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西環碼頭區儼如大笪地

香港以前有「大笪地」,是平民百姓入夜後消閑、乘涼的地方,也被稱為「平民夜總會」。隨着地皮價值飛升,這樣的大型戶外活動場地已消失。日前到西環與堅尼地城之間的「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一走,竟然發覺像走進了昔日的「大笪地」。

我對港島西區並不熟悉,雖然偶爾到到那兒,但並不熟知周圍環境,新舊對比發生了什麼變化就了解得不多。那兒近年多了新建築,置身其間更覺陌生。那天回程時,就誤會了自己的所處方位,走了一段冤枉路拐回頭,才找到回家的巴士站。

早就聽說「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是看日落和拍照的好地方,趁着放假的空檔,我到那兒走了一轉。那天,白天時天色非常好,天空湛藍湛藍的,日頭曬得皮膚刺痛,以為傍晚會是拍攝日落的好時機。於是查清楚了日落時間、月出時間,打算傍晚到「西九龍海濱長廊」去,一箭雙鵰,日月雙得。誰料到了要出門的時候,看看天空,竟是陰雲四合之勢。特別是西邊低空,大片彤雲看來會提早把太陽吞沒。到西九的交通多轉折,還得走一大段路,要在日落前走到海邊,看來趕不及了。於是臨時決定,到西環去。

還是遲到了一點,雖然能在日落的六時二十分去到碼頭,太陽卻是只能從雲層空隙中留下一抹艷紅了。晚霞的艷麗色彩其實是待太陽落到地平線之下,才透過折射了陽光染就的,晚霞因此一定是高雲,要能得到地平線以下折射而來的陽光眷顧才行。那天,幸好有不少得到眷顧的雲朵。高雲一點一點紅起來,把海面也染紅了。

我不熟悉碼頭的情況,下車後經卑路乍灣公園旁向海邊走進碼頭,就得與正在收歛餘威的陽光作時間賽跑。海邊朝西北,這時節的太陽在接近正西的方位落下,角度正好。但拍攝正北方的昂船洲大橋,天空就嫌欠色彩了。碼頭有不少起重的大型設備,在旁邊路燈的照射下,可以作為不錯的夕照前景。這得趕在天空尚有餘暉之前拍攝,這段時間只得二十分鐘左右。一路向中環方邊走邊攝,大概走了半個碼頭區,天已全黑了。

我本擔心入黑後的碼頭區會不見人影,寂靜嚇人,誰料人反而多起來。跑步的,遛狗的,散步的,踩單車的,拍拖的……大有越夜越熱鬧之勢。到了石塘咀,海堤拐向北,再向西伸出海。海堤約三十米寬,近三百米長,中間有一列明亮的路燈。東面側是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入夜後仍然燈火通明。

大堤上除了簡單的船泊、裝卸設施,空空蕩蕩,日間可能有貨車往來,入夜就全無車輛蹤影了。一些家長帶了小孩子到來踩單車,你只要吩咐小孩別衝進海裡去就成,不必擔心他們迷路丟失。到來的應當是石塘咀、西環一帶的街坊,身上都是街坊裝,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們席地而坐,或圍坐在用來承托貨物的木架上,聊天,乘涼。聊天的語言多種多樣,可以聽到廣東話、潮洲話(西環多潮洲人),跑步經過的男女說着普通話(可能是在港大讀書的內地生),還有西方人,還有圍坐着邊吃邊聊的南亞裔人。

這樣的情景與公園見到的不一樣,而是更富生活氣息,更「自由」。起碼,公園裡不准踩單車。假若有小販做生意,有賣藝的唱唱什麼,這儼然就是昔日的「大笪地」。

不久前,西區區議會提出了一個要活化這個碼頭區的計劃。希望計劃中的活化不是高檔化,而是保持生活氣息的平民化,就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