之彌高,難以跨越。

中一個重要的原因,相信是人才培養的土壤不一樣。

一個在民間音樂滋養下出身然後再接受專業培訓的音樂家,與純粹由學院培訓的音樂家相比不一樣。五六十年代的中樂大師,從演奏、創作、指揮,都不乏草根氣息。這庶幾可說是那一輩大師的共同特點。「浪淘盡,幾許風流人物」,至今仍能在舞台上展現風采的那年代大師,如鳳毛麟角了。在兩場音樂會上,仍見到俞良模、魯日融、沈鳳泉等的身手,實屬難能可貴。

其中,俞良模琵琶獨奏《塞上曲》,翁鎮發即興為之以笙伴奏而彼此絲絲入扣,令人擊節。魯日融 85 高齡竟然連續指揮大樂隊演出更讓我嘆為觀止,他小心翼翼,不時以左手扶持指揮台背後的護欄,但指揮得大方爽朗,左右手分工清晰,既簡潔明快,亦適當節省體力,最有大師風範。過去只通過他的名曲《迷胡調》、《秦腔主題隨想曲》認識他,到昨天才知道他是集演、作曲、指揮的全才,與湯老師相似。

中文「演奏」這個詞很有意思,對於「演」與「奏」之間如何拿捏、平衡真是門學問。多位二胡名手通過獨奏展示了不同的演奏風格,和對「演」和「奏」的各自理解。這些不同風格讓我想起多年前在同一個場地──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欣賞已故胡琴大師閔惠芬獨奏的深刻印象。那時,她當是大病初愈不久,克服重重困難重登舞台,演奏爐火純青,而人如垂目菩薩,一點沒有早年的張揚姿態。這時的她,純粹以音樂感人,而自有不同凡響的「演」出效果。這才叫真功夫。

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地中海飲食面臨消亡?

肥胖──準確點說是過胖──已成為世界流行病,更令人膽憂的是,病已蔓延至兒童。在歐洲,據世衛組織的數據,塞浦路斯、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的兒童過胖率都超過了四成,最高的塞浦路斯高達四成三,都高居歐洲前列。這些國家一向以「最健康的地中海飲食」文化著稱,這情況就更令人驚訝了。

「歐洲肥胖大會」(European Congress on Obesity) 在維也納舉行,世衛官員在宣布以上數據時哀嘆:「地中海飲食消失了(The Mediterranean diet is gone)。」意大利等地的地中海飲食二零一三年,才獲評選進入聯合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呢。

你到這些地方旅遊,一定還可以享受地中海式美食──多蔬果、魚肉、橄欖油。相對於風行世界的美式飲食,地中海飲食較健康,當地人癡肥、糖尿、心血管病的發病率都較低。地中海飲食因而在發達地區受到歡迎,特別是在中產人群當中。

可悲的是,地中海飲食的原產地有被美式飲食攻陷之虞,抵抗力最薄弱的人群──兒童首先投降了,糖果、汽水、垃圾食品是他們難以拒抗的誘惑,讓他們吃進過量的脂肪、糖、鹽。同時,在現代化的富裕環境中,兒童的體力活動日減,少走路,少到戶外玩,多坐着玩電玩。

世衛的歐洲組識自二零零八年創立了「兒童肥胖監察計劃 (Childhood Obesity Surveillance Initiative)」,涉及四十多個國家,據說數據是高質量的。最新的統計來自二零一五至一七年。法國、挪威、冰島、拉脫維亞、丹麥的情況最好,兒童肥胖率只有 5% 到 9%。

在意大利,問題已受到重視,不久前舉行了「青少年肥胖共識大會」(Consensus Conference o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Obesity),全國九個兒科組織和機構的專家一起交流。最受關注的是及早預防,和減少肥胖引起的併發症。

關於預防,大會認為最可行、最有效的,是從兒童早年的營養、飲食着手。對於肥胖引起的併發症,最受關注的是「葡萄糖耐量受損」(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和脂肪肝。

葡萄糖耐量是指人體對血糖濃度的調節能力。正常人在進食米、麵等碳水化合物或服食葡萄糖後,葡萄糖會被腸道吸收,並刺激胰島素分泌和肝醣元合成增加等一系列反應,血糖因而保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糖耐量受損者的調節功能受損,成為糖尿病高危人群,十年後會有 10%〜50% 患上糖尿病,並可能患上高血壓、高脂血症,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有數據顯示,大陸和香港華人葡萄糖耐量受損患者向糖尿病轉化的危險性居世界前列,一年達 8%〜11%。

從這個角度看,香港比意大利更要關注肥胖問題,兒童、成年人都一樣。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從兩幀照片看到什麼?

中美貿易談判期間,以上下對照形式並列的兩幅圖片在中國網上廣傳。上面的照片是這次中美談判時拍攝的,下面照片是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清政府一九零一年與西方國家簽訂《辛丑條約》的紀錄。《紐約時報》後來在報道談判結果時,也把照片刊出了。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兩幅照片這樣並列,什麼意思?網上很多人嚷起來:中國談判輸了。

有人從另一角度對比:談判雙方代表的年齡、神情。談判桌兩邊代表的頭髮、容貌、姿態大不一樣,庶幾予人「白頭人對黑頭人」印象。

不過要指出,上面一張照片誤用了,不是中美雙方貿易代表團談判的照片,而是中方代表團與美國負責監督貿易稅務的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成員會談的照片。照片右前方最矚目的兩位老人家是 81 歲的新澤西州民主黨籍國會眾議員 Bill Pascrell Jr.,和 86 歲密西根州民主黨國會眾議員 Sander M. Levin。

儘管這樣,中美代表團主要成員的年齡仍然有不小的距離。

美方主要成員:
財長姆努欽 Steven Mnuchin,56 歲;
貿易代表萊特希澤  Robert Lighthizer,71歲;
美國商務部長 Wilbur Ross,80 歲;
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 Peter Navarro,69 歲;
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 Larry Kudlow,71 歲。

中方主要成員:
副總理劉鶴,66歲;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60歲;
中共國家發改委會副主任寧吉喆,62 歲;
中共中財辦副主任廖岷,49 歲;
中共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55 歲。
其餘的都是副部級官員,按中國的官員年齡限制,不會超過 65 歲。

《紐約時報》指出了上述照片失誤的同時,認為照片的確說明了一些問題,就是中國顯示的自信,和堅持既定貿易戰略的能力──中國人所說的「定力」,例如不作貿易數額上的承諾,不放棄「中國製造 2025」戰略。中國談判團隊人數不多而很有凝聚力,直接向劉鶴匯報工作,工作非常富有效率。報道引述了解內情匿名人士的話說:「過去需要耗時一個月的決策,現在只需要一天的時間。」

相比之下,美國內部難以統一立場,爭議不斷,「難以發出一致的信息」。

談判很複雜,牽涉的不僅是貿易問題,還有出現意想不到逆轉的可能性。但可以放心,絕不會重演一九零一年的恥辱。

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

人體發現新「器官」,是經絡的證明嗎?

