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香港中樂,自五十年代的萌發


學習什麼都涉及到動機,動機不同,學習的態度便不同。深究下去,可能牽涉到複雜的問題,天賦、遺傳、環境等等因素。所有因素可能都很重要。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興趣是自發的,一定事半功倍。昨天下班後去聽了一個講座,不同講者以生動的事例印證了這一點。

這是何耿明主持的「樂在其中」系列講座的第二講「因風寄情」,這又是個很難捉摸意思的名字,要細看說明才明白是想回顧中樂在香港的興起,主要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說起。何耿明邀請了三位嘉賓──溫聯華、陳敏莊、余少華──參與回顧,他與三位嘉賓先後都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就研習中樂,各有經歷。

有一點看來是相同的,就是入門時都靠興趣推動,要自己摸索前進。講得比多的是溫聯華和陳敏莊,兩人如今都是香港很有江湖地位的中樂演奏家,溫聯華專於笛子,陳敏莊專於琵琶。那個年代想學中樂,資源十分匱乏,樂器、樂譜、師資都缺,即使有錢也解決不了,何況那時的人普遍貧困。笛子一兩元可以買到,琵琶就起碼得幾十塊錢,是個大數目。陳敏莊說,她第一個琵琶是36元買來的,父親為此要走路上班,鞋都走破了。那年代很難找到樂譜和指導樂器演奏的書籍,靠聽來默寫樂譜,是那年代玩中樂者都有過的寶貴經歷。溫聯華說,五十年代從電台默寫出了二百餘個廣東音樂譜子,這真讓人咋舌!

那年代也罕有專業的音老師,學中樂的人大都是靠朋輩之間互相傳授學習。溫聯華說了一段軼事,他原來是香港著名琵琶演奏家林風的「啟蒙師傅」。他們兩人是同學,溫聯華曾彈琵琶,彈了三個月,林風要學,就成為他的「徒弟」了。林風學得很刻苦,因為家裡窮,在學校的傳達室兼職,坐在傳達室就不停練習。

還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開始時接觸的是廣東音樂,後來一聽到北方南下的民樂,就被吸引了;因為民樂有比較新鮮的編排,比較豐富多變,而且旋律、節奏朝氣蓬勃。相對之下,廣東音樂就有些萎靡不振了。

香港的中樂發展史並不長,有組織的發展主要始於五十年代,能夠找一些參與當年推動中樂發展的人士,把歷史的演變好好整理出來是很有意義的事。在中大音樂系當教授的余少華,在講座也指出了這一點。要做到,得多視角地進行,原因是到了六七十年代,參與中樂發展的團體越來越來,做法就百花齊放了,與五十年代幾乎可說只有影聯會一支中樂隊大不相同。

何耿明為這次講座做了不少研究,視野很開闊,一開始就拉到儒家對禮樂教化功能的重視,再拉到中共在抗日時期的「延安文藝座談會」。沿着這條線索,繼而讓溫聯華、陳敏莊兩位從香港左派機構出身的中樂演奏家現身說法,順理成章。不過這麼一來,就讓人對香港的中樂有錯覺了。那個年代,香港其實還有大批純粹是出於對中樂喜愛而研習中樂的人,毫無左派背景。何耿明與余少華本身就是例子,原來兩人都是在慈幼會系學校讀書而愛上中樂的。香港六十年代成立了兩個很重要的中樂團體,先後是女青年會中樂組和宏光國樂團,後來又有學友社中樂組。到七十年代,中樂團體就更多了,可能是香港業餘中樂團體最蓬勃的年代。

如今,學習中樂很普遍,條件好了很多。可是中樂的風氣反不及從前熱烈了,為什麼會這樣,是另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有朋友給我說了女兒學鋼琴的故事:女兒像很多香港青少年一樣,在家長的督促下自小學琴。女兒多年後終於考取了八級資格,卻同時宣布以後不再彈琴了,因為自覺考到八級已足夠滿足父母的要求。

原來,學音樂可以出於責任或義務,而不是興趣。對於我,這真難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