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火龍徑,徹底埋沒浣紗溪

新落成的火龍徑
港島大坑的舞火龍,是香港一項難得保存逾百年的地區民間傳統活動。去年,大坑舞火龍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氣更大了。從大坑通往維園的一條新的行人通道日前落成,獲命名為「火龍徑」,又為大坑舞火龍的名聲添上一筆。

可是我對這火龍徑的誕生頗為失望。這不是由於我對舞火龍這傳統不尊重,也不是因為這行人道建得不漂亮。

舞火龍的習俗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日前在電視就看到,浙江百幾個鄉鎮到中秋前後都會舞火龍,他們的火龍紥作工藝和造型,竟然與大坑的火龍很相似。龍體以禾稈草紥成,插上香,用茅竹舉起。舞動時,香火點燃,香煙繚繞。中秋是慶豐收的節日,舞火龍既為慶祝,也為祈求來年好景。大坑舞火龍則多了抗疫防災的期許。

大坑所在地,是港島先民的最早的聚居點之一,隔不遠還有黃泥涌村,兩地都有集港島雨水而成的溪澗。黃泥涌的水流量可能較大,而大坑以「大」為名,水量相信也不小,以至成為以浣紗聞名之地。居民多了之後,這裡形成香火頗盛的天后廟、蓮花宮,而本來可以浣紗的溪澗就變成了排水道、污水渠,進而埋沒成了浣紗街。

這大抵是很多城市都有的經歷,城市都依傍大小水道而成,而本來作為生命線的水道,很快就受到污染,大的慶幸保存下來,小的就大都泯滅了。可是隨着人們富裕起來,對大自然的依戀復甦,一些地方重新發現天然水道的可貴。風水風水,人們又再追求活水帶來的祝福。

大坑的溪澗其實沒有完全消失,它從浣紗街地底流出,再出現成為人工明渠,在皇仁書院旁邊流向維園,復經維園地底,流出銅鑼灣避風塘。那段明渠之上,本來有一條約一米闊的高架步道,走在上面,下有流水,傍依翠綠,若脫塵囂,很難想像咫尺之外就是港島最繁華的銅鑼灣。雨季,腳下水量不小;旱季,則時有異味。

原來的大坑明渠
現在把它改建成為五米多闊的行人步道,行人、火龍不錯都方便了,但也把大坑僅存的自然遺蹟也填埋。

這樣的改建似乎順理成章,整個大坑以至整個香港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在以前的條件下,為城市發展而犧牲自然環境幾屬必然走向,很難兩全。到了如今階段,是否蕭規曹隨地走下去,就值得商榷了。首爾(漢城)重建清溪川、廣州恢復東濠涌和荔灣涌的經驗都很值得借鏡。相對於它們,讓浣紗溪再展芳容的工程會小得多。本來的明渠兩旁沒有多少建築物,一邊是運動場,看台也沒有,不必大規模拆卸。維園那一段更好辦了。維園是港島最大的公園,由填海而成。當初看來只考慮其公園功能,而不重園林設計。就後者而言,維園失諸平,無可觀;無水,更難言活了(那放船池不足道)。若能從大坑引入活水,可給整個公園的設計注入豐富的想像元素。

維園正舉行中秋花燈展,當中的焦點是一個兩三層樓高的「火龍果花燈」。「火龍果」置於一個臨時設置的水池當中,入夜後,燈光水影,流光溢彩,互添嫵媚。花燈若只設旱地之上,失色何祗一半?

據說政府選定了市區內16條可以改善的明渠分階段覆蓋,大坑明渠是為第14條。餘下的只得兩條,一條是啟德明渠,將活化成啟德河。另一條是香葉道明渠,會覆蓋成為南港島線的黃竹坑站。

僥倖活化過來的水道只有啟德明渠,其他的──該怎麼說──「死化」了。
**
舊文參閱:
親水:首爾清溪川的設計概念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17.html
東濠涌整治讓人憧憬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