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 Neil Theise 在解釋新發現
通過解剖學、射線透視等現代科技,人體已給內內外外研究透了,還可能找到新器官嗎?這提問似乎有點荒謬,可是美國科學家的新發現真的提出這樣的疑問來了。新發現的是人體內一個有點神秘的流質網絡,是通過新的激光顯微技術在人的活體上發現的。新發現可能為病理研究,尤其是對癌症的擴散與治理研究開拓新方向。

對於中國醫學的經絡學說來說,這發現的意義可能更重大,這與一直無法通過解剖證實的經絡網絡有什麼關係?這就是經絡網絡嗎?若答案是肯定的,中醫的理論就多了科學根據,對看似玄虛的中醫學說就要改觀。

有關發現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在「自然」(Nature) 網站的「科學報告」欄中發表,由 11 位研究人員聯合署名。《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 同一天報道了新發現,名之為「新『器官』」。

過去都知道,人體內存在間質 ( interstitium)和間質性空間 (interstitial space),它存在於器官與器官之間、細胞與細胞之間,其中注滿液體,淋巴系統與之有闗。可是有闗研究不多,文獻中的論述有限且模糊。

人體約六成是水,這些水約三分之二存在於細胞內,其餘的在細胞之外,稱為「間質液」(interstitial fluid)。對之了解不多的重要原因是,一直無法用顯微鏡對之觀察。用傳統顯微鏡觀察,要先把活組織製片,涉及切片、塗片等工序。過程中,間質液自然流失殆盡,原來儲存的空間隨之塌陷無存,自然無從觀察了。

早在二零一五年,其中兩位研究人員用一種叫 prob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且譯為「共聚焦激光顯微內視鏡」,簡稱 pCLE) 的新技術觀察一名癌腫發生轉移病人的膽管,發現組織層內有一系列互相連接的空隙,這是解剖學上從來沒有提及的。可是病理學人員提取組織進一步觀察時,這些空隙就不見了。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再對癌症病人作同樣的檢驗,也發現了組織中的充滿液體的空隙。他們對提取的組織作了新的處理:迅速急凍,阻止組織中的液體流失,然後用顯微鏡觀察。

再加上其他癌症與非癌症人員不同組織的觀察,研究人員發現,人體內到處存在這樣的注滿液體的空間,空間形成一個網絡。

過去並非不知道有這樣的組織層存在,只是視之為一層像「牆」一樣的膠原,對器官有保護性的緩衝作用。新發現認為這不是一堵「牆」,而是一個「開放性的,充滿液體的高速公路」網絡,甚至可以視之為一個虛實兼備的器官。

這些注滿液體的空間與淋巴系統關係密切,是淋巴液的源泉之一。這或者可以解釋癌症的轉移,可以解釋為什麼癌細胞會擴散到淋巴結。

能不能據此說「經絡終於被證明了」嗎?看來還要進一步研究。中國經絡學家祝總驤八十年代就運用電子、生物化學、生物物理、聲學和形態及動植物等多種學科檢測和獨特的實驗法,據說「準確地揭示人體經絡線的分佈位置,證實了古典經絡圖譜的高度科學性和客觀存在」。可是對改變人們對中醫的觀感幫助不大。美國的新發現是否可以為此再建奇功?
**
Meet Your Interstitium, a Newfound "Organ"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中美貿易:暫時休戰,繼續擴張

「開天殺價,落地還錢」,是做買賣的常態,小買賣、大生意都一樣,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的貿易談判亦不例外。做生意都要各有「着數」才行,即彼此都有所得,一加一大於二,零和是行不通的。不過這總是暫時的,到一方自以為被「搵笨」了,那就要再殺價,再談判。中美貿易談判的最大成果,是本來如箭在弦的貿易戰不打了。可是美方事後說,只是「暫停貿易戰」,意思是到又覺得被「搵笨」,又會扯起戰旗。

這樣的情況,過去已一再發生,像經濟循環。中國二零零一年加入 WTO之後,美國不能為所欲為,有所收歛,但今後可能會更多赤膊上陣。

原因是如今驚覺局勢不妙了,就如棋下着下着,忽然發覺對手強勢已成,於是急於以攻為守,以圖力挽狂瀾。

新加坡資深外交家馬凱碩 (Kishore Mahbubani)日前在上海一個工作坊,就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提出「三C」見解:美國七十年代基於對抗蘇聯的共同利益 ( Common interest)與中國建交:中國接着改革開放,發展起來,但美國不把中國放在眼內,是為自满(Complacency);到近年發覺中國有彎道超車之勢,就焦慮 (Concern) 起來了。

這是對近半個世紀中美關係很簡潔的概括,說明中國幾十年來飛速發展的成就,其實有相當大的幸運成分:在政治上美國要拉攏中國對付蘇聯,到蘇東崩潰了,又以為中國改革開放必然帶來政治自由化,因而躊躕滿志;接着九一一發生,美國為了打擊國際恐怖主義,需要中國支持。在經濟方面,歐美與亞洲四小龍七八十年代要升級換代,讓中國承接了大量下游生產技術,資金同時擁來,中國趁機逐步改革經濟體制;正好又遇上IT革命,互聯網革命;加入WTO是另一重大改革動力。到二零零八年華爾街金融海嘯爆發,中國已成長為可以致力穩定世界經濟的增長引擎了。

這個發展過程並不是中國刻意營造的,而是因緣際會。國際社會其實並沒有對中國的一路發展視而不見,而是西方的各種理論都無法預見到中國的發展前景,反而篤定地預判中國會崩潰。美國在焦慮下,訂下過「重返亞洲」戰略,又要建立 TPP 圖堵中國,都失敗了。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因為在緊密的相互關係下,美國已甩不開中國。

單刀赴會面對美國「四大天王」的劉鶴在完成談判後談到臨時與特朗普會面的兩個細節:首先,美方通知進行15分鐘禮節性見面,後來延長到45分鐘,而進行了實質性會談;原來說見的是特朗普與財長,結果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現,副總統以及很多內閣的成員都在場,白宮的要員也都在場,讓劉鶴「有點吃驚」。

他「後來仔細一想」,認為這說明特朗普對中國的尊重,說明美方對發展健康的中美雙邊關係,中美經貿關係高度重視。

這次會談之前,以分析全球經濟動向知名專欄作家 Mike Shedlock 指出:特朗普亂槍掃射,有明確的目標嗎?考慮下這種可能性:他的目標是歐盟,而不是中國;他製裁伊朗其實是衝着歐洲來的,而不是伊朗;倫敦國王學院科學和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 Dina Esfandiary 則說,中國「已經是勝利者」。

中美談判結束,情況更明朗了。

可以肯定,中美貿易會進一步擴張。至於美國的貿易赤字,在美國目前的經濟結構和儲蓄狀況下,要改善很難。

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筆下留情」版頭照片題詠之六十八(2018/04)

散髮扁舟去  海天覓紫微
沉沉迷若幻  浪裡忽花飛
(花展獵影)
世事紛紛 迷眼最是浮雲
登臨絕頂看凡塵 
居高灑脫 有幾人
有唳聲頻 回首雲濤翻滾
疊浪排空氣欲吞 
逍遙自得 卻有君
(維港雲霧)
飛紅點翠滿梁園  名宅迎賓檻欲穿
歲月蒼桑甘枉度  爭留艷影記辛酸
(佛山梁園)
天仙播下千年火  巧匠薪傳不世功
南粵陶都聞天下  摩挲碗盞憶情濃
(佛山石灣公園湖心陶像)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美國:重振雄風?還是目空一切?

