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連天荒煙接,春風不度玉門關。 |
這由青海湖的地理結構與氣候環境形成。青海湖在地理上叫斷陷湖,湖盤邊緣多以斷裂與周圍山體相接。百萬年前形成之初,這裡氣候溫和多雨,原是淡水湖,湖水可外洩,與黃河水系相接。後來,地殼變動,氣候也改變了,原來注入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倒向西流不復東。青海湖於是成為閉塞湖,氣候也變得乾燥,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青海湖「入不敷支」,湖水的礦物質含量不斷濃縮,便成了鹹水湖,如今的含盬量是 1.25%。
湖裡有魚。那天,我們在湖邊冒寒遊了兩個多小時後,在新闢的服務區找到一家還在營業的餐館吃飯,有青海湖黃魚菜式。一試之下卻大失所望,「得個貴字」(這一頓的消費是此行中最昂貴的,比後來在嘉峪關一家五星級酒店吃的晚餐還貴一半),大概與不新鮮有關。吃到的白切雞與粵菜的白切雞相比完全是兩碼事,不過「雞有雞味」。大西北多回民,葷食主要是羊,次為牛、雞以至驢。雞的市場供應相信不大,吃到的都必肉靭、骨硬、體大,而肉味濃郁,想必是走地雞,對在香港吃慣「豆腐雞」的人來說,是牙力的考驗。豬肉亦然,偶爾吃到的例如排骨湯,必也肉味香濃,與香港吃到的截然不同,看來不是大型豬場供應的飼料豬。
由於青海河的蒸發量大,湖面面積萬千年來一直在收縮,水位下降。察漢城建於漢代,原來位於東面湖邊,過了二千餘年,湖岸已退到 25 公里之外。不過據二零一二年的最新遙感監測,青海湖的面積持續八年擴大了。
敦煌晨曦黨河邊 |
水是最大的因素。絲路沿線的遊牧民族要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不斷轉換草場。農耕民族更要有穩定的水源才能安居下來,歷代王朝屯兵屯民,都必先要物色到這樣的適當地點,通常是祈連山流下來的河流形成的可耕地,很多是綠洲。河西四郡和隨之在周邊設立的不同關防都是這樣形成的。可是具體的地點屢有變化。譬如敦煌,仔細閱讀當地地圖,才知道如今的市區並非古之敦煌郡的繁華所在。我們下榻的酒店位於穿城的黨河邊上,陽關路跨橋西去,不遠處有個敦煌古城遺址。可能因為黨河改道了,市區才遷到如今位置來。
再走幾十公里外有陽關遺址,但那究竟是不是「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卻很有爭議。那裡只剩下一個不大的黃土墩,據資料所說,如今周圍荒漠一片。按道理,當年著名的陽關不可能設在滴水難求之地?玉門關亦一樣。那天黃昏到了玉門關,也只見一個黃土殘堡。正值夕陽殘照,西望荒涼,芒草淒淒。「春風不度玉門關」,古時這裡必也荒蕪,想必不至若此。起碼,就在前面有依關而過的疏勒河,兩岸會水草豐茂。前方果然有片小小的濕地,而疏勒河,據導遊說,因為附近建水庫而截流了。
全球都在說暖化,這其實豈是百數十年來才出現的變化?
(絲路紀行之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