美國新任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向士氣底落的國務院下屬講話,鼓勵大家必須 get its swagger back。這句話有點不好翻譯,關鍵是 swagger 這個字,要看你從正面理解,還是從負面理解。

從褒義去譯,可以是「重新振作」,「重振雄風」;從貶義去譯則可以是「重展霸氣」,「重新耀武揚威」等。

打開《新英漢詞典》,swagger 有四個義項:1,昂首闊步、大搖大擺地走;2,狂妄自大,自鳴得意;3,吹牛皮,說大話;4,恫嚇,嚇唬。意思一個比一個差。

谷哥的定義是:walk or behave in a very confident and typically arrogant or aggressive way (以非常自信,尤其是以傲慢、盛氣的姿態走路)。

《劍橋字典》定義為:to walk or act in a way that shows that you are very confident and think that you are important (顯得非常自信,並自以為不可一世地走路或行事)。還列出以下例句:
They swaggered into the room. (他們大搖大擺地走進房間。)
A group of young men swaggered around outside the bar. (一群年輕人在酒吧外面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
His swaggering self-confidence irritates many people. (他趾高氣昂的自負神態激怒了很多人。)

與之切合的中國成語不少,還有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蓬佩奧也知道對這個字的理解有分歧,他解釋:swagger 不是傲慢(arrogance),不是自我吹噓(boastfulness),不是自我中心 (ego),而是對自己、對信念的自信;這種根本的進取精神源自正確認識到,美國的事業是正義的、特殊的,建立在美國的核心價值之上。

只要看過荷里活的各種美國英雄大片,就對這樣的信念不陌生。美國經歷了雄霸世界的美國世紀,朝野上下都不乏這樣的自信,文化自信有不同層次,從器物,到社會、經濟、政治組織,到精神價值取向。美國的自信建立在建國二百餘年的成就之上。

可是只要把眼界放大一點就難免質疑:可以用美國二百幾年的成就凌駕在人類歷史過去幾千年的成就之上嗎? 要說可以的話,這頂多限於器物層次。

中國也提倡文化自信,這建立在長遠得多也豐富得多的歷史文化基礎之上,它經歷過不同歷史時期多次從谷底重上高峰的跌宕。目前的登頂是最新的一次復興,最新的一次自我更新。二百幾年,在中國不過是一個王朝的跨度,限於一個歷史時期。

中華文化一個非常可貴的傳統是不斷自我更新。孔子被尊為「聖之時者」,是因為他總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對經典的整理能給予創新的詮釋。這種更新能力至今體現在大中華文化圈的現代化之上。

美國在物質文明創新上成就斐然,可是在制度、精神層次上的創新、更新就不敢恭維了,憲法上一個關於槍枝的條款就無論如何動不得,如何 swagger 下去?

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世局無窮變,如看走馬燈

近來觀望國際局勢,真有如「三水佬睇走馬燈」── 好戲陸續有來,大戲一幕接一幕,還有什麼好戲上演難以估計,總之一定有好看的。

如果到深山裡閉關幾個月後重返紅塵,真不相信眼前局面。

在特朗普一意孤行之下,世界貿易面臨重大威脅,中美貿易戰一度如箭在弦,雙方叫碼一次比一次高。世界一下子有如回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全球經濟大衰退的前夕,而今天的世界在全球化下已編織成非常緊密的全球供應鏈,牽一髮動全身,觸發的危機會前所未有的廣泛和嚴重。

差不同時,本來戰雲密布的朝鮮半島乍現雲散天青美景,朝韓首腦在板門店會談了,美朝首腦也計劃下月十二日到新加坡會談,朝鮮已開始動手拆除一些核設施,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似乎真的啟動了。局勢轉彎之急遽,讓人措手不及。

劇變發生的時候,有人說中國是最大受害者。誰知接着,金正恩到北京來了,不到一個月又到大連,為了與習近平深談。

不到一年前,中印兩個大國在洞朗軍事對峙,美國和日本又趁機推出「亞太印」概念以圖「抽水」。不旋踵,中印首腦卻到武漢毫無拘束地湖邊信步,深入交流,接着還會二度會面。

美國退出與伊朗簽定的國際核協定,是另一個劇變。這牽涉到聯合國全部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外交關係,影響的不僅是美伊,對歐洲的安全和經濟利益損害最大。在歐美貿易關已因為美國突然徵收鋼鋁關稅而不太和諧之下,雙方關係更加緊張複雜。再加上美國把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中東危機就更動盪。美伊對抗升級,美歐矛盾亦升級。

在這些變化發生的同時,很長時間裡並不和諧的中日韓首腦走到一起來了,中國首腦八年來第一次訪問日本。會面成果頗具前瞻性,將啟動「中日韓 + X」模式,發揮三個在亞洲的經濟領先優勢,共同開拓第四方甚至多方市場,促進地區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變化差不多都發生在中國周邊,從東北亞、南亞到西亞。變化不是中國主導的,但中國顯然是重要因素,特別是涉及朝鮮的變化。

朝鮮的急轉彎不是某人的心血來潮,而是國家心謀遠慮的戰略變化,是朝鮮七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國家重心轉到經濟發展上」的戰略決定。就在昨天,習近平會見了朝鮮一個由所有道、市委員長組成的訪華團。道與市是朝鮮的行政區劃,有人形容這是「傾巢而出」,規格和規模都罕見。這是為了到中國取經而來的,可見朝鮮改弦更張的決心。

中國申言無意輸出「中國模式」,但中國令人震驚的發展成果奪人眼球,確實已有一些發展中國家在銳意學習。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當過紐約市長的彭博通訊社老闆布隆伯格打算創立一個「新經濟論壇」,匯聚世界金融經濟業界大佬,探討中國崛起對美國「霸權」構成挑戰之後,世界該如何構建全球新秩序。布隆伯格已邀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前財長保爾森,參與設計這個「新經濟論壇」。

驀然見到靠着鍵盤的木手墊下面這行字: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無福消受艷陽的粗肋草

紅斑粗肋草長出了新芽
陽台的綠叢中,有點紅色配襯較悅目。最近又添了兩盆紅葉盆栽,可是養護出了問題。

我家陽台的陽光十分充沛,尤其是到了夏天,艷陽堪稱放肆。萬物生長靠太陽,植物少不了陽光。好,就把這兩盆葉大斑紅的小盆栽放到一天到晚都享受陽光的位置去。

不幾天,其中一盆的葉子出現黃斑,且不斷擴大,有枯萎之勢。是淋水不足嗎?不對,水分是有保證的。問題是什麼?上網查找,設法補救。

果然,是栽種方法錯了。這種植物看來很受歡迎,花店都有出售,有的叫紅斑萬年青,正式名稱該是粗肋草,以葉脈中肋明顯粗大而得名;品種有幾十個,以綠色呈白斑為主,也有呈紅白斑紋的;較耐陰,不宜曝曬,據說有很好的淨化室內空氣功能,可養在浴室,但要保持通風。

大抵,熱帶、亞熱帶的灌木植物都是耐陰、喜歡濕潤的,它們的原生環境該在密林裡,庇護在大樹之下,只靠斑駁的日影就能生長。你讓它一天到晚曬日光浴,它可無福消受。那看似要枯萎的粗肋草,剪裁之後放到陰棚下,成活下來了,已長出新芽。

這說明一個道理,即使是好東西,也不是越多越好的。有人說,亞里士多德最不朽也是最有用的見解是,美德並不純粹是好東西,並不是擁有得越多就越快樂的。這是度和量的問題,過度了,過量了,效果就相反。

以前其實也有過相似的教訓。剛搬進這個享有陽台的家時,喜孜孜地把從舊家搬來的黃金葛放到陽台去享受陽光。豈料不過幾小時,過去不見天日的翠綠植物就撤底頹萎了。

以後,我每次到海灘見到洋人赤條條地曝曬就想起那盆黃金葛。這些洋人應當都來自陰寒的北方,一年有半年難得見到太陽,對太陽有着原始式的熱愛,尤其是俄國人,據說如今不少人到越南金蘭灣等地,一天到晚盡是曬太陽。近年,紫外線的傷害才較受重視了。

近日在陽台,還受到另一個度與量的困擾。

人是群居動物,離群索居,不可成活。可是,人又總是要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你走進餐廳,走進地鐵車廂,走進升降機,只要有空間可以選擇,自然會找一個盡量能夠獨處的位置。一列有六個座位的長椅,人都愛靠邊坐,一頭有人坐了,你一定會坐到另一頭。升降機中是各佔對角線的一端。

二十多年前搬來時,陽台的視野寬闊得多,平視望去,最近的樓房也在一二百公尺之外。這空間不斷被一點一點侵蝕,終於,對面一座小小的舊唐樓拆卸重建了,豎起一座比我們高幾層的鉛筆樓。我們之間隔着一條馬路,有三條行車線,在地面,馬路兩邊似乎有一段距離。可是到了半空,兩邊的距離就如咫尺之間。這路上不斷在建酒店,那鉛筆樓是幾百公尺範圍內的第三座,屬住宅式酒店,沿邊全部是落地玻璃。房間很小,開放式,床貼窗排列,若有畏高症一定會發惡夢。對我而言,最大問題是壓逼感,特別是有品性開放的房客把窗簾都拉起在那裡肆意活動的時候。

空間好像一下了收縮了,到陽台做運動,得入黑後披星戴月進行。

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吊詭的美國法治

讀到一段有趣的資料:《日美安保條約》的篇幅有16頁,而TPP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文件卻達幾千頁。

這是日本兩位作家 (研究日本近代史矢部宏治和研究美國現代政治的堤未果) 在對談中談到的。堤未果從在華爾街工作過的朋友那裡得知,差別在於原來只接公司案子的律師正越來越多參與國際文件起草。這或許說明,國際條約或協定等國家級、國際級的文件,已滑落到企業合同的水平。

更甚的是,美國目前對國際條約或協定的尊重,比企業合同更不如。

美國據說是特別重視契約和規則的國家,這有淵源可尋。美國二百多年前建國時簽署《獨立宣言》的52人中有25人是律師;參加制憲會議制定美國憲法的 55 名代表中有31人是律師。美國要在「蠻方」中建國,必需法律保障,法律於是很重要。發展下來,美國是世界上最多律師的國家。

美國參眾兩院1/2到1/3的議員是律師,而每位參議員的背後有一至三位律師當助手。各州的情況大抵相若。於是有這樣的笑話:有美國人、俄羅斯人、古巴人一起坐火車,俄國人隨手把喝了半瓶的伏特加扔出窗外,因為俄國的伏特加不稀罕;古巴人同樣把吸了半截的雪茄扔掉;美國人不示弱,把同行的伙伴 ── 一個律師 ── 扔了出去。

律師眾多,是美國崇尚法治的標誌,美國的經濟發展曾經一枝獨秀與此有關。有了法律的嚴格保障,商人就知道什麼是可以預期的,不會改變,投資就篤定。

可是特朗普的施政讓人納悶。他出身於商人,本該最重視契約精神,講誠信。可是他特立獨行,率性而為,因為自己不喜歡就把美國以前簽定的國際契約視如無物。TPP、巴黎氣候協定都不算數了,與伊朗的核協定也說毀就毀,這可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理事國一起與伊朗談判經年達成,並得到聯合國承認的,可說是最高規格的國際協定。

在與中國的貿易糾紛中,說制裁就單方行事,對國際貿易組織作出的承諾當沒有發生過。這只是對「戰略對手」中國的出格所為嗎?不是,他對歐盟各國貿易伙伴、戰略盟友也無例外,至今在調高鋼鋁關稅上不給予照顧。撕毀與伊朗核協定更像是針對歐盟而為的,美國恢復對伊朗經濟制裁,哪個歐洲企業與伊朗做生意都會受到美國報復。中國中興通訊前車可鑑。

特朗普揭橥的看來不只是 America First (美國優先),而是 America Only (只為美國)。商人追求利潤最大化難以非議,但為達到目的而不惜損人,就不一樣了。

特朗普似乎在不斷給世界上課,敲警鐘,讓人認真從長計議今後的路向。面對華盛頓在對伊朗核協議問題上對盟友意見的不屑和冷漠,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呂特根說:「這件事再好不過地說明歐洲在外交上已經無助到了何種地步,因而是時候發展我們自己的安全和外交政策了。」

從這個角度看,歐盟和中國都該感謝特朗普。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手機保健程式,誰知有效?

每個人的智能手機上都會安裝了某種應用程式 (app)。應用程式予人方便,很多是免費的,好使好用,即使要忍受一些廣告騷擾,甚至出賣了個人以致通訊錄中朋友的穩私,你也可能安裝上。在人們都越來越重視健康之下,保健類的 apps 正大量冒起。

到網上搜尋一下 health apps,立即看到大量推薦,有各大傳媒、電訊網站推薦的各種「最佳」之選,5大、10大、38大、50大等等,鍵入一看,五花八門,似乎把你身體各方面都照顧到了。你要做運動,會有程式隨時監測你的身體數據,告訴你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去跑步,有程式紀錄你的跑步路線、步數、距離;吃點什麼,有程式會給你算算吃進了多少卡路里;要做瑜伽、健身操,有程式給你視像示範 。還有治療抑鬰症的,有幫助靜坐冥想的。居然又有程式能能替你檢測視力度數,再給你下單配眼鏡。長期使用,你可以從圖表看到詳細紀錄,進展情況一目了然,非常清晰,顯得「專業」。

除了這些應用程式,各種保健資訊就更多了。愛心爆棚的朋友,會一見到就傳上群組或直接傳送給你,不管是否可信,有時還附上不知對錯真偽的「免責聲明」,總之有殺錯冇放過。

對於藥物,各地政府會有管制,不可隨便出售。但對於「保健」的東西,吃進肚裡的,按照方法去做的,就寬鬆得多,尤其是對於保健應用程式。

最大的不同是,保健程式涉及的是行為,不是藥物。對於藥物,各地政府會要求必須通過嚴格檢驗,包括臨床實驗,其中最重要的是「安慰劑對照測試」。測試不單要證明藥物對病人有效,而且要對照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證明藥物比安慰劑有效。測試必須以雙盲方式進行,即醫生與病人都不會知道病人吃的是藥物還是安慰劑。

這是為了避免「安慰劑效應」,因為病人在心理作用等因素影響下,吃安慰劑也可能有良好反應,甚至有更佳效果。譬如有報告紀錄,吃了醫治背痛安慰劑的病人約有四分之一聲稱痛症舒緩了,而且居然有客觀的檢測可以證明。

可是,要測試保健程式是否的有效就難了。

藥物臨床測試的關鍵是安慰劑。安慰劑的製造很講究,除了不能有任何藥效,還要在外觀上與真藥一模一樣,好「欺騙」接受測試的病人。如果要測試保健程式的有效性,必須也做雙盲測試,這就遇到安慰劑問題,對於行為怎麼設計適用的「安慰劑」?

美國有讓人靜坐入定 (meditation) 的手機應用程式,有各種循序漸進的授課,涉及種種概念。有人進行測試,另外設計了一個靜坐應用程式,但簡單得多,只有最基本的講解,不講複雜的概念。結果,兩組接受測試者的效應沒有多少分別。這可能說明,為對照組設計的「安慰劑」其實也有不該存在的效應,並非假設不起作用的安慰劑。

大概人是天生需要安慰的,最明白這道理的,是商人。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到《說文解字》查找「鵠」的注音

文字除了用作書面溝通,還是文與言溝通的橋梁。文字與語言關係密切,卻又是一對矛盾,兩者的發展不平衡,久而久之會脫節。拼音文字與非拼音文字,各有適應變化的困難。

拼音文字是據音而生的,按道理音變了,字跟着變就是了。事實上這無法做到,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文學著作、法律文件等成文遺產,怎能說變就變?在西方拼音文字中,英語最善於與時俱進,但也因此在讀寫上最脫節。英國很多人提倡改革,讓英文讀寫一致,但多年看不到任何成果。

中文沒有這樣的問題,一個字的古今讀音不同,不同方言的讀音不同,意思是一樣的,寫出來,大家都明白,儘管說話溝通會很困難,秦皇漢武都一定聽不懂今人的說話,反之亦然。

漢字很多是形聲字,但要準確標出讀音來很難。最初給一個字注音,只能用「讀若」某字,即盡量找同音字表示。反切法的出現是重大進步,基本原理是用兩個字「切」出一個字 (被切字) 的音來。第一個字 (上字) 聲母要與被切字相同,第二個字 (下字) 與被切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上字聲母與下字韻母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

這標誌着漢語音韻學的開始,據歷史學家笵文瀾研究,這始於東漢末年。被譽為中國第一部字典的《說文解字》差不多同時刊行,仍沒有反切注音。後代利用反切給這部巨著注音的有很多家,有以《詩經》韻腳考訂的,有據《唐韻》的。現在通行的《說文解字》主要是宋本,從影印版可見,每字的注音除原來的「X聲」外,都以小字加「XX切」。

反切注音雖然是一個進步,但不足是顯然的。如上下字聲母韻母之外的語音成分形成一定障礙,上下字可選用的字過多讓使用者難於掌握,切音者又難免受方言音影響。最大的問題是,中原地區政局動蕩頻仍,語音不斷受到外族語言衝擊。從中古到現代,漢語的聲母、韻母、聲調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若干年後,用當代音去讀古人的反切,難免隔膜。近現代人使用中古反切之不便可想而知。到一九一八年,國語注音字母公布,漢語注音才再發生根本轉變。

「鴻鵠」的「鵠」字讀音近日引起熱議。試到《說文解字》查找,發覺相關字的注音和反切的關係頗為錯綜而有趣:

  • 鵠:告聲。胡沃切。
  • 沃(加艸頭):芺聲。烏鵠切。(書中不收沃字,只收加艸頭的沃)
  • 芺:夭聲。烏皓切。
  • 晧:告聲。胡老切。(書中不收皓字,只收晧字)
  • 告:古奧切。
  • 夭:於兆切。

於是,「鵠」的韻母音可循不同路線去尋找:
── 鵠 ⇒ 告聲 ⇒ (告)古奧切。韻母是 ao。
── 鵠 ⇒ 胡沃切 ⇒ (沃)芺聲 ⇒ (芺)夭聲 ⇒ (夭)於兆切。韻母是 ao。
── 鵠 ⇒ 胡沃切 ⇒ (沃)芺聲 ⇒ (芺)烏皓切 ⇒ (晧)告聲/胡老切。韻母是 ao。
── 鵠 ⇒ 胡沃切 ⇒ 烏鵠切。回到原點。

登上功能強大的「韻典網」一查找,《廣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牋》、《分韻撮要》都把「鵠」歸入聲韻,自然不該以 ao 作韻母。這些書都晚於《說文解字》。

為什麼會有以上變化?是北方「胡言亂語」之故嗎?限於學識,我不知道。

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冷嘲熱諷說「鴻鵠」

孔子與孟子都是儒家聖人,但個性不一樣。孔子有理在手而說話不失「溫良恭儉讓」,孟子則往往氣勢逼人,「說大人,則藐之」,就是說與位高權重的人說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的顯赫地位和權勢放在眼裡,頗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氣慨。

一般人對「大人」未必服氣,但不會口出狂言。可是「大人」一旦做錯了點什麼,就會趁機蜂擁而出,口誅筆伐,惟恐執輸。北大校長林建華日前在演講中讀錯了鴻鵠的「鵠」字,便惹來這樣的「狂歡」。人們不但對這位化學家出身的校長冷嘲熱諷,連北大也不放過:校長如此,北大如何可知。

校長連忙道歉之後,卻有人翻查古書,指出「鵠」字的古音該讀 hao,校長的讀音才是對的,今音的 hú 反而是「亂音」了。

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鵠:鴻鵠也。從鳥,告聲。胡沃切。」而「沃」在《說文解字》裡注「芺聲」,即讀 yāo。胡沃切是為「胡」的聲母 h 與「沃」的韻母 ao 相切,是為 hao。此後《唐韻》、《集韻》、《韻會》都注「胡沃切」。

《呂氏春秋》裡有句曰「鵠乎其羞用智慮也」,古人註解:「鵠,通浩,大也」,即是「浩」的假通。杜甫《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泉源泠泠雜猿狖,泥濘漠漠飢鴻鵠」句之後,以「勞、高、曹、陶、袍」押韻,可見「鵠」的韻母必是 ao。

很明白了,校長的讀音合古音,而異於今音。至於他的古音是錯有錯着,還是幼時學來就不得而知了。

漢字的讀音與寫法,與其他文字一樣,都循約定俗成之法,社會上都這麼讀這麼寫,就是今天的正讀正寫,哪怕有異於從前。這可以說是語文上的「劣幣驅除良幣」現象。非要以古人的定則為「正」,反倒是庸人自擾了。香港多年前聽信某教授的粵語「正音」,硬要糾正社會上約定俗成的讀音,造成重大困擾,實屬無是生非。

在粵語地區,讀與寫脫節的現象很普遍,很多本字因為多時不用於文書,已被遺忘,但在口語中長期保存下來,以致讓人以為這些語音屬「有音無字」。到教育普及,文人反要另造新字以傳意。最為簡單方法是形聲造字,於是出現大量口字邊的粵字,如「唔、嗰、嘅、喺、嚟、哋」等。

昨日有朋友傳來一文趣談粵語「嘢」字構詞,好嘢、衰嘢、流嘢、荀嘢、扮嘢……嘢字構詞多不勝數。「嘢」可作語氣詞,可指東西、物件,又可作量詞,「打兩嘢」即「打兩下」。

「嘢」字是怎麼來的?很可能是古語「也」字的遺傳。粵音的「嘢」與北方話的「也」,讀音完全一樣。粵人忘了「也」而另造「嘢」,意思也稍異,但「好嘢」與「好也」無異。要把「嘢」都寫作「也」嗎?當然沒有必要。

有人提議《新華字典》改正「鵠」的注音,亦屬多餘。

粵音的鴻鵠怎麼讀?據中大的粵音字庫,應讀「鴻酷 (huk6)」,不是「鴻谷」,中鵠的「鵠」才讀「谷」。據此,很多人會讀錯,我亦一樣。

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行走「軍路」之所見所思

上水「華山軍路」上北望深圳
日前到上水行山,山徑名為「華山軍路」,穿過以前靠近深圳河的禁區。一路左望着深圳走,景象總覺得有點異樣。

不久前讀到一段新聞,說是有人南下要偷渡到香港,到了某地,見到遠方高樓林立想必是繁華的香港,誰知到了深圳。

不知這是真是假,肯定的是,深圳河兩岸之間景色迥異。北岸是深圳市區,華廈如林;南岸是香港的新界,至今仍似昔日堅壁清野的禁區,荒涼一片,人煙罕見。「軍路」以前是名副其實的軍用道路,回歸前是英軍為阻截非法入境者的巡邏山徑,用三合土修築,全無石階,一路沿山脊川行,現在很受越野單車愛好者歡迎。路上向北望,可以清楚監視邊界情況。南面山下以前是英軍軍營,如今有解放軍的練靶場。一處面南的徒峭山崖,仍保留着「皇家香港軍團」方圓二三十米的巨型軍徽。

香港屬亞熱帶氣候,適宜樹木生長。香港島儘管樓房遍布,山上仍樓宇之間卻草木葱蘢。可是北部邊界的山頭多是光禿禿的,有肅殺之氣,可能是過去不加發展,亦為了防止偷渡者匿藏而造成。如今「軍路」開放了,成為行山徑,但有點不好走,原因是一路約五公里找不到幾棵可以遮陽擋雨的樹。那天有薄雲,陽光柔和,氣溫不高,走完回來,外露的皮膚仍有灼熱感。

「軍路」翻山越嶺,難見樹木。
香港有個讓人驕傲的數據,是開發的土地只佔陸地約四分之一,其餘四分之三是「綠色地帶」。在連綿起伏的「軍路」上左右顧盼,所見是為明證。香港境內,向梧桐河那邊的上水、粉嶺眺望,只見遠方有密集樓房,其餘只見村屋鄉舍零星散布,最惹眼的是貨櫃場,可能有農地,但一點看不到。

香港一直為覓地建屋煩惱,近日又為此爭議得熱鬧。不明其中之複雜與利害者,在山頭俯瞰,一定大惑不解,地不是多着嗎?為什麼都說土地不足?

對比一下外面的世界,可能會頭腦清醒一些,比如看看條件比香港更不如的新加坡。

新加坡一九六五年獨立時,面積只有 580 平方公里,只及香港的一半多一點。如今,新加坡的面積擴大至 714 平方公里,靠填海把面積擴大了兩成多。填海會繼續下去,因為新加坡有意把人口從現在的五百多萬增加至七百萬左右。新加坡的人口一直在增加,由一九八六年到二零零七年的二十多年裡增人口近七成,可是绿化面積反而从原來的36%增加到47%,空氣也改善了。

這一招可能是從香港學來的。至二零一三年三月止,香港從填海獲得的土地面積逾 67 平方公里,雖然只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 7%,但填海土地都在市區,上面容納了 27% 的香港人口及 70% 的商業活動。

可是香港對是否要繼續填海爭吵不休。其他增加土地供應的途徑就更惹爭論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增加土地供應提出了 18 個選項,實際上迅速可行的選項無幾。土地發展商手上其實有一千多公頃農地,可能不少就在「軍路」腳下,若能公私營合作發展,當可造福市民,造福香港。可是單用四個字就可以把這槍斃:官商勾結。

「軍路」之下有靶場,矚目驚心。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克服民主的短視

丹比薩.莫約 (Dambisa Moyo)

譯者按:文章原題為 Overcoming Democratic Myopia,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刊載於「報業辛迪卡」(Project Syndicate) 網站。作者 Dambisa Moyo 是桑比亞出生的女經濟學家,先後在哈佛、牛津等大學取得學位,曾在世界銀行、高盛等任職,現為巴克萊銀行等國際機構的董事。有 Dead Aid, Winner Take All,  How the West Was Lost 等著作。

儘管指數不錯,全球經濟仍然荊棘滿途。荊棘都來自結構性挑戰,要拔掉,得靠各國領袖高瞻遠矚的思維。不幸的是,這在今天寥寥可數,尤其是在各大民主國家。

問題在於政治與經濟周期脫節。正常情況下,一個經濟周期是五至七年。而據麥金錫全球學院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G20 國家政治領袖的平均任期已下降至 3.7 年 (一九四六年是六年)。政客們為了連任,常常施行可望短期見效的政策,甚至不惜為此犧牲長期的增長或穩定。

要負出什麼代價,可以看看財政赤字不斷增加。在美國,據國會財政預算辦公室說,財政赤字未來 30 年會上升至三倍,二零一七年是 GDP 的 2.9%,二零四七年會上升至 9.8%。這是一方面減稅,另方面為討好選民 (討好政治獻金金主同樣重要) 而增加開支的結果。這削弱了政府在教育和基建作前瞻性投資的能力。

在西方政客競相撈取短期效應甜頭之下,西方民主國家要維持長期經濟增長舉步維艱,而被指為極權的中國,沒有這個問題。從民主維度去看,起碼有兩個解決方法。

首先,各國政府可以較堅決地執行前任者的政策決定。這樣,經過辯論並通過而較具長遠思維的立法,才有足夠時間發揮效力,避免到下任政府就被一筆勾銷。

歐盟是讓長遠承諾生效的好例子。各成員國一九九二年簽署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承諾把公共債務控制在 GDP 的 60% 以下,財政赤字限於 GDP 的 3%。自此,各國政府逐步向這標準靠攏。

可是歐盟的經驗也顯示,這樣「有約束力」的承諾並不是一勞永逸的,特別是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機之後可以清楚看到,希臘、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都違背了對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承諾。

無論如何,各國政府作出跨越選舉周期的承諾,可以減少黨派顛覆,從而推動較具長遠眼光的立法議程。這樣的取向,對美國總統奧巴馬具標誌性的醫療法案就有用,保證法案可以在某個約定的總統任期內繼續生效,自我完善,對美國千瘡百孔的醫療保障系統作出較根本的改革,而不致脆弱得特朗普政府甫上台便凋謝。

另一個鼓勵政策制訂者有長遠思維的辦法,是延長任期,例如,延長到六年,約與經濟周期相當。這樣,政策制訂者就不必在任期內老是要為連任奔忙,而有時間、有政治空間去思考複雜的結構性挑戰,並為發掘經濟潛力制訂政策。

某些國家的政治領袖已有較長任期。例如在巴西,聯邦參議員獲選後可任職八年。在墨西哥和菲律賓,總統有六年任期。相對之下,美國的眾議員的任期只有兩年,就算總統和參議員──任期分別為四年和六年──也不得不在某程度上按兩年的選舉周期操作。

當然,較長的任期是有風險的,可能讓不稱職或有問題的領袖在位久些。因此,得同時進行另一項改革:提高對政策制訂者的資歷要求,以保證選出來的領袖不但有相關的經驗,而且有處理現實社會挑戰的經驗。

(英國)諾丁咸大學的菲力普.考利二零一二年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二零一二年年底,英國各大政黨領袖的經驗,是戰後以來最淺薄的。同時,英國下議院圖書館二零一二年的研究揭示,從一九八三年到二零一零年,英國國會的全職政客增加了三倍餘,從 20 人增加到 90 人。

全職政客大增的同時,對當選領袖辦事能力下降卻視若無睹。事實上,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二零一六年的研究,民主國家公民對本國領袖的信任度低於其他地方。皮優 (Pew) 二零一五年的調查亦發現,超過八成美國人不相信聯邦政府可以持續走正道。政治素人特朗普能在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中擊敗希拉莉,可能是這種不信任發揮了作用。

無論如何,今天的經濟風險不會消失,只有可促成長遠政策議題的改革能降低這些經濟風險。對於打造這樣的議題,民主國家看似具有優勢,但這並不是必然的。

(蕭雪樺譯自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七日之「報業辛迪卡」網站)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日本蹲廁頑固存在

如果不是朋友指出,我真不知道日本大量保留蹲廁。日本人自明治維新開始廣泛引入歐洲文化,在政府主導下從技術和風尚都向西方看齊,可是民間仍頑固地保留着很多「和式」文化,蹲廁是其中之一。

朋友以自身體會:「天天蹲兩三次,每次幾分鐘,對全身的行氣活血、舒筋活絡,非常有用,尤其對下半身,可永保健康,壽命得以延長。真係好嘢嚟嘅!」

朋友建議,往日本參觀大型國際展覽會,可看到他們會場內的廁所蹲廁和坐廁各半,蹲廁廁格門上寫上「和式」,坐廁廁格寫上「洋式」。公共廁所也一樣。

我從來沒有注意到,女士們可能多知道。

朋友熟悉日本文化,注意到日本民間保留着很多傳統生活習尚,都有益健康,除蹲廁,還有在榻榻米上跪坐、大溫水浸浴、食納豆、飲綠茶等。

這些日本傳統如今都受到西方風氣衝擊,若有名人在電視上一提倡,便又掀起熱潮。例如去年有大學者說,睡前脆坐一會,腳後跟緊貼屁股,脊椎挺直,可鍛鍊深層的腹橫肌,美化腹部線條。電視節目中有女士說每日跪坐一分鐘,一星期後腰圍就瘦了兩厘米云。日本不少人愛慕日本文化,香港傳媒也報道了脆坐的好處,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跟隨。

食納豆也曾掀起過風潮,日本電視早些年一報道食納豆可減肥,第二天,超市的納豆就便一掃而空。獲譽為日本管理學大師的大前研一把這寫進《低智商社會》一書去,作為人們缺乏主見的事例。

蹲廁則在日本一直存在,日本人普遍愛用。

台灣的情況相似,有調查顯示大多数人(86.0%)愛用蹲廁,台灣的建築條例因而規定,公共地方廁所的坐廁與蹲廁比例應為 1:4。不過這也在改變,為了與國際接軌,和適應人口老化,台灣據說會逐漸減少蹲廁。

廁所是生活的重要設施,不可不重視。月前,西安舉行了「世界廁所工作大會」,討論的是「廁所革命之建設與管理」。據報道,「大大」曾兩次就「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全國於是三年裡改建了廁所6.8萬座,而且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升。不久前去湖南峎山見識過一座號稱五星級的公廁,不知道是不是這場革命的產物。

不知道「革命」的具體內容,只是差不多同時,讀到《中國科學報》的〈廁所革命,蹲還是坐?〉的報道。報道提出了「馬桶日漸增多,坐着難道就比蹲着好?難道這就是文明進步了嗎?」的疑問,作了人體排便生理分析,還訪問了一些抗拒使用公共馬桶而與他人有間接「肌膚之親」的人。這些人在外越來越有找蹲所難的難惱。

近來,「話語權」是熱詞。在廁所問題上,似乎也有東西方「話語權」之爭。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粵語歇後語,亦俗亦雅亦詼諧

朋友傳來二百句粵語歇後語,很多是耳熟能詳的,亦有個別較少聽到、見到,不少可能只會繼續存在於紀錄中,而難免從人們的日常口語中消失。

中國各種方言都有大量歇後語,各種歇後語詞典都洋洋大觀。這是一種言簡意賅的語句,通常幽默、俏皮,以致「抵死」;有點像謎語,在日常使用中只說「謎面」,「謎底」讓人意會。謎面與謎底之間,常巧妙地利用諧音、假借、會意等手法,把意思傳遞得婉轉詼諧。若有人猜不透,「歇」了,謎底一揭開,人人一經意會,可能惹來哄堂大笑。

粵語歇後語有雅有俗。如「芭蕉樹影 ── 粗枝大葉」,有嶺南水墨畫意境。但俚俗的佔多數,甚至有鄙俗的。如「屙尿入盅:執正嚟做」。市井間還有更粗俗的:「風吹皇帝褲檔:孤X寒。」有的謎面偏俗,謎底卻一本正經而令人忍俊不禁,如「天堂尿壺:全神貫注」,「老公荷包(錢包):夫錢(膚淺)」。「秀才手巾:包書(輸)」則相反。

中文的諧音字很多,常被利用作別開生面的逗笑,把成語「二次創作」,如「賣布唔帶尺:存心不量(良)」,「大肚婆行鋼線:挺(鋌)而走險」。

這樣的謎語都是慧黠的創作,充滿生活氣息,流傳於民間而不知道始自誰人之口。源於生活的語言卻有個弊端,就是生活環境一旦改變,語言就變得生澀而失去魅力,以致被冷落。

譬如,撒路溪錢(引死人)的習俗消失了,隔夜痰罐(唔倒〔賭〕唔得)不再見到,兩句歇後語便少人說了。以前,去街市買鯇魚尾,魚販會硬給你搭上買不出去的魚嘴,因而有「鯇魚尾:搭嘴(搭訕)」這歇後語。如今人們的飲食習慣改變,魚嘴矜貴,搭魚嘴已無從說起。香港的床下底是密封的,「床下底破(砍)柴:包撞板」已無法理解。陳村曾與廣州、佛山、石龍並稱為廣東四大名鎮,它的碼頭渡輪眾多,於是有「陳村碼頭:逢渡(賭)都啱」之說。又有說陳村人有洗腳唔抹腳的習慣,又好揮霍,遂有「陳村種」的眨譽。如今逢河架橋,陳村碼頭熱鬧不再,陳村只是佛山之下順德的一個鎮,花市倒是仍然繁榮。以上兩句歇後語已失去生存的土壤。

有些事物雖已消失,但藉影視於今存焉,例如太監,有關的歇後語不難理解。好像「跛手太監:無拳(權)無勢」。

「杉木靈牌」指什麼?靈牌是敬奉祖先的神主牌,以前很多人家裡會有。我一位朋友搬家後特別在家裡安排了一個角落安放祖先的牌位,找來上等木料,讓我書寫,再找工匠刻字製作。一般劣質雜木如杉木是不能用來雕製神主牌的,「杉木靈牌」因而是「作不了主」的意思。這樣的歇後語注定會失傳。

不久前,有愛好粵曲的朋友在群組中討論到「隔夜素馨釐戥秤」,「隔夜素馨:釐戥秤」其實是歇後語,可是全句的意思是什麼?是譏諷殘敗的素馨花不識時務,自高身價嗎?

舊粵曲《桂姐買花》有這樣一句:「隔夜素馨厘戥秤,雖乃唔香都溫吓舊情。」乾了的素馨花是中藥,要用釐戥去稱量可知其珍貴。這其實是對素馨花一夜芬芳的懷念,是一歇再歇的歇後語,認真含蓄婉轉,夠雅的。

對朋友傳來的二百句還可作些補充:

  • 鹹蛋滾湯:心都實晒
  • 天井種菜:無園(緣)
  • 油炸石春:唔化
  • 南瓜命:越老越甜
  • 木魚命:聽打
  • 湯丸命:一蒲頭就畀人食
  • 過後媒人秋後扇:唔等使
  • 細佬哥學游水:一味要淺(錢)
  • 八千子弟過江:食霸王飯
  • 食豬紅屙黑屎:立即見功
  • 芋頭點糖:心淡
  • 缸瓦船打老虎:盡地一鋪
  • 陳顯南買告白:得把口(據說,抗戰前廣州有醫生叫陳顯南,醫術不高明,卻在大街小巷貼滿廣告)
  • 蜑家婆打仔:睇你走去邊
  • 摩囉叉拜神:睇天
  • 翻渣茶:冇厘味道
  • 鐵沙梨:咬唔入
  • 塘底石:無水(錢)就蒲頭
  • 石灣公仔:無心肝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蹲不下的文明病

一張小凳大方便
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成就,可是利弊相生之下,文明也帶來疾病 ── 都市病。

都市是文明的產物,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們逐步向城市集中。城市越來越大,城市人口比例越高,標誌着現代化程度越高。現在最大的城市是千萬級的,據說將會有人口過億的城市。人們都喜愛自然環境優美、水綠山青的地方,旅遊到了這樣的勝境,都捨不得走了。可是沒有多少人會真箇留下來,還是要回到城市去,儘管那裡空氣較差、繁鬧喧囂。一個數字說明了問題:長夀之鄉都在青山綠水之間,但人均夀命最高的是繁華都市。

繁華都市卻多文明病,如阿茲海默病、動脈硬化、癌症、肝硬化、肺病、糖尿病、心臟病、腎病 、骨質疏鬆、中風、癡肥等等,都關乎環境、飲食、運動。很簡單,文明多了,運動則少了。

坐姿與蹲姿的肛腸角
做不了亞洲蹲,可視為文明病。人們進入城市之後,缺少鍛鍊,本能的蹲姿也做不來了。

蹲是人體三個重要關節 ── 髖、膝、踝摺合起來完成的,人在母胎中是這樣的姿勢,出世了身體才舒展開,慢慢可以站立、行走。人若保持適當的柔韌度,就能繼續作原始的摺合,就能做亞洲蹲,即全腳着地,屁股貼近足踵,身軀與膝腿貼合。這可說是人生來最舒服的姿勢,歐美近年重新發環了這個「秘密」,要作為健身運動而提倡,奈何西方絕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了。

做不到,主要是因為跟腱退化,就是腳蹆連接小腿肌肉的腱失去柔韌性而變短,影響到腳背與小腿的屈角。若又過胖,膝關節也欠靈活,身軀與膝腿摺合、大小腿摺合都困難,人下蹲時重心必然無法前移,便會後仰滾倒。

這個馬桶腳踏可安放手機、iPad
跟腱柔韌性與足背屈角對身體平衡很重要。在公園見到人們跑步前做熱身運動,都會做「前弓後箭」動作,有時雙手撐牆而做,就是要拉鬆跟腱和壓迫足背屈角。

亞洲蹲本來是人人都能做的,因為這是最利於排便的天然姿勢。人站立時,直腸在連接肛門前向後屈成直角,像摺合起來。這角度叫肛腸角,角度大小由環繞直腸的一條肌肉控制。人蹲下,肌肉把肛腸角向前拉,達到100°左右;人坐着,肛腸角大約只有80-90°。

坐便廁在羅馬時期就出現。十八世紀末,英國人發明了坐式抽水馬桶,更在一八四八年立法規定家家戶戶必須安裝。這是公共衛生的革命,也進一步讓歐洲人蹲不下來。

蹲廁無疑更合乎人體結構而有利健康,可是實驗證明,虹吸式的坐廁比直沖式而水花四賤的蹲廁衛生。城市人大概多不願把乾淨的廁所改作蹲廁。把坐廁變成半蹲廁的設備其實早就出現,新式的還人性化到設計出讓你可以安放手機、iPad。

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亞洲蹲真難──對西方人來說

亞洲蹲的示範
在你看來輕而易舉的事情,而有些人怎麼也做不了,你一定莫名其妙。那些做不到的人可能也以為自己一定做得的,一旦發覺怎麼也做不到時,會同你一樣驚訝。譬如下蹲,即粵人說的踎低,準確一點說是亞洲蹲(Asia squat),即兩個腳踵都着地的蹲下。

名之為「亞洲蹲」,是因為亞洲人普遍都做得到,視之為本能,可以歐美人普遍做不到。要蹲,他們最多只能做「西式蹲」,就是下蹲後,兩腳前掌着地,而兩踵都不着地,最多只有一踵着地,你一推,他就倒。

一位朋友傳來一段有趣的短片,是一位來華留學的歐洲學生拍的。他到中國後,見到人人都可以舒服地蹲下,以為自己一樣能輕鬆做到,誰知硬是做不到。他大為奇怪,回到歐洲作街頭訪問,以朱古力為「餌」,讓人在鏡頭面前試做亞洲蹲。訪問的都是年輕男女,結果,都作了滾地葫蘆,都慢慢蹲下到某個程度就往後傾倒。鏡頭面前,只有一人做到了,一問,他是學功夫的。統計之下,95% 的人做不了亞洲蹲。

一項統計說,只有 13.5% 美國人能做亞洲蹲,而其中的 9% 是亞裔。

……他做不到
為什麼?這位學生最初以為是身體結構問題,西方人的身體不一樣。後來再研究,才承認這同鍛鍊有關。

說西方人都蹲不下其實不對,歐美小孩都沒有問題。到海灘看看就知道,歐美小孩玩沙都作亞洲蹲,蹲得很舒服、很自然,一點問題都沒有。有問題是大人,他們長大後都不做這動作,相關關節、筋腱都僵化了。

亞洲人常常蹲下,特別是在農村,很多農活是蹲着做的,洗衣、殺雞、吃喝拉都蹲。進城了,不脫蹲的習慣,累了要稍息一下,就蹲下,去到哪蹲到哪。用西方眼光來看,這很不「文明」。「蹲廁」就更不「文明」了,以此為標準,內地城市常常以坐式馬桶為「文明」起步點,以致發生過集體到日本搶購馬桶蓋的笑話。

……他也不行
倒是歐美近年返樸歸真地發現亞洲蹲和蹲廁的優點,有益健康,有利保健。由之派生出的鍛鍊動作、方式很多,還有把坐廁作蹲廁使用的不同發明。

深蹲( deep squat)是近年很多人提倡的健身運動,到網上搜尋,有海量的文字與視頻材料,有負重的,有瑜伽的,有簡單如中國打功夫的「扎馬」,其實都是對人體三組最大肌肉 (背部、臀部、大腿)的鍛鍊。這三組肌肉加強了,就身體機能改善,身體線條美化,整個人挺拔起來,真箇「內外兼修」。

不必去健身室做,也不必買器械,任何人的家裡都可以做:坐在椅子或床上,昂首挺腰站起來,再蹲下,屁股一觸椅子或床,再站起,按自己的體能反複做。蹲得多深,量力而為。

你是亞洲人,有一天若蹲不下,或者蹲得下而站不起來,就有問題了。安慰自己吧:我進一步接近西方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